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隐建筑 以意赋象,以象见意 2015 年 4 月小隐建筑创立于中国成都。 意象建筑论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意象建筑流派的先锋代表。
"
小隐建筑
以意赋象,以象见意
2015 年 4 月小隐建筑创立于中国成都。 意象建筑论的开创者和践行者 ,意象建筑流派的先锋代表。
意象建筑 —— 中国 “天人合一” 东方哲学思想的抽象建筑表现形式 , 是诗意生活的向往和情景再现,是一个 先感性后理性 的建筑创作过程 。
而物质层面的建筑目的是 竹间乐坊、稻田书院、禅修会馆 。
中国书院的萌芽可以追溯到汉代,后发展成为讲学、辩论、研学、藏书的场所,是众多文人雅士集聚之地。 中国古代书籍竹简更是与竹密不可分 。
禅修广泛来讲是一种静心、修身、养性的方法,其 功能与乐坊、书院有着极强的融合性。
其与乐坊有着密切的关联,作为诗词亦与书院联系紧密。
竹枝既是竹的重要构成元素,更是中国传统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竹枝具象和抽象的意象与建筑目的 以及现场探勘时 “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 那种极其深刻的印象三者不谋而合。 “竹枝书院”之名应运而生。
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意境,与竹枝书院所设想的一些人与人若即若离的互动场景亦极其相似。
“ 竹枝书院 ” 由两座川南老宅重塑而成。两座建筑要将 乐坊、书院、禅修 三个功能安置妥当, 根据三个功能的融合性,将书院分置两地 。
远离道路 清幽静谧 的一座保护较好,拆除改造,与 禅修结合形成相对静谧的禅修书 院;
紧临道路 开敞嘈杂 的一座破损严重,拆除新建,与 乐坊结合形成相对开放的乐坊书院。
两座书院之间 用廊相连 , 营造 “ 绕屋 ” 之 “ 象 ” 的同时, 增加户外多功能空间 ,赋予书院更多元的生命力。
竹 “ 虚怀若谷 ” 之 “ 意 ” 与禅修 “ 禅 ” 之 “ 意 ” 有许多共通之处, “ 竹节 ” 之 “ 意 ” 化为禅修书院内外空间之 “ 象 ” 。
半户外的庭院、檐廊和通而不透的室内雅室 均是竹节意象的具体呈现;
竹“卓尔不群”之“意”与乐坊“中兴”之“意”相互融合,“竹丛、竹影斑驳、竹径通幽”之“意”化为乐坊书院整体空间之“象”。
庭院的 竹丛、外廊的白色钢圆管、室内的玻璃天井 和竹装置挂饰 都是对 竹林、竹影、竹径 意象的抽象再现。
延绵起伏的小青瓦屋面即是“绕屋”意象的体现 ,也是与周围“爬满竹林的小山丘”的融合,亦是与当地民居“新旧共荣”的回应。
芭蕉、竹丛、田间小路的重置融合,让“竹枝书院”这个新成员以“柔软的心”回归村子母亲的怀抱!
卧云台坐落于龙门山壮阔优美的山水之间,是进出龙门山镇的必经之地。
设计师希望卧云台 以独特而轻盈 的方式 置入龙门山镇,在这里 生根发芽 ,带给龙门山镇生机与活力。
由此设计师在设计初期走访了“卧云台”基地附近的四个村子。
回顾历史,城乡关系并非二元对立,而是 相互依存 。城乡共融并非意味着乡村对城市的单向流动趋同,而是 城乡平等的交流对话和互通 。
设计师希望卧云台在满足基本的功用和需求的基础上,能 回馈周边村民 ,给他们一个聚集、闲聊、嬉戏的场地,成为 村与村、城与乡对话交流的场所 。
在这样的思考下,设计师融合了 “乡村会客厅”的理念 。
“卧云”指 高卧云雾缭绕之中 ,亦指 “归隐” 之意。
“卧云台”表达了小隐建筑对“当下人们 回归自然、回归天性、回归传统 的内心向往”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它像湔江水蒸发形成的 云朵 ,炎炎夏日里带来一片阴凉。云下的人们,闲坐纳凉。
它像是乡土记忆中 “村口的大树” ,树下的人们缓摇蒲扇,漫说故事。
它像飞往未知星际的 太空飞碟 ,苍穹下的人们仰望星空,憧憬未来。
我们希望白色的“竹林”变成 “根”基 ,让聚集于此的 人们成为建筑的“根”本 。
注入 最当地的烟火气息 ,形成社区文化共享的小天地,达到传统生活形式现代演绎的理想情境。他们于此的互动 连接着过去、现在、未来 。
为了满足人的 视觉及精神需求 ,设计师用灯光将架空底部巨大的穹顶设计成了一个诗意的星辰宇宙。
并通过主入口的动态流星、下沉广场的恒星与星空之间形成 显与隐、内与外的对比关系 , 强化整个底部空间夜晚如梦如幻的空间意境 。
无论是晴天还是阴天,龙门山镇都保留了一片“星空” 。在这片舒朗的“星空”下,卧云台成为了 另一种生活的剧场 。
或许会有附近村民避暑纳凉,有途经的游客拍照打卡,有情侣浪漫约会,有小朋友数“星星”,有满怀心事的人发呆思考……
期待更多的人在这里自得其乐,期待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的理想在此发芽生长。
中部建筑取 熊猫悬卧于竹林之巅的意象 ,构建悬浮的半球之形。
移植 石头、高山竹等自然元素 直接融入空间之中,以 湔江河谷的山水系统 为原型设计了水循环景观。
屋顶的水面 如同山里的湖 ,沿着山谷跌落灌入建筑中,通过建筑的缝隙化为涓涓细流洒到地面, 蜿蜒穿梭在底部的竹林秘境之中 。
云上的山是 龙门之巅的冰雪 ,也是 湔江中的“漂砾” 。
屋顶的浅水之上漂浮着两个白色的 屋盖 ,好似 凸出水面的两块巨石 ;在远处观望,又好似 云雾中露出的雪山 。
屋顶水面包裹着大面积的檐下灰空间, 环形的大屋檐与列柱形成一个个画框 ,近处 的水面将远处的龙门山倒映压缩到同一个画面中,如同横在眼前的一幅幅山水长卷。
云上的山水是诗意的向往。 中国文化里的“山水”并不仅仅是“风景”,而是 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精神家园 。
如何让建筑与周边山水融合对话,并非誊写山水之形态,而是究其根本, 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当地人一方承载情感的场所,构筑同本土山水一致的场所精神 。
墓地不仅仅是为逝去的人建造的居所, 更是为活着的人建造的精神庇护所 。
而中国传统的墓地一直延续古代墓地的诸多元素,墓地建筑多以 厚重、沉闷 的中式或仿古建筑风格为主,给人 沉重、压抑 的心理感受。
以无情绪的温暖空间 让人们身心舒缓,让生者疗愈悲伤、逝者得以安息,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乐。
但如今,星星逐渐成为一个被人类赋予丰富思想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文化载体,传达 人类共同的情感 : 永恒与孤独 、离别与思念、希望与梦想 等不一而足。
为了平衡人们不同的宗教信仰,云镜的设计 选择中性的建筑语言塑造场景 , 星星成为表达建筑情感最核心的意象 。
由星星的意象延展, 星云、二十八星宿和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北斗七星 成为构建 云镜叙事场景的重要载体 。
主入口根据天璇的寓意设计了 时空之门 ,巨大的喷雾环形门与两侧的云朵装置共同组成一个 “ 两界相拥、隐于云端” 的独特意境。
沿着“盆池”边两列高大圆柏构筑的绿廊,踏入代表天权的 “智慧之台” ,台悬置于“盆池”之上。
向东遥望, “ 时空之门 ” 伴随天空翠柏映在碧绿的池水中;
向东仰望,宽阔盎然的草坡上是 场地的灵魂“生命之树” ,草坡的尽头是 嵌入山体 的“涅槃之境” 。
“生命之树” 是场地中央原生的一棵巨大的国槐。 随着四季的更替,树叶繁茂又零落, 宛如生命的轮回不止 。
大槐树以萧瑟和青翠的不同面孔与山谷对话,经历上百年的风雨洗礼,依旧以顽强的生命力见证着彪村南沟山谷中悠长的故事。
这棵大树是整个场地的 灵魂 ,酷似北斗七星中最亮的玉衡,是场地中 最具昭示性和灵性的存在,是不凡、卓越、生机的象征 ,是生命之树。
人们可以围坐在树下谈心,也可以独坐在树下冥想。
我们希望未来它能陪伴更多人跨越时间的长河,成为人们在面对死亡时候的一份心灵倚靠。
云镜是纪念公园 最重要的配套建筑 , 集墓园服务中心、追思厅、骨灰寄存中心、冥想小院、餐厅、墓园管理办公等功能于一体。
云镜位于场地中北斗七星斗柄最末端的摇光, 摇光寓意不畏、重生 。
结合山脚的三角形用地, 星星的意象 通过 各种尺度的等边三角形 呈现出来。
云镜如一颗巨大的星星漂浮在山谷中,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 是永恒、思念、守护、力量的象征。
整个建筑的设计都围绕着中心的 三角采光天井 展开,平面布局、建筑形体、构造细节都充分考虑了三角元素与光影的关系。
三角采光天井亦是中国 “天人合一”天的象征 ,三条边分别代表着三垣: 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三角屋顶的天窗和角部的三角构架 赋予服务大厅和几个院子神圣而丰富的光影。
每个正午时分,阳光会射入屋顶的玻璃天窗,冲破服务大厅的玻璃地面。
从中心采光天井的落叶装置倾泻而下,穿透餐厅晶莹剔透的玻璃砖墙,照亮最底层的追思厅小院。
这一束光连接了天地与阴阳, 营造了圣洁清明的空间感与仪式感 ,同时也增添了几分 五彩斑斓的暖意 。
三垣的边界分别设置了三个可以驻足 观景、静思、冥想的半户外空间 。
为人们提供 与自然对话、与自我对话、与逝者对话的三处特殊场所 ,这也是三个独特的 具有疗愈功能的无情绪空间 。
为了强化建筑整体的仪式感,建筑外围绕三角中心布置了 二十八根列柱 , 象征二十八星宿,代表着四季的变化和自然界生命的循环 。
墓园是连接生者与逝者情感的重要载体,希望能用设计为“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带来一丝温暖的抚慰,希望 墓地能作为生命的另外一种形式被感激缅怀 。
结语
小隐建筑通过核心理念 “以意赋象,以象见意” 的研究,探讨意象建筑如何实现建筑适用性与美学性的平衡, 让建筑能同文字一样,被大众更容易地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