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监理取费现状 当前,工程监理取费呈现出持续走低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建筑行业内已引发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均监理费已经下降至项目投资额的1%,与政府指导价取费时期相比,普遍下浮超过30%,但监理企业的经营成本却已大幅上升。众多监理企业面临着收费标准不断下滑的压力,在市场竞争中艰难求存。 二、取费降低原因剖析 (一)取费标准变革影响 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等相关政策出台后,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机制。此变革初衷在于打破原有僵化的定价模式,期望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促使企业依据自身成本、服务质量与市场需求灵活设定监理费用,从而激发行业活力与创新动力,推动监理服务走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道路。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却出现了巨大落差。
一、工程监理取费现状
当前,工程监理取费呈现出持续走低的趋势,这一现象在建筑行业内已引发广泛关注。据相关数据显示,平均监理费已经下降至项目投资额的1%,与政府指导价取费时期相比,普遍下浮超过30%,但监理企业的经营成本却已大幅上升。众多监理企业面临着收费标准不断下滑的压力,在市场竞争中艰难求存。
二、取费降低原因剖析
(一)取费标准变革影响
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放开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15〕299号)等相关政策出台后,建设项目专业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机制。此变革初衷在于打破原有僵化的定价模式,期望通过市场的无形之手,促使企业依据自身成本、服务质量与市场需求灵活设定监理费用,从而激发行业活力与创新动力,推动监理服务走向多元化、优质化发展道路。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却出现了巨大落差。 在实际市场环境中,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引导与规范机制,竞争迅速陷入无序状态。 监理取费标准在市场的自由调节过程中完全偏离了政策预期轨道。非但未能借助市场力量实现合理上升,反而如同失去刹车控制的列车,持续加速下滑。
(二)市场竞争因素
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监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量的剧增使得市场竞争趋于白热化。据统计,截止2023年全国共有监理企业19717家,是2007年时6043家的3.3倍。监理企业为了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项目合同,往往不惜压低收费价格,展开激烈的价格大战,进而导致监理取费整体水平逐渐走低。
(三)业主认知偏差
一方面,部分项目业主对工程监理于项目建设所蕴含的关键价值与核心意义缺乏深度理解。他们仅仅狭隘地把监理工作视作普通的监督检查活动,全然忽略了监理在专业技术引领、质量精准把控、风险提前预警以及协调统筹等多维度的深度服务属性与内涵。这种浅层次的认知偏差直接致使业主在设定监理费用时,倾向于刻意压低价格,对于高品质监理服务理应匹配的合理报酬持抵触态度,不愿为之买单。
另一方面,部分项目业主(尤其是国有项目业主,由于担忧后续审计环节出现问题)常常把已招标项目的最低监理费率当作新项目挂标的参照标准。如此一来,随着部分业主在挂标控制价方面持续地下探突破,使得新项目监理费挂标价陷入一种恶性的“逐底竞赛”,毫无底线可言,不断刷新低价纪录,严重扰乱了监理市场的正常取费秩序与价格体系。
(四)行业乱象干扰
监理行业内部存在的资质挂靠、业务转包分包等违规现象,犹如毒瘤般侵蚀着市场的健康肌体。一些不具备实力与资质的企业或个人,通过挂靠正规企业的方式参与项目投标,为获取项目,常常以极低的报价扰乱市场正常秩序。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使得那些依法依规经营的正规监理企业,也不得不被迫降低取费标准,以维持自身在市场中的份额与生存空间。
三、已产生的后果分析
(一)监理企业发展困境
监理费用的持续降低,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微薄的利润使得企业难以有充足的资金用于自身的长远发展规划,如扩大企业规模、更新先进的监理设备、开展员工专业技能培训等。长此以往,企业在技术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方面举步维艰,逐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丧失优势,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二)人才流失与行业素质下滑
低收费状况直接映射到企业的薪酬体系上,难以提供具有竞争力与吸引力的薪酬待遇,成为监理企业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一大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大量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人才纷纷选择离开监理行业,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而企业内部现有人员由于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培训支持,其专业知识更新缓慢,实践经验积累不足,导致整个监理行业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行业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削弱了行业在工程建设领域的专业影响力。
(三)监理工作质量打折
为应对收费降低带来的成本压力,监理企业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例如,减少施工现场监理人员的配备数量,导致监理工作难以做到全面覆盖与实时监控;压缩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影响了监理工作的深度与广度开展。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监理工作在工程质量把控、施工进度监督、安全隐患排查等关键环节上发挥的作用受限。
(四)市场秩序混乱不堪
低取费现象在监理招投标市场中引发了一系列恶性竞争行为。一方面,业主利用自身的主导地位,在招标过程中过度压低监理费用标底,迫使投标企业在低价甚至低于成本的基础上参与竞争;另一方面,监理企业为了生存,不惜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竞相压低报价抢标。此外,资质挂靠等违规行为在低价环境下愈发猖獗,进一步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原则,扰乱了市场的正常运行秩序,阻碍了监理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潜在后果展望
(一)工程质量与安全隐忧加剧
倘若监理取费持续维持在低位水平甚至进一步下滑,监理企业的生存压力将愈发沉重。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企业极有可能为了降低成本而进一步削减监理服务的投入,包括减少专业人员的派驻、降低监理工作的标准与频率等。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的漏洞增多,安全风险管控的力度减弱,从而使得工程质量事故发生的概率上升。
(二)行业信任危机蔓延
随着监理工作质量的不断下滑,业主以及社会各界对监理行业的信任度将逐渐降低。业主在经历了多次低质量监理服务后,会对监理企业的能力与诚信产生质疑,进而在后续项目中更加谨慎地对待监理服务采购,甚至可能尝试自行组织人员进行工程管理,以替代专业监理服务。这种信任危机的蔓延将使得监理行业在工程建设市场中的地位与作用受到严重削弱,行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与形象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最终可能导致监理行业陷入发展的寒冬。
(三)创新乏力与行业竞争力衰退
持续的低取费困境将使监理企业陷入资金短缺的泥沼,无力投入足够的资源进行新技术、新管理方法以及新服务模式的研发与创新应用。在当今快速发展的建筑行业背景下,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是企业保持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所在。监理行业若因资金匮乏而停滞创新步伐,将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工程建设项目需求,与国际先进监理水平的差距也将逐渐拉大。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内监理行业将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不仅在国际工程监理市场中难以分得一杯羹,甚至在国内市场也可能逐渐被其他新兴的工程管理服务模式所取代,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
五、对策与改进措施
(一)强化政策法规支撑
政府应修订和完善工程监理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监理服务的法定地位、职责范围以及取费计算规则,使监理取费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减少市场争议和不确定性。例如,可依据工程类型、规模、复杂程度、项目工期、监理机构人员配置要求等因素制定取费计算的指导性框架,确保取费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建立严格的执法机制,加强对工程监理市场的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对于恶意压低监理费用的业主以及以不正当手段竞争的监理企业,依法给予处罚,以维护市场的法治秩序。
(二)加强政府监管职能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健全监理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提高监理企业资质审批门槛,确保进入市场的企业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技术装备和人员素质。同时,定期对已取得资质的企业进行复查审核,对已不符合资质条件要求的企业及时清理出市场,保障市场主体的质量。
强化对监理招投标过程的监管,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和评标活动。要求业主在招标时充分考虑监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和成本,合理设定取费标准,并在评标过程中重点审查投标企业的报价合理性、服务方案可行性以及信誉业绩等因素,防止低价中标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情况发生。
(三)提升企业服务水平
监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效能。例如,采用项目管理软件对监理项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制定完善的人才发展战略。一方面,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训投入,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法律法规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鼓励员工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丰富经验和高端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充实企业的人才队伍,为提供优质监理服务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和内容,从传统的施工阶段监理向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转型。除了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控制外,还可提供项目前期策划、投资估算、合同管理、竣工验收及运营维护等一站式服务,增加服务附加值,以差异化服务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合理取费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企业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声誉。通过优质的监理服务,在工程建设领域积累成功案例和良好口碑,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行业标准制定,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权威性,增强业主和社会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促进企业在市场中健康、可持续发展并获得合理的取费回报。
(四)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应积极开展行业调研,深入了解监理企业的经营状况、成本结构以及市场需求变化,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专业建议,推动政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制定行业自律公约,明确监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行为准则,禁止恶意低价竞争、资质挂靠、转包分包等违规行为。对违反公约的企业,协会可采取一定的自律惩戒措施,维护行业的良好秩序。
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技术交流、业务研讨等活动,提升监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政府宜鼓励行业协会通过建立行业人才库、评选先进监理企业、示范项目监理部和优秀监理工程师等方式,树立行业标杆,提高行业整体形象和竞争力。
加强与业主方的沟通协调,通过举办座谈会、研讨会、满意度回访等形式,增进业主对监理行业的理解和信任, 加大对监理行业的正面宣传, 促进监理服务合理取费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