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建筑 设计的原初概念围绕“蝶”展开,从馆内藏品中古人对蝴蝶形态的提炼形成创作灵感,以“蝶形三角”作为设计原型,造型和布局中均采用了隐喻蝶翼的倒角三角形作为母题。 感谢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 席地建筑
设计的原初概念围绕“蝶”展开,从馆内藏品中古人对蝴蝶形态的提炼形成创作灵感,以“蝶形三角”作为设计原型,造型和布局中均采用了隐喻蝶翼的倒角三角形作为母题。
感谢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 席地建筑 对gooood的分享
周尧昆虫博物馆是以周尧教授命名的博物馆。其原址于1996年建立的,是目前以个人姓氏命名的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现迁建至享有宁波“城市绿肺”之称的鄞州公园内,面积由原来的500平扩展至3000多平米。
博物馆兼具专题博物馆与名人纪念馆的双重性质。面对原址设施老化、展示空间不足、展陈方式单一等方面的问题,迁建后的博物馆,在满足高品质的展陈需求之外,设计构建了一个更多参与性、更强互动性、更大开放性的博物馆,一个集展览、教育、社交和自然体验为一体的公共平台。在契合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城市营造了更好的公共活动空间。
▲昆虫博物馆北侧的蜜源植物区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设计的原初概念围绕“蝶”展开,从馆内藏品中古人对蝴蝶形态的提炼形成创作灵感,以“蝶形三角”作为设计原型,造型和布局中均采用了隐喻蝶翼的倒角三角形作为母题。同时,以参数化渐变的彩釉幕墙表皮,再现昆虫翅膀般轻盈通透、细腻优雅的羽化质感。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不是简单拟态、却又与主题更契合的特色外形展现。
建筑因地制宜,由基地条件界定空间组织,集约建筑的功能属性。建筑内部的展览空间与面向外部环境的公共空间融合设计,一同界定了整个场地的格局,强调与自然的互动。在平面布局上,设计通过蝶形三角的大小变化将各功能空间有序地组织起来,北侧以展陈及附属功能为主,南侧布置科研及辅助功能,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
博物馆展览部分以周尧足迹图多媒体展示区为起点,通过入口通高空间的楼梯连接二层演播厅,到达主陈列区,再由上下贯通的“蝴蝶谷”折回首层,来到面河的室外观演区和蜜源植物区。道路和公园间1m的标高差在建筑北侧通过台阶自然形成半室外观演区,激发人的多样性行为与空间的互动,构成室内外一体的双重游览体验。
建筑在用地受限、最大化空间利用首层空间的同时,结合立面设计形成灵动的整体形象。设计利用高度差异将蝶形三角立体化,建筑的两侧分别形成门厅和蝴蝶谷两个通高的交通空间,在丰富内部游览路线的同时,也使得建筑的各个角度呈现出翩翩起舞的动态美。立面在面向城市道路的一侧,轻盈优雅而富有节奏感,营造出鲜明的城市形象。在面向滨水一侧则呈现翩翩起舞的形态,空间与公园场地融为一体,成为公园的舞台。
立面的白色彩釉玻璃构建出一种柔和消隐的氛围,形成有节奏的序列语言,与表皮单元的渐变控制形成交错的编织,好似羽翼般轻盈。通过精益的参数化设计把控,将幕墙构件与划分消解在彩釉图案中,实现纯净的立面效果。
项目将对立面彩釉尺度的研究细分到了城市尺度、近景尺度、近人尺度、观察尺度四个层面,实现不同距离下的观感变化。在城市与近景尺度,通过对渐变图案的纵向分区控制,形成匀质、柔和而多变的立面渐变层次和有节奏、有虚实、轻盈漂浮的幕墙整体效果。在近人与观察尺度,针对人视范围内的彩釉图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图案细化设计,形成丰富的近人尺度图案渐变,极尽细节之美。
▲近人尺度下的彩釉图案细节 ?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观察尺度下的彩釉图案细节 ?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
▲幕墙图案分析 & 彩釉图案细节 ? 上海秉仁建筑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