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板(管)式沉淀池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4年10月10日 21:12:07
来自于污泥处理
只看楼主

斜板(管)式沉淀池 一 、基本原理 由前述的理想沉淀池的特性分析可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仅与颗粒的沉降速度和沉淀池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 如图4-26所示,将池长为L、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成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设水平流速(v)和沉速(ug)不变,则分层后的沉降轨迹线坡度不变。如仍保持与原来沉淀池相同的处理水量,则所需的沉淀池长度可减少为L/n。这说明,减少沉淀池的深度可以缩短沉淀时间,从而减少沉淀池体积,也就可以提高沉淀效率。这便是1904年hazen提出的浅层

斜板(管)式沉淀池

一 、基本原理

由前述的理想沉淀池的特性分析可知,沉淀池的工作效率仅与颗粒的沉降速度和沉淀池表面负荷有关,而与沉淀池的深度无关。

如图4-26所示,将池长为L、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成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设水平流速(v)和沉速(ug)不变,则分层后的沉降轨迹线坡度不变。如仍保持与原来沉淀池相同的处理水量,则所需的沉淀池长度可减少为L/n。这说明,减少沉淀池的深度可以缩短沉淀时间,从而减少沉淀池体积,也就可以提高沉淀效率。这便是1904年hazen提出的浅层沉淀理论。

沉淀池分层和分格还将改善水力条件。在同一个断面上进行分层或分格,使断面的湿周增大,水力半径减小,从而降低雷诺数,增大弗劳德数,降低水的紊乱程度,提高水流稳定性,增大沉淀池的容积利用系数。

根据上述的浅层沉淀理论,过去曾经把普通的平流式沉淀池改建为多层多格的池子,使沉淀面积增加。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时,排泥十分困难,因此一直没有得到应用。将分层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如各斜隔板之间还进行分格,即成为斜管沉淀池。

斜板(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矩形、方形和多边形。除圆形以外,其余断面均可同相邻断面共用一条边。斜板(管)的材料要求轻质、坚固、无毒、价廉,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厚0.4~0.5mm的薄塑料板(无毒聚氯乙烯或聚丙烯)。一般在安装前将薄塑料板制成蜂窝状块体,块体平面尺寸通常不宜大于1mx1m。块体用塑料板热轧成半六角形,然后黏合,其黏合方法如图4-27所示。

(2)斜板(管)沉淀池的分类

根据水流和泥流的相对方向,可将斜板(管)沉淀池分为逆向流(异向流)、同向流、横向流(侧向流)三种类型,如图4-28所示

逆向流的水流向上,泥流向下。斜板(管)倾角为60。同向流的水流、泥流都向下,靠集水支渠将澄清水和沉泥分开(见图4-29)。水流在进水、出水的水压差(一般在10cm左右)推动下,通过多孔调节板(平均开孔率在40%左右),进入集水支渠,再向上流到池子表面的出口集水系统,流出池外。集水装置是同向流斜板(管)的关键装置之一,它既要取出清水,又不能干扰沉泥。因此,该处的水流状态必须保持稳定,不应出现流速的突变。同时在整个集水横断面上应做到均匀集水。同向流斜板(管)的特点是:水流促进泥的向下滑动,保持板(管)的清洁,因而可以将斜板(管)倾角减力30°~40°,从而提高沉淀效果。但缺点是构造比较复杂。横向流的水流水平流动,泥流向下,斜板(管)的倾角为60°。横向流斜板(管)的水流条件比较差,板间支撑也较难于布置,在国内很少应用。斜板(管)的长度通常采用1、1.2m。同向流斜板(管)的长度通常采用2~2.5m。上部倾角为30°~40,下部倾角为60。为了防止污泥堵塞及斜板变形,板间垂直间距不能太小,以80~120mm为宜;斜管内切圆直径不宜小于35~50mm。斜板(管)内的水流速度v,对于异向流,宜小于 3mm/s;对于同向流,宜小于8~10mm/s。颗粒截留速度u。根据静置沉淀试验确定。如无实验资料,对于给水处理,可取uo=0.2~0.4mm/s。



(4)运行

斜板(管)沉淀池由于沉淀面积增大,水深降低,生产能力比一般沉淀池大幅度提高。如平流式沉淀池的表面负荷一般为1~2m3/(m2.s),而斜板(管)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以增加到9~11m3/(m2s)。另外,斜板(管)沉淀池的雷诺数Re<200,远低于平流式沉淀池(Re>500),属层流状态,有利于颗粒的沉淀。但斜板(管)沉淀池在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停留时间短 (几分钟),缓冲能力小,如混凝反应不善,或未根据出水水质、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加药量,将会很快影响出水水质;斜板(管)之间有时积泥,发生堵塞,给运行带来不便。

斜板(管)沉淀池常用于给水处理和污水隔油池。

 


244465f82421464e8cfc.doc
586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10月11日 07:35:47
3楼

斜板沉淀池技术论述,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