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型城镇化”与“新三元结构”——一种解释和分析中国新阶段城镇化的新视角与新框架
奔放的钥匙
2024年09月09日 14:05:06
只看楼主

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城乡双栖、工农兼业、近域流动的新趋势,兼容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重要特征和形态之一。在城乡二元制度框架下,兼容型城镇化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并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连接器”、防范社会风险的“缓冲器”、乡村全面振兴的“孵化器”,构成了城乡格局中的“新三元结构”。  


中国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城乡双栖、工农兼业、近域流动的新趋势,兼容型城镇化成为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重要特征和形态之一。在城乡二元制度框架下,兼容型城镇化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并将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长期存在。它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连接器”、防范社会风险的“缓冲器”、乡村全面振兴的“孵化器”,构成了城乡格局中的“新三元结构”。  

1

兼容型城镇化的概念

“兼容型城镇化”是指动态生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生产生活方式具有城乡双栖、工农兼业特征,同时享有城市和乡村公共服务的城镇化形态。
  图1  |  城镇化形态与兼容型城镇化类型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兼容型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传统的城镇化,更加关注人的自主选择,更加关注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更加强调人口空间流动的弹性和居住、就业、公共服务的城乡兼容性。
  表1  |  兼容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概念辨析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兼容型城镇化”超越了“半城镇化”,同时享有城市和乡村公共服务,是城镇化的一种新形态;“半城镇化”是一种不充分、不完整、不稳定的城镇化状态,个体发展质量不高,未充分享有城市公共服务。
  表2  |  “兼容型城镇化”与“半城镇化”概念辨析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2

兼容型城镇化的形态特征


2.1 城乡双栖


兼容型城镇化群体部分在附近城镇工作,居住在农村,呈现职住分离状态;部分在县城购房,“城里有房、村里有家”日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2.2 工农兼业


兼容型城镇化群体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部分时间从事非农职业,呈现出就业和收入的多元化。  


2.3 灵活就业


兼容型城镇化群体通过非正规经济实现灵活就业,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家庭帮工、非全时制的劳务派遣工和临时雇员。  


2.4 就地非农化


农村混合经济特征日益显著。一方面,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把更多价值留在乡村,促进了守地发展和就地非农化;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研学、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吸纳了大量非农就业。  


2.5 职住耦合


随着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在不同地域空间形成居住和就业功能的空间网络,包括以农村居住和产业单元为载体的“居业协同体”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融合体”。

  图2  |  “居业协同体”的职住空间耦合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图3  |  “城乡融合体”的职住空间耦合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3

兼容型城镇化的内在机制


3.1 城乡“推拉均衡”机制


英国地理学家列文斯坦(E.G.Ravenstein)将人口迁移归于迁出地“推力”和迁入地“拉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乡村的“拉力”和城市的“推力”持续增加,形成城乡之间的“推拉均衡”。农民为保留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权不愿放弃农业户籍;城市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开放,农业转移人口可以同时享有城市和农村的公共服务;中小城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但是超大特大城市普遍施行“积分制”落户政策。因此,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将面临“两个长期存在”:一个是“想来的不放、想放的不来”的现象将长期存在;另一个是“一脚城里、一脚乡村”的现象将长期存在。  
  图4  |  城乡“推拉均衡”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3.2 城乡兼容型家庭机制


兼容型城镇化群体通过分工协作,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在家庭经济层面,形成“以代际分工为基础的半工半耕”生计模式;在社会保障层面,家庭成员从事不同职业、保留农村资产是一种“风险规避”;在家庭义务层面,留守老人照看未成年子女,年轻人通过城乡双栖和工农兼业,更好照顾“一老一小”。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家庭成员迁移不断循环演变,实现渐进式代际跃迁。  
  图5  |  城镇化代际接力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3.3 人的现代化机制


城镇化的本质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城乡双栖”和“工农兼业”带来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兼容型城镇化个体从隶属于乡村社区“共同体”的“自然人”转变为城市“法理社会”中的理性“经济人”;从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的“边缘人”转变为跨越城市和乡村的“两栖人”;从“传统人格”转变为“现代人格”。

4

兼容型城镇化的两种模式


4.1 就地兼容型城镇化模式


在发达地区和特大城市周边,制造业和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农业转移人口非农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基本实现均等化。就地兼容型城镇化占有优势,依托乡村“居业协同体”,呈现出职住平衡、产村融合特征。  


4.2 就近兼容型城镇化模式


在欠发达地区和中小城市周边,县城公共服务驱动,吸纳农业转移人口作用明显。就近兼容型城镇化为主,依托非正规经济灵活就业,获得多元就业机会和收入,形成职住分离、城乡耦合的“城乡融合体”。

  表3  |  两种兼容型城镇化模式比较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5

“新三元结构”

区别于西方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国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一个“第三元”。改革开放初期,农业转移人口依托乡镇企业,呈现“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就近城镇化;伴随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农业转移人口长距离候鸟式迁徙,呈现“离土又离乡”的半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呈现城乡双栖、工农兼业、近域流动的兼容型城镇化。新三元结构包含兼容型城镇化人口、兼容型城镇化地区和城乡兼容型经济三要素。  


5.1 人口结构:兼容型城镇化人口


兼容型城镇化人口包括以城乡双栖、工农兼业为特征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下乡人员。近年来,多地出台政策鼓励城市人员下乡,包括退伍军人、退休干部、毕业大学生、退休教师和科研人员,被称为“新上山下乡”。  


5.2 空间结构:兼容型城镇化地区


兼容型城镇化特征较为显著的区域即“兼容型城镇化地区”,呈现两端集聚特征:一端是特大城市周边地区,受到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成为城镇化“缓冲区”和城市文明“溢出区”;另一端是人口稠密的县域地区,依托县城的产业集聚和公共服务,是农业人口初次转移和返乡就业创业的首选地区。  


5.3 产业结构:城乡兼容型经济


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文化赋能、消费升级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城镇化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新兴产业和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刻改变了乡村空间的功能和形态。在县域范围内出现紧密连接城乡生产要素、具有鲜明的城乡融合特征的“城乡兼容型经济”。

  图6  |  “新三元结构”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6

结语

正确认识兼容型城镇化现象和规律,解决兼容型城镇化的“流动性”与公共服务“计划性”之间的矛盾、“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优质公共服务“稀缺化”之间的矛盾,需要围绕“以人为核心”的现实需求,差异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大力发展城乡兼容型经济,加大城镇化政策协同和制度创新,建立“人的城镇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和政策体系,更好地促进和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在城乡之间实现生产生活方式兼容、权利权益兼容、文明素质兼容和制度机制兼容。合理引导人口、产业布局和公共服务弹性供给,将为城乡规划提供新的分析框架和空间规划范式。  
  图7  |  兼容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示意

资料来源:笔者自制。

在应对经济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当下,增强城镇化的弹性和包容性成为政策的首要关切。合理引导兼容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有利于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的现代化”,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本文撰稿: 贺旺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09月18日 07:58:13
3楼

好资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