河流水系的形式及发展、影响河流输沙量的因素及思维导图、河流水与地下水、河流特征思维建模
坐怀不乱的手链
2024年04月07日 11:02:30
只看楼主

河流水系的形式及发展      

河流水系的形式及发展      
       

     
水系的形式      

地表径流所构成的水网系统称水系。

组成水系的水体有河流、湖泊、水库和沼泽等。河流般水系和河系经常通用。

水系的排列分布的干流及其各级支流构成的网络系统又称河系形式多样,它们与一定的地质构造条件和地貌条件有密切关系。

通常按水系的排列形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树枝状水系


     

树枝状水系是由主流及其各级支流组成,支流与主流以及各级支流都呈锐角相交,排列形式如树枝,称树枝状水系。


 

亚马逊河流示意图


 

这类水系在岩性均一、地形微微倾斜的地区最为发育,在地壳较稳定地区和水平岩层地区也较多见。


 

格状水系


     

支流与主流呈直角相交或近于直角相交的水系称格状水系。

 

格子状水系示意图


 

格状水系和地质构造有一定关系,如在褶皱构造区,主河发育在向斜轴部,支流来自向斜的两翼,它们往往以直角相交。在多组直交节理或断层构造地区,河流沿构造线发育,也可形成格状水系。


 

放射状水系


     

在穹隆构造地区或火山锥上,各河流顺坡向四周呈放射状外流,形成放射状水系。

 

海南岛水系示意图


 

 

平行状水系


     

各条河流平行排列,在地貌上呈平行的岭谷,它们往往受区域大构造或山岭走向和地面倾向控制。

如果在单斜岩层或掀斜构造上升的地区,主流的流向与岩层走向一致或与构造的轴向一致时,则在主流的顺岩层倾向的一侧或沿掀斜地面形成很多平行的支流。支流大多与主流直角相交,这种水系又称梳状水系。

 

墨西哥北部科罗拉多河示意图


 

环状水系


     

穹隆构造山被侵蚀破坏后,沿穹隆山周围发育的河流,形成环状,称环状水系。

 

北京三环水系示意图


 

向心状水系


     

在盆地或沉陷区,河流由四周山岭流向盆地中心,集中到主流,形成向心状水系。

 

塔里木盆地四周河流示意图


 

倒钩状水系


     

在支流汇入主流附近或在支流的上游呈多次90°的大转弯形成倒钩状。

这种水系多是由于新构造运动而迫使河流改道或流向改变造成的。


 

网状水系


     

三角洲地区河道交错,形成网状水系。


 

     
水系的发展      

一个流域的水系,由干流和各级支流组成。直接流入干流的支流称一级支流,流入一级支  流的支流称二级支流,依次类推。也有把最小的支流叫一级支流,一级支流注入的河流叫二级  支流,随着汇流的增加,支流的级别增多。不同水系的支流级别多少是不同的,这和水系的发  展阶段有关。

 
 

①分级法:从源头最小河流开始,称为一级河流(图中序号1);两条一级河流汇合成二级河流(序号2);以此类推,三级河流(序号3);干流(序号4)。

②分支法:直接流入干流(序号4)的河流称为一级支流(序号3);汇入一级支流的为二级支流(序号2);以此类推,三级支流(序号1)


 

水系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

此时河网密度(单位面积的水系总长度)很小,地面切割深度不大,支流短小而且数量很少。


中期阶段

随着河流的下切侵蚀和溯源侵蚀,流域的集水面积扩大,地面切割深度也进一步增大,河道伸长,形成许多新的支流,河系发育系数(各级支流的长度与干流长度之比)增大。


晚期阶段

在同一流域内的各条河流发展不平衡,发生相互袭夺和改道,改变原来水系的形状,重新组成新的水系。



 
河流水系特征      
①河流长度、流向  
②流域面积  
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  
④河网密度  
⑤源头、注入地  
⑥河道弯曲状况。  

影响河流输沙量的因素及思维导图

河流输沙量

河流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

与含沙量关系

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同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也影响输沙量的大小。

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中国长江年平均含沙量仅0.54公斤/米3,而年输沙量高达4.78亿吨;辽河年平均含沙量为6.86公斤/ 米3,而年输沙量仅0.41亿吨。

与水量关系

河流输沙量随时间变化。一年中最大输沙量在汛期,最小输沙量在枯水期,年际输沙量 也不一样,变化较年径流更为剧烈。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输沙量与最大洪水量出现时间大体一致。

就一条河流而言,山区河段输沙能力强,河道以冲刷为主,输沙量沿程增加;平原河段河道以淤积为主,输沙量沿程减少。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主要通过降水来影响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降水是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为主。

人类活动
相比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更大。人类通过土地利用变化和水利工程建设影响河流输沙量,其中水利工程以坝库建设为典型代表;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包括毁林开荒、采矿、城市化建设、水土保持措施等。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输沙量有显著影响。

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补关系


1.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要素

描述角度

影响因素

水位

水位高低及其变化

多取决于河流的补给类型:①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降水特征影响;②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水位变化主要受气温变化影响

流量

流量大小及其变化

①水源补给的多少和流域面积的大小;②流经地区的植被涵养、湖泊(水库)调蓄能力,上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等

汛期

长或短,从×月到×月

流域内的雨季长短(外流河);气温变化导致的积雪、冰川融化时段等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流域内的地形坡度(流速)、降水强度、植被覆盖率、土质等

结冰期

有或无,长或短

最冷月均温>0 ℃,无结冰期;最冷月均温<0 ℃,有结冰期

凌汛

有或无

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有结冰期;②发生在由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的河段

水能

大或小

河流流量;落差;峡谷

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判断依据

要素

描述角度

判断依据

源头

发源地的地形区

等高线、河流流向等

流域

面积大小

支流、源头、分水岭

流程

长短

陆域面积(一般岛屿河流流程短);经纬跨度;比例尺

支流

支流数量、分布及形态

取决于地形和降水状况

流向

自××向××流

地势倾斜方向(水往低处流)

水系形状

向心、放射、树枝形

地形、地势特征

3.河流水文或水系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思路

答题术语

分析角度

规范答题术语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流量大(小),流量季节变化大(小)

水位

水位高(低),水位的季节变化大(小)

流速

流速快(慢)

汛期

汛期长(短),汛期出现在夏季(其他季节),汛期出现在×月至×月

结冰期

有(无)结冰期,结冰期长(短),结冰期为×月至×月

凌汛

有(无)凌汛

含沙量

含沙量大(小)

河流水系特征

长度

河流长短

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大(小)

河流流向

向西、向东(向其他方向)流,先向东后折向南

落差

落差大(小)

水系形态

扇形水系,向心状水系,放射状水系,树枝状水系,格子状水系

支流

支流多(少)

河道特征

河道宽(窄)、深(浅)、平直(弯曲)

 【考点链接】

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朱巴河是索马里主要河流,全长1 659 km,流域面积76.6万km2,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卢格以下河段出现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现象。下图是朱巴河流域示意图。

(1)描述朱巴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朱巴河干流下游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3)说明朱巴河卢格以下河段部分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原因。

【答案】

(1)总体自(西)北向(东)南流;流程长;流域面积大;上游支流多,中下游支流少;河流上游落差大等。

(2)下游流域由热带草原气候向热带沙漠气候过渡,降水逐渐减少;蒸发旺盛,下渗增加;下游部分河段出现地上河现象,无支流汇入。

(3)上游山区落差较大,水蚀作用强,河流携带大量沙石;卢格以下部分河段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得河床抬升;在人为筑堤束水情况下导致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解析】

(1)结合图示信息分析即可。

(2)可从河流补给减少和支出增加角度进行分析。

(3)运用“地上河”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2.(2020·四川省攀枝花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台湾岛——中国第一大岛,位于东海南部,西依台湾海峡(属于东海),距福建省海岸75~220海里,东濒太平洋。岛上风景秀丽,素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下图为台湾岛地形与河流分布图。

(1)根据地形格局,说明台湾岛东部与西部河流水系的不同特点。

(2)推断台湾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点,并阐释原因。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3)从气候与地形角度,分析台湾岛享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答案 】

(1)河流以中央山脉为主要分水岭,西部河流流入台湾海峡,东部河流流入太平洋;山脉位于岛屿中东部,西部河流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数量较多,东部则相反。

(2)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台湾岛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半年降水丰沛,冬半年降水较少。

河流流速快:台湾岛山地海拔高,平原地势低平,河流上游到下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含沙量大:尽管台湾岛植被覆盖度较好,但因山地断层裂隙发育,风化碎屑物质多,雨季大量汇入河流,使得河流含沙量大。

(3)台湾岛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降水丰沛,水热条件优越;台湾岛沿海为平原,中部纵贯台湾山脉,平原与山脉相对高度大;由山麓到山顶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在复杂的气候条件下,形成多种多样的植物,因而享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解析】

(1)主要从流向、流域面积、流程等方面说明台湾岛东部与西部河流具有的不同水系特点。

(2)从气候、地形、地质等方面分析台湾岛河流共同的水文特点及成因。

(3)台湾岛享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应从气候条件、地形和气候的复杂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2020·山东)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56km2(下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2),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答案】(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3)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
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任选一区作答即可)
【分析】本题考查影响河流含水量变化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及针对泥沙拥堵河道采取的措施等知识点,结合图文材料,同时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
【详解】(1)“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是风沙区,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据此分析,冬春季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沙尘吹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当地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蚀搬运能力强,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汛期河流水量大,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
(2)根据中国雨带移动规律可知,3月份雨带没到达此地,3月份河流流量增加主要是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积雪融化缓慢,河流水流增加较慢,流速较缓,输沙能力弱,因此输沙率小;而7、9月河流补给主要以雨水为主,此次降水强度比融雪大,流速较快,侵蚀力强,输沙能力强,输沙率高于3月。
(3)入黄口形成沙坝,造成干流严重淤堵,题目要求是提出减少水土流失导致的入黄泥沙采取措施。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应该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沟道坝系建设,采取固沟措施;对缓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改变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河;针对植被稀疏,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修建护坡林、沟头防护林等,蓄水拦沙。
风沙区位于中游,“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针对此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采取工程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汛期引洪水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治理风沙。
冲积平原区位于西柳沟下游,地势地平,河道蜿蜒,汛期会泛滥成灾;因此要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下游分布有农田,当地水资源较缺乏,引洪可以增加灌溉水源,汛期可以引洪淤地,为农田提供肥沃土壤,减少泥沙入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