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泌阳社科在线 ,作者冯淮 引言:老龄化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不知不觉间,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银发老者身康体健活动在街道上、公园里、体育场、小区健康器材处、送学生的路上……他们中不乏80多岁老人,更有甚者90多岁独居长者。 他们也面临着独居看护、就餐、健康、学习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问题。 谁不想儿孙绕膝、安度晚年? 遗憾的是,很多老者,独居。 今天,我们聊聊养老话题。
以下文章来源于泌阳社科在线 ,作者冯淮
引言:老龄化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不知不觉间,我们身边的老年人越来越多,银发老者身康体健活动在街道上、公园里、体育场、小区健康器材处、送学生的路上……他们中不乏80多岁老人,更有甚者90多岁独居长者。
他们也面临着独居看护、就餐、健康、学习等物质和精神层面的问题。
谁不想儿孙绕膝、安度晚年?
遗憾的是,很多老者,独居。
今天,我们聊聊养老话题。
图为社区共享餐厅为老年人供餐,义工现场服务
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截图
中国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
数据来源民政部官网《2023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报》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而在2021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2.67亿,占总人口的18.9%。二年间,比例超过2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此外,2023年底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万人,占总人口的15.4%。
而在2021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二年间,增长1.2个百分点。
老龄化特点:数量多、速度快、差异大、任务重。
另据测算,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突破3亿,占比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到本世纪中叶可能会有5亿老年人。
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4334.4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中享受高龄津贴的老年人3547.8万人,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98.5万人,享受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621.4万人,享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66.7 万人。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421.7亿元,养老服务资金223.2亿元。
那么,这么庞大的老年群体,养老现状如何?
身边的三种养老模式分析
第一种:集中供养 目前有三种集中供养模式,一是政府组建的乡镇敬老院,以及村居委建立的日间照料中心,以服务五保老人为主。
优点:政府敬老院有基本的生活供应,有较好的活动场地和精神文化生活安排。
缺点:相对封闭,一般住进敬老院的老人不能随便外出。
二是社区组织经营的养老院、幸福院,有不同档次的服务,收费标准不一,基本分为“生活处理”“生活半自理”“生活不能自理”三类,分别提供服务。
优点:社会化经营,有良好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比较专业,但面临生存压力,普遍存在服务人员不太稳定,客户不太稳定现象。
缺点:供应有一定压力,经营水平有好有坏。
三是自助养老模式,一般由夫妻档提供服务,周边老人集中起来。这类在城区比较多见,乡镇也有这个趋势。
优点:就近,灵活,可以外出。
缺点:抵御风险能力低,环境较差,人员不稳。
第二种:居家养老 当前普遍存在的养老模式,是绝大多数人的首选。
这类人群身体能够自理,有相对稳定的生活圈子,自己做饭或是在附近就餐,遇到问题儿女或其他亲属照顾。平时相对独立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居家养老的人群也有分化,其中一部分人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更多地居家不外出,精神层面相对压抑,渴盼亲人或是朋友上门。
存在问题:当前居家养老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不符合政府敬老院入驻标准的有子女独居老人,他们经济贫乏、子女压力大或不在身边无力供养,有部分老人享有政府救助金(低保)但无力自我照顾。
综上,居家养老最突出的问题是:看护、就餐、就医
探索:目前政府出台有助老餐政策,主要是老年食堂、老年餐桌、老年助餐点三类。
泌阳社区共享餐厅是老年餐桌的标准
第三种:社区养老 社区养老主要依托社区、居委会、志愿组织、义工团队、社工机构以及其他服务群体,鼓励社区居民互助。其中社工机构是政府与第三方合作提供社区服务的专业机构。
路在何方?
政府引导,民间力量动员,共同推动老龄化应对,是当前最好的出路。
目前大城市越来越多的社会助餐点兴办起来,乡村也有档次低一些的自助方式。条件好的政府提供餐补,可以大大缓解经营者的压力。
但更多的是,经营中的困难。
3.老年人就餐行动障碍:社区餐厅因经济压力大,往往难以很好地提供全方位的送餐服务,这就更多地要求老人们来就餐点。而老年人普遍80多岁,行动不便者常有。
如:83岁退休李阿姨,在家做饭经常忘记放盐、油,做好饭后盛不到碗里去,手抖。自从社区餐厅举办后,解决了眼前的就餐问题。但前往就餐点开老年车又存在风险。
91岁贾阿姨,开老年车来就餐,存在路上的风险。
养老服务,最终的出路还是社会化保障体系的完善,更好地支持民间公益团队的参与,发扬互助精神,建立良好的风俗良序,提前谋划未来问题,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