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技术 余压利用技术 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余热和余压。余热排放明显、热量大,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了多种余热利用技术;相比之下,余压能量隐蔽,受重视程度不足,浪费严重。 与余热不同,余压浪费的能量在“质”的方面,“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不易觉察。任何前后有压差的阀门都存在余压浪费,具有能量回收的可能。下面举几个例子。 (1)输水管网,如集中供冷供热管网、自来水管网、工艺冷却水集中输配管网等,主循环泵消耗大量电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保证送到每个用户。超压的用户需要用阀门调节水量。
低碳技术 余压利用技术
工业生产中存在大量的余热和余压。余热排放明显、热量大,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了多种余热利用技术;相比之下,余压能量隐蔽,受重视程度不足,浪费严重。
与余热不同,余压浪费的能量在“质”的方面,“量”并没有减少,因此不易觉察。任何前后有压差的阀门都存在余压浪费,具有能量回收的可能。下面举几个例子。
(1)输水管网,如集中供冷供热管网、自来水管网、工艺冷却水集中输配管网等,主循环泵消耗大量电能提供足够的压力,保证送到每个用户。超压的用户需要用阀门调节水量。
(2)工业蒸汽管网,热源厂为用户提供工业蒸汽时,按照压力需求最高的用户生产蒸汽,其他用户都要用阀门降压后使用。
(3)燃气管道,气源受储存、输送的要求,压力很高,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需要多级调压站降压。
(4)工业生产的气体,如化学反应产生的高压气体,需要阀门降压排出。
从上面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余压能量的浪费,并没有减少水量或气量,具有隐蔽性,也有很大的回收价值。余压能量回收技术主要有两种方式:余压直接利用和输配侧节能。
一、余压直接利用
余压直接利用就是用节能装置替代阀门,将压力损失转化为可利用的能量,提高经济性。常见的直接利用方式包括余压发电、余压回收余热。
余压发电技术利用汽轮机等设备,将压力差转化为动能,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此外,余压也可以直接驱动设备,减少转化环节,进一步提高效率,降低用电量。这类设备与余压发电设备类似,通过汽轮机等提供动能,如汽动泵、汽动压缩式制冷机,等等。
余压用于余热利用,方式比较灵活,可以先进行余压发电,再用电动压缩式热泵;也可以使用余压直驱热泵回收余热。
蒸汽余热回收项目中,引射器也是很好的余压利用方式。工业蒸汽用作工作流体,余热蒸发产生引射流体,经引射器形成混合流体。这样的流程既起到了降压的效果,又回收了余热,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二、输配侧节能
余压浪费的根源,在于源头压力与末端压力不匹配。这种不匹配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储存原因等需要高压,或本身压力就高,如燃气供应或化学反应产生的气体;二是通过水泵、风机等设备提高输配压力,便于输送。
第一种情况适合使用余压直接利用技术,在能量损失的情况下进行补救;第二种情况可以用输配侧节能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损失,节能效果更突出。典型的输配侧节能技术就是分布式变频。
分布式变频用于水网输配,包括集中冷热管网、工业冷却水管网等。
常规系统的主循环泵提高全部压力,末端阀门减压调节。分布式变频技术采用两级泵结构,一级泵只克服主干网主要设备的阻力,用户处二级泵根据需要变频提供动力。这样,按需变频运行,解决了阀门的节流损失。
除水网输配的分布式变频外,蒸汽管网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热源产生相对低温的介质,用户使用水蒸气压缩机(MVR)按需加压,减少节流损失。这种新型蒸汽输配方式,还配套了余热回收技术,是工业蒸汽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后续将单独介绍。
余压的能量浪费具有隐蔽性,但也存在很大的回收价值,经济效益明显。充分挖掘各种余压利用场景,选择合适的技术,能够开辟多个节能领域,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