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兵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
8月9日,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局长张兵,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 上下贯通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本建成 。
张兵在专访中,分别回答了我国目前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情况,以及城中村改造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指引相关情况。
在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展上,据张兵介绍,自然资源部从2018年组建以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多规合一”重大改革部署,推动构建全国统一、责权清晰、科学高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完成了国土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经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实施,“三区三线”成果高标准划定,地方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取得重要进展,上下贯通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基本建成,国土空间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速推进,行业管理逐步理顺,为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完善国土空间治理提供了重要的规划引领与保障,确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
关于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是我国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成果。《纲要》印发后,自然资源部加快推动全国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工作,确保《纲要》明确的战略目标逐级传导实施,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关于省级国土空间规划 ,截至2024年7月,除天津市、湖北省外,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空间规划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空间规划已经国务院批复实施(含2017年已批复的北京市、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关于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 ,《长江经济带-长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于2024年2月5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复实施,4月9日已正式印发,成为自然资源部牵头编制印发的第一个区域(流域)国土空间规划;《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作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于2023年2月获国务院批复;《京津冀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黄河流域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正在按程序报批,中部地区、长三角国土空间规划正在组织编制。
关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目前全国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编制完成,约83%的市级总体规划和84%的县级总体规划获批准实施。
关于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截至2024年2月底,全国共划定详细规划单元约15.51万个。城镇开发边界内(含跨开发边界的单元)约6.99万个,其中已编、在编的约4.32万个。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自然资源部联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指导地方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分类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不下达完成指标和完成时限,不盲目追求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
下一步,张兵表示, 继续深化“多规合一”改革将成为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 。 首先 要严格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规划作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自然资源部将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不断完善规划实施监督系统,推进国土空间规划治理数字化转型,加强国土空间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管、督察和执法。
其次 ,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上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支撑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同时 促进城乡融合,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需要,统筹兼顾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多元需要,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集约紧凑布局。
在城中村改造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指引方面,张兵介绍,今年6月, 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城中村改造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指引》把基 于资源资产关系的规划编制与实施、如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作为重点关注内容 。
关于如何评估城中村的资源资产, 首先,加强资源资产调查是评估的前提。 要建立覆盖全域、权威统一的城中村数据资源体系。我们指导地方在城中村改造中,依托人口普查、国土调查、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地籍调查等数据基础,开展城中村基础数据、社会状况等信息的调查工作。另外,在详细规划层面细化调查。系统进行城中村基础地理信息、土地、房屋、权属、人口、经济、产业、历史文化遗存、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改造意愿、专项调查等信息的摸底调查、确认和公示、核查工作,充分考虑相关部门已排查的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工作台账。
其次,改进城中村资源资产评估的方法。 要深化城中村改造体检评估,综合考虑政府、村集体和村民、市场、新市民等群体多元的诉求,善于查找突出问题。要开展资源环境、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承载力评估和安全风险评估。要加强城市安全、历史文化和生态景观保护、自然灾害、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风险影响评估。在详细规划层面要强化评估和论证的深度,综合考虑设施承载力、公共卫生安全、防灾减灾、城市通风环境、成本与效益等因素,论证改造可行性。
关于城中村实施地块的划定,具体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层面。 总体规划层面 ,强化空间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明确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并根据规划实施需要做好时序安排。优先改造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重点功能片区、重点发展组团的城中村,坚持目标导向应改则改;优先改造安全风险隐患多、景观风貌差、配套短板突出的城中村,坚持问题导向,需改则改。对于符合规划要求、具有政策支撑和市场动力的城中村适时改造。对于总体规划已完成编制但未明确城中村改造内容的,应当通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结合重点区域划定近期城中村改造范围,鼓励位于城市重点片区,改造可行性较高、紧迫性较强的优先划入近期改造范围。
详细规划层面 ,在调查评估基础上,基于资源资产,叠加地块产权信息,结合改造方式,通过详细规划合理划定实施地块范围,明确地块用地性质、开发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等)、绿地率、建筑控制高度、设施配建、保障性住房配建要求等。
本文来源:自然资源部网站、新京报等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3人已点赞
分享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改革开放遗产的价值形态与保护传承路径0 引 言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核心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2024年3月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文化产业发展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改革开放遗产作为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历史遗存,见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深圳、厦门、汕头、珠海为代表的改革开放城市,已进入土地资源开发的瓶颈期,在此背景下大量见证改革开放历史的城乡文化遗存被推倒,城市文脉断裂。如何对改革开放遗产进行针对性思考与补充性研究,明确相关价值问题,实现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构的“一贯到底”,有待探索。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强化空间统筹安排,因地制宜明确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区域,并根据规划实施需要做好时序安排。优先改造位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重点功能片区、重点发展组团的城中村,坚持目标导向应改则改;优先改造安全风险隐患多、景观风貌差、配套短板突出的城中村,坚持问题导向,需改则改。对于符合规划要求、具有政策支撑和市场动力的城中村适时改造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