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未来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台州市路桥凤栖未来社区为例
一天三顿饭
2024年06月03日 23:11:31
只看楼主

新建未来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台州市路桥凤栖未来社区为例 0 引言 在老旧社区改造升级、智慧社区全境应用的时代节点下,实质性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提供集品质与价值于一体的居住环境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2018年浙江省首次提出未来社区概念, 2019年启动未来社区建设,截至2021年培育建设省级未来社区试点约100个。作为更高标准的城市更新,未来社区着重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凸显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未来社区的建设注重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通过对九大场景的融合应用及合理规划来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生活。



新建未来社区规划设计策略研究——以台州市路桥凤栖未来社区为例


0 引言

在老旧社区改造升级、智慧社区全境应用的时代节点下,实质性满足人们高品质生活需求,提供集品质与价值于一体的居住环境将成为重要研究课题。2018年浙江省首次提出未来社区概念, 2019年启动未来社区建设,截至2021年培育建设省级未来社区试点约100个。作为更高标准的城市更新,未来社区着重打造新型城市功能单元,凸显归属感、舒适感和未来感。未来社区的建设注重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通过对九大场景的融合应用及合理规划来体现以人为本的高品质生活。


1 未来社区内涵

未来社区框架体系为“一心、三化、九场景” ,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为中心,将“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作为导向,搭建邻里、教育、治理、建筑、服务、低碳、健康、创业及交通九大场景。九大场景的构建是解决目前社会痛点问题的标准路径。

   

△“一心、三化、九场景”示意


2 未来社区规划设计策略

>搭建宜居的九大场景,实现建筑场景的交互融合

相较于传统社区,未来社区诞生于由“低配”走向“高配”的社区成长阶段。以社区作为物质载体,以生态作为区域基底,疏通城市脉络,织补相应功能,实现服务全覆盖。围绕社区全生活服务链需求展开设计,构建未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及治理九大场景,通过约束性和指导性指标合理规划“ 5,10,15min生活圈”。集中建设综合型社区邻里中心,分散配置便民性街坊共享空间,推进建筑功能的混合与融合,营建“建筑-场所”共同生态圈。

>选择适宜的空间规划结构,突出社区独特的文化风貌

社区规划应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人群应用特征,符合未来九大场景指标需求,形成居住、工作、商业、娱乐、休闲等功能复合利用的建筑场所,实现社区混合使用和全时段利用。未来社区空间布局结构可分为3类,即集中布局、线性布局和混合布局,依据区域需求的侧重点选择适宜空间布局模式,并通过引导艺术与文化风貌交融,考虑特色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实现在地化人文场景重塑,营造社群集体归属感。

>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模式,加强建筑空间的复合利用

基于TOD理念构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社区空间形态。围绕TOD站点构建“城市格网”新形态,以“小街区、密路网”为指导,合理组织内部交通;促进混合开发,优化土地级差强度,增强土地使用的混合性与弹性;地上、地下立体开发,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实现建设用地的多功能立体开发和复合利用;倡导共享开放,优化社区公共空间组织,统筹组织社区集中式公建、广场、绿地、建筑群围合空间以及建筑内部开放与半开放空间等,营造充满活力的空间体系。

>利用可持续的低碳技术,打造绿色生态的网络体系

以区域生态为链接,将生态资源有机延续至项目用地,利用多维元素搭建绿色生态体系,如城市街角公园、特色主题公园、组团绿地及垂直绿化等。通过建设“光伏+储能”供电系统实现多元能源协同供应,结合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及分类全覆盖等资源循环利用措施来提高社区综合节能效率。构建由屋顶客厅、空中邻里、户享花园、空中花园、组团邻里绿化、下沉庭院绿化和垂直绿化等多样化要素组成的立体绿化体系,并将步行设施、休憩设施等设置于立体绿化空间,打造多功能垂直活动场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3 路桥凤栖未来社区规划设计

台州市路桥凤栖未来社区地处路桥商贸新城核心地块,北至规划道路,东至财富大道,西至桐屿大道,南至南山路,东南角设有台州S1轻轨客运南站出入口。规划单元用地面积155.00hm 2 ,实施单元用地面积28.30hm 2 ,总建筑面积85.12万m 2 ,总投资约82.9亿元,建设周期约3年,直接受益居民3976人,引进各类人才2300人。

   

△区位

   

△规划与实施单元用地范围


>融合多样性九大场景,营造复合功能的建筑与场所

路桥凤栖未来社区功能复合多元化,实施单元分为5个地块,集聚住宅、办公、商业和服务型公寓等功能,主要建设项目包括安置房、人才公寓、商品房、商业用房、双创办公用房及九大场景配建设施等。根据九大场景内容落位4个板块,即住宅板块、商业板块、儿童活动板块及中老年活动板块。住宅板块包括安置房、人才公寓和商品房,项目属于更新改造类,需回迁3976人,安置房设置在1号、3号地块,2号、4号地块为商品用房,靠近商业板块;5号地块南侧为台州客运南站且有S1轻轨客运线,故商业板块集中设置在5号地块,包括商业用房、办公用房、人才公寓及服务型公寓等,通过TOD连接可提高空间利用率;儿童活动板块在幼儿园周边集中设置,含幼儿园、早教中心、四点半学堂、亲子烘焙中心、亲子绘本室等;居家养老用房集中设置在3号地块,其他邻里场景需配置的社区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艺术展廊、社区图书角等均设置在1号地块与3号地块之间。通过设置架空层、共享层、风雨连廊等全能服务轴将各功能区连接,建设街坊间互相联系的未来社区。

   

△实施单元规划结构

   

△九大场景落位示意


>塑造适宜的空间结构,彰显路桥凤栖特色文化

社区规划结构为“一轴、两带、三区、四片”。其中,“一轴”为全能服务轴,串联中老年活动板块、儿童活动板块和商业板块,住宅板块位于轴两侧,呈串联式分布;“两带”为生态绿带,延续城市绿轴生态;“三区”为安置房区、商品房区(含人才公寓)和TOD双创办公商业区,南侧交通便利,将TOD双创办公商业区设置于南侧,商品房紧邻设置,安置房及局部人才公寓设置于北侧;“四片”为邻里中心、梧桐里、凤凰谷和智慧塔,邻里中心对应中老年活动板块,梧桐里对应儿童活动板块,凤凰谷和智慧塔对应商业板块。社区为开放型,底层架空且无围墙设计,形成80m×80m,150m×150m邻里管理单元,通过风雨连廊体系连接,实现开放共享理念,相同的设计理念被应用于临港云慧苑项目中,构建开放型公园社区,营造舒适放松的安居型生活。通过深入挖掘传统凤栖社区中“十里长街”的城市肌理,提取“街”“坊”“巷”等空间元素,并结合社区的使用需求与居民的空间体验,将“街”“坊”“巷”等空间元素加以重组并运用于文化街区组团中,形成社区活动广场、院落式创意街区、 TOD立体商业集市,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特色载体,如将凤栖文化馆植入叶适讲堂、梧桐里非遗文化展示中心、特色商业街等。

   

△社区规划结构

   

△延续传统城市肌理


>构建无缝便捷的交通模式,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

构建“车畅其道、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未来交通场景。以TOD为导向,丰富区域商业需求,打造凤栖青年活力商业中心,联动北侧财富商贸城,将自然生态、人文活力、邻里美好等元素相结合,引领路桥区域消费升级。依托TOD站点,设立两种公交捷运线路,分别为城市公交和社区微公交线路,提升片区内TOD导向服务,在客运高峰时段运行社区微公交线路。建设TOD综合体、公交TOD及共享单车点,并结合社区中轴安全归家交通路线进行风雨归家连廊设计,形成无缝化交通网络,构建“最后一公里”的社区交通体系,实现公共服务设施与交通站点顺畅衔接,辐射商业街与绿地及广场等范围,打造集休闲活动、儿童活动、老年人活动、运动健身、社交活动、商业活动于一体的慢行交通轴线。目前,复合性慢行交通体系不仅在未来社区中出现,在临港云慧苑等新型开放式租赁社区的实施场景中亦有实践,居住社区建立安全宜人的步行系统,进行“人车分流”交通组织管控,将景观与步道融合,并结合社区服务功能、活动场地、风雨连廊等,形成完整高效、舒适宜人、动静分区明晰的小区内外交通网络系统。

   

△道路交通组织


>运用经济适宜的低碳技术,构建多样化的绿化系统

项目生态基底优越,处于两条城市绿轴之间且水系穿过,将城市绿轴景观渗透至建设用地内,与城市生态融为一体,打造生态之城。社区内集中设置组团绿化和雨水花园,建立立体复合绿化系统,如邻里中心利用围合式布局及层层递进的体块关系,形成“绿洲台式”空中花园,屋面局部进行绿化设计。建筑采用低能耗设计,如在主要空调活动房外窗设置活动遮阳设施,降低夏季空调能耗,同时设置新风系统和集中供热供冷系统,将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供电系统应用于TOD办公楼、 TOD人才公寓和邻里中心,节约占地空间,降低配置成本。

   

△生态之城营造

   

△邻里中心


4 结语

路桥凤栖未来社区作为100个省级未来社区试点之一,其规划关注温馨多元的未来邻里、跨龄互动的未来教育、无缝便捷的未来交通和青春活力的未来创业四大特色场景,以“古今商城、生态城市”为核心理念,以路桥“商贸诚信”文化为载体,打造浙东南发展的西进标杆和台州南部的生态之城。路桥凤栖社区的建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引领片区乃至台州中心城区的整体发展,推动城市面貌华丽“蝶变”,极具示范意义。

   

△鸟瞰效果

   

△住宅单体

   

△文化馆

   

△幼儿园

   

△沿街商业


未来社区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社区规划建设中九大场景的塑造是对目前人们生活方式的创新性探讨,有利于形成新的社区规范,挖掘出新的社区价值并激发社区活力。


参考文献

[1]孔祥伟 . 社区公共生活与公共空间的互动 [D]. 南京:东南大学, 2005.
[2]王列生 . 论居缘作为未来社区生存的内在维系 [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5):29-38.
[3]田毅鹏 .“未来社区”建设的几个理论问题 [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2):8-15.
[4]衢州礼贤未来社区 ( 安置房片区 ) [J]. 建筑学报,2022,(11):18-24.
[5]卢锐,赵栋,黄琴诗 . 浙江未来社区场景化更新策略及实践 [J]. 规划师, 2022, 38(11):65-71.
[6]王晓鹏 . 浙江省未来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D]. 南京:东南大学, 2021.
[7]林钢健,张蔚文,宋阳 . 城市公平视角下的社区更新有效性及其实现机制——以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 53(2):85-100.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