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 2024年第10期 p60-67 主展馆远景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展馆(以下简称“主展馆”)是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主办方举办闭幕式、国际花卉竞赛展、会时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场地。项目用地北侧临绛霞湖,东侧临城市主干道绛溪五线,南侧为自然山体,西侧为园区道路,用地原始地貌呈浅丘状。会后主展馆将进行局部完善,成为成都市东部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全文刊登于《当代建筑》 2024年第10期 p60-67
主展馆远景
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主展馆(以下简称“主展馆”)是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主办方举办闭幕式、国际花卉竞赛展、会时论坛等重要活动的场地。项目用地北侧临绛霞湖,东侧临城市主干道绛溪五线,南侧为自然山体,西侧为园区道路,用地原始地貌呈浅丘状。会后主展馆将进行局部完善,成为成都市东部新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主展馆总用地面积约28 000 m 2 ,总建筑面积约23 000 m 2 ,可容纳1 000人,主要包含多功能演艺大厅、展厅、配套商业区及办公用房等功能空间。设计力求充分尊重场地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让建筑与自然山水相融,以贴近自然的形体语言和尺度,呈现现代公共建筑的社会属性。
东南侧鸟瞰
1 环境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主展馆项目用地位于两山之间的浅丘谷地,场地内最大高差达26 m。基于环境融合理念、尺度控制要求、滨水建筑特点及对目前自然环境资源的理性分析,设计团队将建筑面积约12 000 m 2 的展厅、文化艺术活动中心、车库等功能空间设置于场地北侧的低处,在减小土方填挖量的同时,于场地北侧形成亲水界面。广场位于上述功能空间之上,通过多级观景踏步过渡,形成多个不同标高的观景平台。设计结合地形在场地东侧形成“双首层”入口,为城市提供公共性更强的交通流线。
场地要素的利用
建筑四周视线解析
2 空间组织的“空透”与“随势”
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对集中空间进行开孔,并在室内外形成多处下沉庭院。整体流动的屋面整合零散的建筑体量水平展开,“匍匐”于环境之中。屋面形态借鉴了该地区建筑中出挑深远的檐廊,大出檐可以遮阳与导风,同时将活动空间延伸至半室外区域。上、中、下三层空间“空透”且随势平缓展开,使空间在物理层面及视觉层面均产生流动感。
利用结构构件的引导性 连接上下层空间
建筑融入山水景观
3 绿色建筑系统的策略与应用
建筑整体CFD通风模拟
手绘草图
4 在地表达的内涵与外延
“屋顶—银杏叶顶棚—树形支撑”系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方式之一。设计提取了人们在巷子中银杏树下休憩的场景,结合施工技术、造价、工期及地域文化表现等方面内容,选择银杏叶形状的铝合金薄片作为整个屋顶的顶棚材料。设计团队对 “金属银杏叶片”的尺度、疏密、层次、颜色、构造方式和灯光等内容进行研究,经过多轮对实体样板的模拟,寻找出最和谐的组合关系。施工完成后,室内延伸至室外的“银杏天幕”随风浮动,发出风铃般的声音,重构出让人熟悉又陌生的成都记忆。
室内外连绵一体的银杏天幕
在地性场景的重构
仰视银杏天幕
5 结语
建筑是动态生长的,空间设计的外延效应也在变化,用地建筑的生长与环境的交融应该是浑然天成的。2024年4月,随着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幕,主展馆投入使用,迎接八方来客。我们期待并关注世界园艺博览会结束后,展馆的使用后评估及功能转换情况,希望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在后续的工作中得到延续。■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项目概况
结构形式 | 钢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设计总负责 | 肖波,周雪峰
肖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三院总建筑师
肖威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前方工作室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