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给排水资料库 \ 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实例

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实例

发布于:2024-08-12 15:16:12 来自:给排水工程/给排水资料库

来源:给水排水

|

作者:董金娜

[复制转发]



   

以上海某中学新建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作为示例,从应急避难场所简介、应急供水系统设计、应急排水系统设计、应急消防设计、平灾转换等方面进行阐述,根据现行规范标准分析相关参数取值和设计要点,同时探讨改建和扩建的应急避难场所的给排水设计。


01

应急避难场所简介

1.1 根据国家规范《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的分类避难场所按照其配置功能级别、避难规模和开放时间,可划分3类。

第一类为紧急避难场所,主要用于避难人员就近紧急或临时避难,也是避难人员集合并转移到固定避难场所的过渡性场所,一般会配置应急休息区、应急厕所、交通标志、照明设备、垃圾收集点、应急广播等设施和设备。


第二类为固定避难场所,是具备避难宿住功能和相应配套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的避难场所。此类按预定开放时间和配置应急设施的完善程度又划分为短期固定避难场所、中期固定避难场所和长期固定避难场所3种。除上述第一类基本设施外还会设置避难宿住区、应急通信、公共服务、应急医疗卫生救护、应急供水等设施和设备。该类避难场所在城市规划布局中覆盖范围广泛,是目前应急避难场所工程建设的重点,设计实践中也多以此类为主。


第三类为中心避难场所,是具备服务于城镇或城镇分区的城市级救灾指挥、应急物资储备分发、综合应急医疗卫生救护、专业救灾队伍驻扎等功能的固定避难场所。除以上两类配置的设施外还会设置应急指挥区、应急停车区、应急直升机使用区等设施和设备。


避难所按应对的灾种又可分为地震避难场所、防风避难场所、防洪避难场所等。应对多灾种的则统称为综合防灾避难场所。该分类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场地排水设计也较为重要,需要建筑提资中明确。改建和扩建的抗震或防洪灾的避难场所则需要采取相关的技术措施或专业加固来满足抗震和防风灾要求,在受到避难场所规模、使用特点等条件限制时,在规划许可允许的前提下,也可设置只有部分特定避难功能的专项避难场所或专项避难功能区,这个在工程实践中也比较常见。


1.2 根据上海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的分类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城市的人口分布、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域差异较大,不同城市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类型威胁也各有特点,因此为提高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很多地区也编制了地方标准,以本工程所在地上海为例,制定有地方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该规范明确了本市应急避难场所需遵循“融合式建设、标准化嵌入、功能性叠加、多风险防御"的原则,上海作为东部沿海城市,标准明确了本市应急避难场所以应对地震和台风灾害为主,兼顾其他灾害事故,配置避难设备、设施和物资;提出了需合理化建设规模,避难场所需满足发生突发性灾害时的应急救助功能,保障避难人员的基本生存需求。


避难场所根据规模、避难人数等要求的不同,分为等级应急避难场所和社区应急避难场所。等级应急避难场所,需具备避难宿住功能和相应配套设施,用于避难人员固定避难和进行集中性救援,基本对应国家标准里的第二类固定避难场所和第三类中心避难场所,分为Ⅰ类中心避难场所、Ⅰ类固定长期场所、Ⅰ类固定中期场所、Ⅱ类固定中期场所、Ⅱ类固定短期场所、Ⅱ类固定短期场所六级。社区应急避难场所,与国家规范里的紧急避难场所一致,此处不在赘述。


该标准下的分类比国家标准更加详细,也在文后附录A中,对各类避难场所设施配置作了明确要求,为上海地区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评估和审批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工程实践中一般都会将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对比参照,互相补充。


上述分类有利于充分发挥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较大程度发挥平灾结合效益,也是后文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用水量计算和设备选择的重要依据之一。


1.3 应急避难场所给排水设计前期准备

在应急避难场所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前,需根据建筑提资明确上述分类,确定应急避难场所等级、灾种防御要求,可安置避难人数(设有应急医疗卫生救护区的,还应明确伤病员与工作人员数量),应急保障基础设施设置情况等;设计前收集应急避难场所平时设计的室内、室外、地下工程的图纸资料,改扩建项目早期需要到现场调研,明确已有条件和现场情况。尽量做到应急设施的设置与平时设施的共享、平时功能和灾后功能的共容,合理、有效、节约利用资源。下面就以上海某中学为例,就应急供水系统设计、应急排水系统设计、应急消防设计、平灾转换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说明。

02

项目概况

2.1 位置及规模

本工程为上海某中学高中部新建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场地),建设地点位于上海临港主城区三环带楔形绿地内,占地面积99 999m2(约150亩)。地面建筑以中间“龙门楼”主教学楼为中心,左侧布置艺术中心,右侧布置宿舍楼,临河一岛设计为体育中心。地下建筑为Ⅰ类地下汽车库和设备用房(包括平时生活水箱间水泵房及消防水池水泵房),局部配建人防工程。建设范围内绿地和场地面积广阔,适合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设施配置。室外避难场所应对地震灾害,室内避难场所应对台风和洪涝灾害,兼顾其他灾害事故。


本项目拟建设成Ⅱ类固定中期应急避难场所,最高可安置避难人数约为3 906人(不含医疗救护与物资发放等人员,共计37人)。


2.2 应急功能设置

应急指挥区,室外点位于田径场中部右侧区域,室内点位于B座主教学楼一层左侧走班教室一部分。应急医疗卫生点,室外点位于田径场与宽阔场地宿住组团处设置两处,室内点位于B座主教学楼一层左侧走班教室内。应急物资存放和供应区,室外规划在室外宿住组团医疗点附近,室内物资发放点与应急指挥管理点合并在走班教室内,应急就餐区设置在田径场中部右侧,作为部分避难人员的就餐区。人员安置区,依托学校室外田径场和宽阔场地设置室外应急棚宿区,用于地震灾害时人员宿住;室内使用B座1~3层教室作为室内宿住区,用于台风、洪涝灾害时宿住。各应急功能区内设有应急垃圾收集点,室内避难所设有固定厕所和排污措施,室外宿住组团医疗点附近设置临时厕所,上述布局详见图1。

图片


图1 应急避难场所总平面

03

应急供水系统设计

3.1 水源及供水方式选择

根据规范《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3.3.6第2条、3.3.7第2条规定,本项目为固定中期应急避难场所,应急供水的应急功能保障级别不应低于Ⅱ级,Ⅱ级应急供水保障的避难场所应至少采用市政给水管网、设置应急储水装置或设置取水设施等3种方式中的2种。此处要求与《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4.6.4第1条,应急水源应选择市政给水网、应急储水装置、场所500 m范围内的深井或地表水源,以上3种取水方式中的2种的规定一致,由于设置深水井或地表水源对自然水文条件和地下水会造成影响,水处理过程比较复杂,相关部门的审批不易通过,故实践中多使用市政给水管网和应急储水装置两种水源。


水源选择需注意如下两点:①避难场所应急供水系统与市政给水管网的接口一般不少于两个,且最好位于不同路段;②市政给水管网和应急储水两种水源时,需采取防止两种水源串通的隔断措施。设计时一般会在应急避难管网的市政给水管引入处增设法兰短管,平时工况和应急储水箱供水时断开,应急市政供水时连接。在应急储水箱供水管出水管上增设法兰短管,平时工况及应急市政供水时断开,应急储水箱供水时连接,从而防止两种水源串通,详见图1。


3.2 应急供水量计算及贮水箱设置

3.2.1 应急供水量计算

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8.2.6条要求,避难场所应急供水管线系统的供水量为各类人员饮用水量和基本生活用水量之和,同时还要满足消防用水需要。应急医疗区的伤员、工作人员的饮用水量和基本生活用水量在第8.2.3条表格中明确规定了,其他避难人员的饮用水量表格里也明确用水量,其他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用水量则仅给出应急阶段(≤3d)的用水量(该水量仅包括盥洗用水量,不包括水冲厕所和淋浴用水量),因此避难场所设计时,还应明确其开放时间,进而确认其他避难人员的基本生活用水量,开放时间则按第3.1.8条条文说明里对应的常见灾害的对应时间定(一般由建筑提资)。


本项目建筑专业未明确开放时间,按8.2.5条规定的避难场所的应急储水装置的储水容量不应低于3d的饮用水和基本生存生活用水的水量之和来计算,详见表1。


表1 上海某中学应急避难用水量计算


3.2.2 水箱间设置

本项目现有地下建筑设有生活水泵房,平时生活水箱总有效容积为276.45m3,满足上述水量要求,故融合平时和灾时设备,节约造价,该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饮用水箱和生活用水箱结合平时生活水箱合并设置,原水箱已分两格(左边格有效容积156.7m3,右边格有效容积119.7m3),将此水箱左右格依次设为生活水箱和饮用水箱,每格均保留原单独设置的进水管、泄空管和溢流管等配套设施。原水箱间设置的用于接纳水箱溢流、泄水的集水井仍保留使用,井内排水泵灾时也借用。


此生活泵房位于地下建筑设置的防空工程内部,工程结构设置满足人防预定的抗力设置,在灾时借用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2.3 灾时给水水质要求

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8.2.7条规定,避难场所饮用水和基本生存生活用水的水质不应低于国家现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规定,该卫生标准明确了关于“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部分水质指标及限值”的要求。故贮水箱内灾时也应设置消毒措施,此处平时生活水箱出水管已设置紫外线消毒仪2台,每台处理水量75m3/h,自带循环泵,转换后饮用水箱和生活水箱出水管设置阀门隔开出水管,两格水箱各使用1台,可达到规范的处理要求。


3.3 灾时给水设备选型计算

3.3.1 生活给水设备选型计算

应急避难场所生活给水系统设计及管网给水设计秒流量确定:先明确避难所室外及建筑物内各类用水点、卫生器具种类和数量(具体位置详建筑专业平面提资的平面图),然后统计当量,选择公式算出设计秒流量。


B座主教学楼建筑物内应急厕所结合现有的卫生间设置,接管等均保留原有情况,市政供水未破环前内部接管和供水支管也保留原有情况。当市政给水破坏后在卫生间进水支管转换为灾时生活水泵供水。


避难场所室外设置的应急厕所灾时为移动厕所,移动厕所一般为成套设备,内部设置有大小便器和洗手盆等,卫生器具内部接管已集成其中,由厂家提供给水参数和一个总的给水接口,该接口接至灾时生活给水管网,平时预留给水栓,灾时转换接移动厕所。


其他生活用水点卫生器主要设置于应急垃圾存放处、应急医疗点区、应急用餐区、应急供电电源(柴油发电机冷却需一定量补水)等位置,对应设置的用水设施一般也为成套设备,由厂家提供给水参数和一个总给水接口,用水接口也接至灾时生活给管网,平时预留给水栓,灾时转换接至对应设备。


不同类型避难场所设置的生活用水设施的完善程度不同,设置的用水器具的类型、数量也会有所不同,在《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附录B对应急供水设施做了明确要求,在地方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附录A,也以表格形式直观的列出各类避难场所的应急供水设施,设计中按应急避难场所类型,在不同功能要素区域对应列表设置相应设施即可。以本避难场所设置的设施为例,生活给水当量统计如表2所示。


表2 上海某中学应急避难卫生器具当量


经计算给水当量Ng=159.25,系统设计秒流量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3.7.6对应的公式计算如式(1)所示。

图片


式中 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Ng——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α——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


由于本应急避难场所用途主要是棚宿,此处α按宿舍、旅馆、宾馆取2.5,计算出系统设计秒流量qg=6.31L/s。水泵流量参考该值不小于6.31L/s即大于22.72m3/h取值。


水泵扬程计算:水泵扬程H=静扬程(供水点高差)+水头损失+最小供水压力,此处静扬程为最不利供水处建筑层高,此处最高一层避难建筑位于B座主教学楼3楼,最不利供水点距地12 m,水泵房位于地下建筑内,泵前吸水管距地面约6 m,故总供水高差为18 m;水头损失包括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设计中局部损失按沿程阻力损失的30%来估值。单位沿程阻力损失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3.7.14对应的公式计算如式(2)所示。



式中 i——管道单位长度水头损失,kPa/m;

dj——管道的内径,m;

qg——设计流量,m3/s;

Ch——海澄-威廉系数,灾时考虑管材安全可靠和水质,给水管可采用钢塑复合管,故Ch按140取值。


经计算得i=0.2 kPa/m,水头损失=8.1m。卫生器具供水压力为0.1MPa,综上水泵扬程H=18+8.1+10=36.1(m)。


原生活水泵房内宿舍供水变频泵组(主泵组)参数为:Q=30m3/h,H=65m,N=7.5 kW,4台,3用1备,带隔膜罐1 575L,根据上述给水设计秒流量和扬程计算,避难场所生活供水泵可借用此泵组供水,泵后出水主管上设置减压阀组,控制阀后压力为0.37MPa,超过0.2MPa的支管设置支管减压阀,保证阀后压力不大于0.2MPa。


3.3.2 饮用水给水设备选型计算

避难场所饮用水给水系统设计及管网设计秒流量确定:确定避难所室外及建筑物内应急饮水点(位置和数量详建筑专业平面提资的平面图),统计同类型卫生器具数,选择公式算出设计秒流量。


在建筑物内的应急饮水点结合现有的茶水间设置,内部的接管等设置均保持原状,市政供水未破环前接管和供水支管也保留原有情况。当市政给水破坏后将饮水机进口总管转换为灾时饮用水泵供水。室外设置的应急饮水点临灾时安装移动饮水平台,平台为成套设备,内部接管和水处理设备集成在内,由厂家提供给水参数和一个总给水接口,室外饮用水给水管单独敷设,平时预留给水栓,灾时转换接移动饮水平台给水接口。本避难场所饮用水参照工业企业生活间饮水供应,饮用水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3.7.8对应的公式计算如式(3)所示。



式中 qg——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qgo——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

no——同类型卫生器具数;

bg——同类型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按本标准3.7.8-1~表3.7.8-3 采用,表中工业企业生活间给水百分比为30%~60%,此处考虑避难场所人数多,故按60%取值。


经统计,避难建筑设置3层,每层设有饮水器2台,共6台,室外避难场地内设置应急饮水点6处,移动饮水平台共6台,此处只有一类同类型的用水卫生器具,饮水器12台,查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 50015-2019)3.2.12条续表3.2.12对应的饮水器喷嘴的给水额定流量为0.05L/s,每个饮水平台2个水嘴,计算得饮用水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为qg=0.72L/s。水泵选型不小于2.6m3/h。


水泵扬程计算原理同生活给水计算,水泵扬程H=静扬程(供水点高差)+水头损失+最小供水压力。式中供水点高差也为18 m、水头损失为5 m,最小供水压力按饮水器接口计算为0.1MPa,综上水泵扬程H=18+5+10=33(m)。


原生活水泵房内已有变频泵组参数与计算得流量扬程差距较大,故单独另外设置一套泵组,给水泵选型按:Q=5m3/h,H=35m,N=3 kW,泵后水管超过0.2MPa的支管设减压阀组,阀后压力不大于0.2MPa。


3.4 给水管管材及敷设要求

生活给水管借用已敷设平时生活给水管,转换和增补的管材、附件和敷设要求同原设计。


饮用水给水管另行敷设,也参照原设计,室外埋地饮用水给水管道管径DN50,采用公称压力不小于1.0MPa的食品级覆塑S31603不锈钢给水管及其配件,卡压或环压连接。接入B座主教学楼1~3楼平时饮水器管材采用工作压力不小于1.0MPa的钢塑复合管及配件,螺纹或沟槽式卡箍连接。室外应急给水管管顶覆土不小于0.9 m。


3.5 试压及消毒

室内生活给水系统的试验压力为各给水分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9MPa。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生活饮用的供水设施(包括水箱、水泵、阀门、压力容器、供水管道等),在交付使用前要进行清洗和消毒,经有相关资质的认证机构取样化验,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22)的要求方可使用。


04

应急排水系统设计

4.1 生活污水排水

根据《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8.2.10条要求,避难场所基本生存生活污水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应大于避难场所开放3 d产生的全部污水量的1.25 倍。贮备容积按式(4)计算:图片

式中 Vq——生活污水集水池的贮备容积,m3;

q3——避难人员医疗生活用水量标准之和,取值参见表1,伤员按60L/(d·P),工作人员按20L/(d·P);

q4——其他避难人员生活用水量标准,取值参见表1,其他避难人员按10L/(d·P);

q——避难人员饮用水量标准,取值参见表1,所有避难人员均按5L/(d·P);

n3——避难伤员(工作人员)人数,取值参见表1;

n4——其他避难人员人数,取值参见表1;

n——避难人员总人数,取值参见表1;

t——避难场所开放时间,本例取3d;

Q2——工艺设备的排水量,本例无;

K——安全系数,按1.25。


经计算Vq=1.25×(8×80+10×3 927+5×3 943)×3/1 000=223.6(m3),每天产生污水量为74.6m3。


根据《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8.1.10 条规定,避难场所的污废水可利用场所内或附近市政排污设施自流排出,也可设基本生活污水集水池。本项目原污废水系统设计中最高日污水量为707.52m3/d,最大小时污水量约为100.85m3/d,总体污水汇总后以2路DN300污水管分别经格栅检查井后,排至基地北侧橄榄路市政污水管,管径DN300坡度为0.003的污水管最大流量为69L/s(248 m3/h),原设计中排污量大于每天产生污水量74.6m3,排水能力满足灾时排水要求,故不再另设生活污水集水池。


灾时建筑物内各个用水点排水仍按原设计就近排入附近原污水格栅检查井,室外应急棚宿区邻近处设置移动式无水厕所,供盥洗后产生的废水就近排入污水格栅检查井,利用现有的管网排至基地外市政污水管网。本场所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也符合应急避难要求,仍利用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处理灾时排水。应急移动厕所内上水及排污等配套设施均由厂家提供一体化设备,灾时可转化为旱厕,污水收集袋由专业人员处理。


4.2 避难场所雨水排水设计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和《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3.2.6 条内容一致,均对避难场所雨水排水设计做出规定:要求避难场所建筑屋面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5年,室外场地不应低于3年;同时该条条文也对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的排水设计重现期做了要求,规定Ⅰ类中心避难场所及其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于5年;其余等级应急避难场所及其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不应低3年。避难场所内排水工程要能迅速、及时地排出场所内雨水,并通过高程控制或排水系统等措施来防灾,从而使避难场所及其周边区域不受积水影响,保证应急功能的发挥。


本项目是Ⅱ类固定中期应急避难场所,其室外场地及周边区域的排水设计重现期按不应低于3年复核。本场所也预设有防台风功能,所以避难场所排水设计还应满足要保证在 100 年遇的台风暴雨条件下避难建筑首层地面不被淹没。


本避难场所的雨水排水系统仍利用现有雨水排水系统,据平时资料基地雨水总量1 670L/s,整个基地雨水经管网分3路收集汇总,将其中一路DN600(坡度0.002,排水能力299.56L/s)雨水总管纳入橄榄路市政雨水管网;将另两路DN800(坡度0.0035,每根排水能力732.51L/s)雨水总管纳入橄榄路市政雨水管网,总排水能力1 764L/s,大于基地总雨水量,满足设防要求。


05

应急消防设计

避难场所的消防设计要求较高,其基本原则是把避难场所作为重要消防地区来对待,并按照人员密集场所确定相关防火要求和消防措施。《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附录B对避难场所的应急消防需设置的设施设备做了要求,《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4.6.4条第2款规定了Ⅱ类中期固定短期场所的应急消防要求,查附录A表格可知,本工程需设置应急消防系统,应有消防水源,并应设置消防设施及应急消防器材。现场平时室内外均设置有消防系统,故应急消防与平时消防系统融合设计,利用平时设置的消防水池、消防给水泵、室内外消火栓管网和已设置的消火栓作为应急消火栓系统,建筑内已设置的灭火器作为室内应急灭火器使用,室外棚宿区临灾时增设灭火器。


5.1 应急消火栓给水设计

5.1.1 应急消防系统设计参数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 51143-2015)5.5.1条规定和地方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设计规范》(DB31MFZ003-2021)8.2.1条均一致要求,本项目避难场所消防用水量按不少于1次火灾考虑,每次火灾灭火用水量不小于10L/s、火灾持续时间不小于1.0h设计。


本项目平时消防设计总建筑面积为154 047m2,消防泵房设于地下一层,内设消火栓主泵、消火栓稳压泵、喷水灭火系统主泵、喷水灭火系统稳压泵等泵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为40L/s,火灾持续时间2.0h,系统消防用水量288m3;B座主教学楼室内消火栓设计流量为30L/s,火灾持续时间2.0h,系统消防用水量216m3。经参数对比,应急消防供水系统及消防设施与平时系统共用,能满足要求。


5.1.2 应急消防水源及用水量

本项目现有平时室外消防用水、室内消火栓及喷水灭火系统由市政水压直接供给,雨淋喷水系统用水储存在消防水池内。消防水池有效储水容积360m3。


融合设计后,灾时当市政供水不中断时,消防系统仍按原系统运行,当市政给水中断后,关闭自动喷淋、消防水炮和雨淋自动喷水给水泵,消火栓给水泵出水管接至消防水池出水管,消防水池转换为应急消防水源,应急消防状态下,火灾持续时间1.0h室内外消防用水量为253m3,消防水池有效储水容积360m3满足要求,原消防水池具备作为应急消防水源的条件。消防泵出水管与室外消防环管间增设法兰短管,平时及应急市政供水时断开,应急消防水池供水时连接。


5.2 应急灭火器设置

本应急避难场所为A类火灾场所,按照人员密集场所配置灭火器,室外避难场地应急棚宿区按严重危险等级增设5kg的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个设置点设置2具,保护距离15 m,不足处增补,室内避难场所其他部位灭火器利用平时建筑物内已设置的灭火器。


室内外避难场地的灭火器平时储存在储藏室内,应急情况时按平面图设置在应急棚宿区等处。


06

平灾转换

6.1 平灾转换

本工程供平时使用的生活水箱、消防水池箱均兼作灾时的应急储水装置,水箱(水池)原设计的进水管及配套组件平时应按要求维护保养,灾时保留使用,并要能在1 d内完成系统转换及充水。


供应避难场所使用的供水系统,其构筑物及管线、预留快速接口等均应建造和安装到位,储水装置、水泵、增压罐及末端饮(供)水装置平时可不安装。并制定可靠的技术措施确保灾时能在1 d内完成安装和调试。


6.2 灾后恢复

市政管网恢复后,断开应急储水箱给水泵与应急给水管网接口处的法兰短管,将管网内的水全部泄空,连接市政进水管道上的法兰短管恢复供水。


07

结 语

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通常是在满足平时主要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叠加应急避难功能,科学嵌入应急避难设施。能否科学设计,设置的功能能否被正常使用,关乎市民能否在突发灾难事故时安全迅速地疏散安置,关乎城市抵御灾害事故的整体布局,更关乎城市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但目前业内关于避难场所的设计图集标准还不是很完备,故本文将此已设计建成的、较具代表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的设计过程,加以梳理总结,以期对类似应急避难场所设计提供参考。

给排水资料库

返回版块

22.39 万条内容 · 52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防火门检查验收注意要点

前段时间对工地部分厂房 防火门 安装情况进行检查,存在如下问题: 1. 顺序闭门器 安装调试不到位,防火门右扇先关时,防火门不能关闭; 2. 防火门 门扇安装变形,关闭不到位; 3. 防火门闭门器 力度不够,门扇关闭不到位; 4.存在门框内砂浆灌注不够的情况; 5 . 防火门铭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