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未形,空间显影: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奔放的钥匙
2024年12月18日 09:38:53
只看楼主

来源:CA当代建筑

|

作者:褚冬竹

建筑正立面全景     建筑鸟瞰   “使江水兮安流”,屈原在《九歌·湘君》诗篇中借湘夫人之口,对长江的祈祷竟成预言。2300年后,在屈原故里秭归,穿越三峡奔涌而出的长江水,在2335 m长、181 m高的巨构大坝前舒缓静稳,平阔如镜。作为保护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世界综合规模最大功能最多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正在为我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大坝拦江雄立的背后,饱含着数以百万计库区人民的艰辛与情感。


建筑正立面全景  
 
建筑鸟瞰  
“使江水兮安流”,屈原在《九歌·湘君》诗篇中借湘夫人之口,对长江的祈祷竟成预言。2300年后,在屈原故里秭归,穿越三峡奔涌而出的长江水,在2335 m长、181 m高的巨构大坝前舒缓静稳,平阔如镜。作为保护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世界综合规模最大功能最多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正在为我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大坝拦江雄立的背后,饱含着数以百万计库区人民的艰辛与情感。  

由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远眺三峡大坝

1 回首

1992年12月28日,随着三峡工程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贵店村挖下“第一铲”,库区移民工作旋即启动。因大坝蓄水需搬迁沿江277个乡镇,离大坝选址最近的秭归县首先被确定为三峡移民工作试点,共搬迁9.8万人,为湖北之最。2002年3月24日14时30分,在秭归老城归州镇成功进行了二期移民清库第一次拆除爆破。次年6月10日22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至坝前水位135 m,拥有千年历史的归州古镇没入江底,成为三峡工程中首个被淹没的县城。

三峡移民工作跨越世纪交替。从1993年正式实施到2009年四期移民结束,三峡移民共历时17年,耗资330多亿人民币,累积搬迁安置移民131万人 ,涉及淹没地域之广,移民人数之多,开创人类文明史、水利建设史上大规模工程移民的记录。其中,湖北涉及秭归、夷陵、兴山、巴东4个县城,31个集镇,256个村,搬迁移民26万人。

建设场地、三峡大坝、淹没老城的轴线关联  
百万三峡移民深明大义,在移民实践中充分发挥以国家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国家”的精神,创造了人类水利工程移民史上空前的奇迹,并孕育出以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 为主要内容的三峡移民精神,是新时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财富。为纪念三峡移民壮阔事件,牢记奉献历史,弘扬舍身为国的崇高精神,全方位展示当代湖北移民建设新风貌,相关部门决定在湖北新建一处以三峡移民精神为展示核心的新博物馆,推进对物质遗产的保护、教育功能的拓展、文化脉络的续接、移民精神的传承,实现湖北三峡库区经济、文化的长远发展。  

建筑与城市

宜昌市秭归县位于三峡大坝坝区库首,首批移民大搬迁于1995年在秭归县向家店村拉开序幕,因此秭归县见证了三峡移民的开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秭归县占湖北省三峡坝库区移民淹没实物指标的53%,也是三峡移民重大事件中受影响最大的主体。经多方论证研究,博物馆最终落子于秭归。秭归县也为博物馆建设提供了最佳场所——滨湖路北侧与木鱼岛相接位置,可清晰眺望三峡大坝——仅3500 m之遥。      

由博物馆远眺三峡大坝

2 显影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面对如此厚重的重大事件、空间优越的建设选址,建筑设计生成过程也成为了一次难得求索 。建筑作为和使用者、文脉、环境及自身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当代(及其未来的)建筑设计明显带有现代科学中的“非线形”特点,即从问题的起点到终点全过程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推演与评价、分析与筛选过程,显然不能用线形的“因果关系”来获取事物间的深层次联系。 [1] 在设计对象丰厚的精神内涵面前,具体形式的出发点与表达方式更应谨慎和含蓄。宜昌地处渝鄂咽喉,是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地。设计前期研究过程中,有关部门也有将博物馆设计“需体现巴楚风貌、与屈原祠协调”等要求和期待。但若以某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建筑形式参照,从“形式到形式”的外在描摹只会在与精神深度要求南辕北辙。作为中国当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三峡移民重大事件反映着当代国之重器建设精神与成就,那么建筑空间与形式语言的基础首要应具备“当代性”。

1837年,路易·达盖尔 将感光过的镀银铜板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显影、定影,将拍摄对象形态捕获并固定于某种形式。这个从对象到图像的技术过程,至今影响着我们感知世界获得信息的方式。面对一次长达30年的国家工程移民、安置、发展的过程及国家精神的群体体现,如何实现从事件对象到形式显现的转换历程?与摄影术不同,此时我需要面对的显影结果,并非在二维平板载体上的“图像”,而必须是一处因循“场所”而生的“空间”,再由空间确定出应有的“形态”。总思路厘清后,设计由模糊到清晰,由精神到形式,便如显影成像般逐渐明晰。有关于空间、形态的操作都最终指向了场所与历史,成为确定形式(从“显影”到“定影”)的关键。

空间关系模型研究  

由“故土”向“异乡”的迁徙,形成“此地”与“彼处”遥相对望的立场与状态,是大规模移民面对的一组基本关系。进一步探究,相较于历史上其他大规模移民,三峡移民有其特殊性 [2-3] 。如何展示在国家利益面前移民工作的艰辛历程、精神内涵和制度优势,更凸显三峡库区百姓离开栖居故土,在异乡新园扎根,逐步发展起更高质量的新生活,须通过空间关系(而非具体风格形态)来展示这一事件,并在路径流动上烘托出“由历史走向未来”,“由艰辛走向光明”的氛围基调,成为设计推演的关键思路与目标意象。

原归州镇平面图与博物馆总图叠合分析(非等比例)  

显然,仅抓住这样的关系并不能完全让空间“定形”,建设场地周边关系亦极不规则。如何进一步固化基本的图底关系?此时,一条冥冥中既有的场所轴线关系浮现并产生了关键作用:在地图上,若将三峡大坝、建设场地及已沉入库底的归州古镇连接,会发现它们竟几乎共在一条长度约33 km的地理轴线上。三峡工程、因三峡工程而产生的水下老城、数万移民安置工作,到如今的博物馆建设,被这一条等待许久的隐含直线瞬间串接了起来 ,形成贯穿始终、指导设计,却又不拘泥具体形态的重要逻辑动力。


建筑空间关联草图(褚冬竹)

3 演物

设计自然推演,用 “连、分、沉、迁、升” 五步来定影空间。从骨架到布局,从整体到局部,从精神到形式,建筑影像开始清晰呈现。

连—— 以基本轴线作布局起点,轴线向两端延伸,一端遥指原归州古镇,另一端连接三峡大坝,为强调轴线在两个方向的延伸性,建筑中心在轴线位置空透留白,形成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跨越。

分—— 依据穿透建筑的轴线,整体分解为两个看似隔离的组团,分别赋予了“故土”和“新园”含义,同时针对不规则用地边界,采用灵活空间布局,轴线两侧入口门厅、出口尾厅独立相对布置,形成“双厅相望”的格局。

沉—— 由入口门厅进入,为加强流线体验和氛围营造,契合三峡库区山地人居环境特征,“故土”部分展区随流线逐步向下,围绕光庭进入地下一层,并在水下故土(归州古镇)展区达到情绪高点。

迁—— 故土与新园两个组团之间由“迁徙之廊”连接,意指三峡移民迁徙之路,重现三峡移民事件的行为特征与空间情感。廊道是观展流线的必经之路,通透简洁,阳光倾泻入内,指引着观展者从远去故土开始走向希望和光明。

升—— 由迁徙之廊进入“新园”展区,逐步攀升。自然光明显增多并以多种方式引入。爬升至二层,在多个室内外环境观看三峡大坝,将历史过往与眼前的世纪工程直接联系,通过空间场景的营造与俯瞰,唤起关于故土怀念情感的升华。


 
建筑鸟瞰  

主入口大厅(效果图)  

内部流线与空间示意图

主要参观流线三维关系

迁徙长廊

建筑局部鸟瞰

三维模型研究

为更纯粹地表达精神力量,在形式方面采用两极分离的策略——一方面强化建筑形体、空间、材质的现代性,与具象传统建筑风格适度拉开距离;另一方面,结合博物馆性质需求,强化“形”与“物”背后的精神寓意,并将寓意本身的解读演绎于更为含蓄的层次。通过更细致的形式语言把各类“物”的存在赋予更多值得记忆的内容。

 
博物馆与公共空间  

门与殿 ——屈原曾留下“四方之门,其谁从焉”的天问名篇。“门”对于秭归的意义,自此发端。“孤城更喜天门辟,举首常瞻叔度名” 。生活于峡江峻岭的百姓,更知“门”与“四方通达”的联系与意义。设计借主轴线之势新立“三峡之门”。抬头仰望,大门顶部有着一条宽1.8 m间隙,两侧建筑镜像相对。关乎自然,向三峡致敬,数亿年前江水劈开崇山改道向东,由此诞生峡江奇景;关乎人文,唤起观者对水下故土的追忆感怀——新园与故土对话,看得到,触不到。同时,以图底反转的手法,在三峡之门内隐喻但清晰嵌入虚空且抽象的“巴楚心殿”,其比例、形式参照湖北三峡库区若干重要历史建筑遗产,提炼其共性,以现代构件的层叠、遮挡形成若有若无、若似不似的空间剪影。这是一个立体、虚空的“殿堂”,立足于中轴线前广场核心是感受这“殿堂”轮廓的最佳观赏点。门后的连片青山成为观者分辨“殿堂”轮廓的理想“底图”    


“三峡之门 与三峡大坝

巴楚心殿示意
 

作为对望意象的三峡之门,为保证中轴两侧的结构独立,要实现大空间内双边各悬挑13.7 m,在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座中锚入钢结构水平桁架和悬挑桁架的组合结构,以解决复杂的受力的问题。水平桁架为纵向悬挑桁架提供了必需的支座约束条件和水平稳定,其与悬挑桁架互为约束,具有较高的安全冗余度,并保证在各种工况组合下,结构的强度及挠度满足规范和视觉要求。

“三峡之门”建设过程  

“三峡之门”  

水与光 ——水是三峡之魂、水利之基,更是数百万峡江儿女的生活根本。光能塑造空间,也可变幻情绪。设计从外部环境、建筑细节、展示方式等多个方面综合性地加强与水、光的关联。外部镜面浅水映射出建筑形态,水下古城地图若隐若现。三峡之门下,凭栏远眺三峡大坝时,由栏板下方的狭长开口喷涌水体,形成与远处巨构工程遥相呼应的动态小景,将建筑景观与水利工程意象一体呈现。内部空间中,为唤起人们对故土的直接感怀,为移民后代营造传承记忆,设置“水下故土”场景,以归州古镇为原型,将城门、牌坊、街巷、石阶等场景元素重组,浸没于约800 m3的水中展厅,呈现三十年前的生活场景记忆。自然光穿透入水下故土,经过室外景观水景、内部蓄水的两次折射,为老城一角的表面罩上了一层轻柔摇曳,略带神秘的光,使情绪中又能感知希望。沧桑老城承载着峡江儿女的乡愁记忆,成为“最令人动容” [4] 的一幕。观展结束前,在尾厅一侧,设置通透咖啡厅嵌入整体体量,为观展者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在敞亮环境中观看城市、远眺大坝。在三峡之门顶部,光从缝隙间直接投射地面,将轴线指向以特有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完成空间整体的最终一步。

“三峡之门”的缝隙与光影  

“水下故土”展厅设计

自然光引入示意图

“水下故土”展厅

为提供尽可能多的室外活动场所,在保证轴线两侧展陈空间完整性的基础上,利用二层建筑体量的局部掏空、下沉、连接,形成屋顶院落、平台、台阶的空间交互,创造多种与大坝的对望的同时,也提供了多义的运营场所。在观展流线的末尾,在水边室内、室外分别嵌入两块轻透的玻璃体,在水池、游墙、木质地面的纵横交织中营造一片半隐的 “归园”,本意在其中营造一方传统山水园林,供全程结束后的休憩与静思。      

二层屋面的休闲公共区        

“归园”与主体建筑  

外立面选取具有粗砺感的拉槽GRC外墙装饰板,色彩上选择更为温润平静的米灰白,立面雕刻竖向斩假槽口,以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三峡天堑、纤夫磨砺的意向,联想饱经江水冲刷的岁月质感。建筑左右两侧靠近行人尺度的归园游墙和长梯斜墙,则试图用木纹清水混凝土保留建造的过程痕迹,弱化其过于坚硬的界面感,用木纹雕刻沧桑。

建筑与环境

4 凝望

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终身痴情于中国山川地理的郦道元无法想象的是,在他发出感叹后的千年,三峡会迎来更值得惊赞的大江截流、百万移民壮举。每一种地理学解释,都基于“人类和其他生命形式共建家园的载体”,“隐含着对人性意义的假设” [5] 。历史的广阔与复杂更极大地超越了个人的体验与视域 [6] 。回望历史,国家决定兴建三峡工程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利大于弊”  [7] 。无论从政治、经济、文化还是从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生态学等方面来看,三峡工程都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在“利”与“弊”的交织中,整体与局部的不同角度可能形成差异悬殊的立场。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国家的利益、小家的不舍,若这样的宏大与微小关联真实发生于每个人之上时,便再也不能以旁观者的心态和立场去理性分析和自我创造。因此,自设计初始,便将这份情感融入其中,通过访谈、倾听、搜集、阅读,从具体的移民家庭到当年从事移民工作的干部,从文献到实物,从重庆到湖北,逐步实现了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立场转换和心路迁徙。  

水体与建筑  

在这座改变地理特性和历史发展的世界级水利工程面前,在上百万个移民家庭、后代的真实生活面前,完成一座博物馆的设计,我们的付出可谓短暂且微小。而这样的微小却承载着“再现三峡移民长达30年的大搬迁、大建设、大发展恢宏历程” [4] 的任务和希望。此时,空间本身已成为凝固、提炼、精神传承的显影媒介,让时光流逝过后依然能有机会唤起那些可能淡出的记忆。

“三峡之门”与周围环境  
某一天,建筑定会老旧,可能被更新或改变,但希望它诞生之初便融于其中的精神还将承载下去,一直都在。或屹于滚滚东逝的江水之畔,或藏于拾级而上的古道尽头,望侧畔千帆,守万家灯火。      

建筑局部鸟瞰夜景

尾厅外一隅  

建筑局部细节

水上会议室与尾厅休闲空间

建筑细部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横向剖面图

纵向剖面图

大样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业  主 |  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秭归县紫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址 |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设计单位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工作室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 |  2.44  h

建筑面积 |  13  000  ㎡

结构形式 |   钢结构( “三峡之门”部分)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他)

建筑层数 |  6层

设计总负责 |  褚冬竹

设计团队 |  喻焰,邓宇文(在校生),何瀚翔(在校生),阳蕊(在校生),顾明睿(在校生)等(

施工图设计 |  梁路,史红梅,周桦(建筑); ,罗李波(含室内精装方案); 王七林,崔艳(结构); 龙莉萍,李林(钢结构); 韩治国,王俊斌(幕墙); 赵颖,潘芸芸(供排水); 王代兵,卢芊(暖通); 张林,张思杨(电气); 郭书亮(装饰照明)

设计时间 |  2018年—2020年

建成时间 |  2024年

摄  影 |  三棱镜,如果视觉



注释

①  至四期移民工程结束,重庆、湖北总搬迁人口达129.64万人(加上坝区搬迁人口1.36万人,三峡工程搬迁总人口131万人)。

② 摘自屈原《天问》。  
③  前期设计过程相对较长,不仅包含多方案比较,其间更经历了选址位置的重要变化,由于用地条件差异甚大,基于最初选址的初步设计成果不得不放弃,设计团队也以另一种方式经历了“迁移”与“不舍”的情感。  
④  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Daguerre,1787—1851年),法国发明家、艺术家和化学家,原为舞台背景画家,后发明达盖尔银版法(又称达盖尔摄影法)。  
⑤  三峡移民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移民类型,三峡移民属工程性移民,大多为因国家需要而产生的非自愿性移民;二是移民时限,三峡工程有着严格的建设规划和截流蓄水实施计划,相关移民必须在规定时限前撤离原住地;三是移民范围,移民安置的各地区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四是隶属关系,三峡移民是由国家统一部署和统筹规划,涉及国家、地方政府以及移民三方面关系的协调与考验。  
⑥  这条由建筑设计确定的轴线,在后来的周边地块建筑布局过程中,被进一步强化下来。  
⑦  明万历已酉年,归州知州张尚儒为分流江水,航运安全,组织人力在江心雷鸣洞下游开凿长七丈五、宽七丈、高二丈六的巨大漕口,并在漕口两壁题诗。  
⑧ 设计过程中建筑背景为一片未建设山体,但实施建设阶段,周围环境的快速改变,地产项目和仿古文旅项目在周边新建起来。  
⑨  摘自郦道元《水经注·三峡》。  
⑩  摘自《汉书》卷九(纪 第九)《元帝纪》。  


参考文献

[1] 褚冬竹. 可持续建筑设计生成与评价一体化机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2] 彭豪祥,冯耕耘. 三峡移民社会适应性研究[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5.  
[3] 罗元华,乔建平. 水利工程移民问题与政策[J] 科学新闻, 2003 (11):40-41.  
[4] 金凌云,周泉,郭启超,等. 三峡移民博物馆厚重开馆——这一眼,望不尽峡江故土30年[N]. 湖北日报 2024-6-27(13).  
[5] 安·布蒂默. 地理学与人文精神[M]. 左迪,孔翔,等译.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6] 巫怀宇. 大地上的尺规:历史、科学与艺术的现代哲学剖析[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  
[7] 岳非丘. 安民为天——三峡工程百万移民的历史启示[M]. 重庆: 重庆出版社,2007.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