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的南北差异随笔
coc_81139759
2024年05月06日 11:59:08
只看楼主

      旅程中闲来无趣,脑中突然想起大约半个月前和一个朋友的技术讨论交流,又天马行空的想到上个月一个项目外审意见,突然感慨结构设计也有水土之分。       这里要先声明两点:       1、本文的南北就暂且以普通意义上的南方北方做区别吧。      2、下面内容纯属讨论,无任何对业内朋友地域歧视之意。


      旅程中闲来无趣,脑中突然想起大约半个月前和一个朋友的技术讨论交流,又天马行空的想到上个月一个项目外审意见,突然感慨结构设计也有水土之分。

      这里要先声明两点:

      1、本文的南北就暂且以普通意义上的南方北方做区别吧。

      2、下面内容纯属讨论,无任何对业内朋友地域歧视之意。

      南北差异用比较褒义的词来说就是浑厚与飘逸。近些年随着地产的萎靡,做的北方项目居多,十多年前处于白银时代的行业,项目地域壁垒不是那么严重,也接触一些南方广州,海南等地的项目。用个最简单的楼梯做比喻,框架首二层的楼梯很多时候要做梯柱来搭起整个楼梯,这是很常规的做法,但是当时第一次接触广州的一个项目,采用的是梁下挂板或者抬板的做法,现在很多朋友可能觉得很普通,但是当时对我来说还是思路上的一个更新。

      再比如前几年轰动一时的广州高规,对我们身处国内设计行业的朋友来说突破还是很多,甚至引发了部分大师在网络上的间接论剑。

      诚然大师的境界不是我等俗人能体会的,但是作为业内一个成员,还是要表达一个意思: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是需要有差异存在。当时改革开放实验地选在深圳是有道理的,敢于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打破固有思维,才能进步。说到这里,北方的设计师可能有些不爽,前面好像都在夸南方的设计如何妙,北方貌似是拖后腿的,下面就吹吹北方的设计精妙之处—浑厚。

      北京因为独特的优势汇聚了很多业内高人,很多国标规范图集都是北京一些大院牵头编制。从大师到普通设计师都有一个传承—严谨,不会刻意突破和否认规范,如果有那一定会反复斟酌,除了技术层面,还会考虑其他一些因素。

      如果用两个人来比喻,我想到的是三国里的郭嘉和诸葛亮,兵行险招和思维缜密的两个代表。

      南北差异再用两个贬义的词来形容就是自负与顽固。南方的很多设计理念在突破的同时带着自负,很多项目觉得不应该太保守,规范的很多宜其实完全不用理会。北方的普遍比较遵规守矩,带着几分顽固,很容易把规范作为圣旨。

      最后,想说的是身处自然地域的我等一线人员一定要有跳出井底之蛙的意识,不要以自己知道为天花板,多接触多思考。

      北方的一名设计师,推荐朋友们多看看一些南方大师的经典读物,比如傅学仪大师的两部巨著,尤其是第一部,魏链的书,还有最近几位大师联手出版的技术创新的书。

       南方的设计师,推荐朋友们多看一些北方大师专家的经典读物,比如人人都知道的朱炳寅的四大名著,程懋堃大师的思维创新,顾宝和大师岩土方面的书等,太多了!

      最后,希望每一位在行业萎靡仍在坚守的设计师朋友技能精进,熬过行业低迷期,突破瓶颈,完成蜕变!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