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正立面全景 建筑鸟瞰 “使江水兮安流”,屈原在《九歌·湘君》诗篇中借湘夫人之口,对长江的祈祷竟成预言。2300年后,在屈原故里秭归,穿越三峡奔涌而出的长江水,在2335 m长、181 m高的巨构大坝前舒缓静稳,平阔如镜。作为保护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世界综合规模最大功能最多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正在为我国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巨大贡献。而大坝拦江雄立的背后,饱含着数以百万计库区人民的艰辛与情感。
由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远眺三峡大坝
1 回首
1992年12月28日,随着三峡工程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杨贵店村挖下“第一铲”,库区移民工作旋即启动。因大坝蓄水需搬迁沿江277个乡镇,离大坝选址最近的秭归县首先被确定为三峡移民工作试点,共搬迁9.8万人,为湖北之最。2002年3月24日14时30分,在秭归老城归州镇成功进行了二期移民清库第一次拆除爆破。次年6月10日22时,长江三峡工程蓄水至坝前水位135 m,拥有千年历史的归州古镇没入江底,成为三峡工程中首个被淹没的县城。
三峡移民工作跨越世纪交替。从1993年正式实施到2009年四期移民结束,三峡移民共历时17年,耗资330多亿人民币,累积搬迁安置移民131万人 ① ,涉及淹没地域之广,移民人数之多,开创人类文明史、水利建设史上大规模工程移民的记录。其中,湖北涉及秭归、夷陵、兴山、巴东4个县城,31个集镇,256个村,搬迁移民26万人。
建筑与城市
由博物馆远眺三峡大坝
2 显影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② 面对如此厚重的重大事件、空间优越的建设选址,建筑设计生成过程也成为了一次难得求索 ③ 。建筑作为和使用者、文脉、环境及自身系统有着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当代(及其未来的)建筑设计明显带有现代科学中的“非线形”特点,即从问题的起点到终点全过程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推演与评价、分析与筛选过程,显然不能用线形的“因果关系”来获取事物间的深层次联系。 [1] 在设计对象丰厚的精神内涵面前,具体形式的出发点与表达方式更应谨慎和含蓄。宜昌地处渝鄂咽喉,是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地。设计前期研究过程中,有关部门也有将博物馆设计“需体现巴楚风貌、与屈原祠协调”等要求和期待。但若以某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建筑形式参照,从“形式到形式”的外在描摹只会在与精神深度要求南辕北辙。作为中国当代史上的重要篇章,三峡移民重大事件反映着当代国之重器建设精神与成就,那么建筑空间与形式语言的基础首要应具备“当代性”。
1837年,路易·达盖尔 ④ 将感光过的镀银铜板浸泡在加热的盐水中显影、定影,将拍摄对象形态捕获并固定于某种形式。这个从对象到图像的技术过程,至今影响着我们感知世界获得信息的方式。面对一次长达30年的国家工程移民、安置、发展的过程及国家精神的群体体现,如何实现从事件对象到形式显现的转换历程?与摄影术不同,此时我需要面对的显影结果,并非在二维平板载体上的“图像”,而必须是一处因循“场所”而生的“空间”,再由空间确定出应有的“形态”。总思路厘清后,设计由模糊到清晰,由精神到形式,便如显影成像般逐渐明晰。有关于空间、形态的操作都最终指向了场所与历史,成为确定形式(从“显影”到“定影”)的关键。
由“故土”向“异乡”的迁徙,形成“此地”与“彼处”遥相对望的立场与状态,是大规模移民面对的一组基本关系。进一步探究,相较于历史上其他大规模移民,三峡移民有其特殊性 ⑤ [2-3] 。如何展示在国家利益面前移民工作的艰辛历程、精神内涵和制度优势,更凸显三峡库区百姓离开栖居故土,在异乡新园扎根,逐步发展起更高质量的新生活,须通过空间关系(而非具体风格形态)来展示这一事件,并在路径流动上烘托出“由历史走向未来”,“由艰辛走向光明”的氛围基调,成为设计推演的关键思路与目标意象。
显然,仅抓住这样的关系并不能完全让空间“定形”,建设场地周边关系亦极不规则。如何进一步固化基本的图底关系?此时,一条冥冥中既有的场所轴线关系浮现并产生了关键作用:在地图上,若将三峡大坝、建设场地及已沉入库底的归州古镇连接,会发现它们竟几乎共在一条长度约33 km的地理轴线上。三峡工程、因三峡工程而产生的水下老城、数万移民安置工作,到如今的博物馆建设,被这一条等待许久的隐含直线瞬间串接了起来 ⑥ ,形成贯穿始终、指导设计,却又不拘泥具体形态的重要逻辑动力。
建筑空间关联草图(褚冬竹)
3 演物
设计自然推演,用 “连、分、沉、迁、升” 五步来定影空间。从骨架到布局,从整体到局部,从精神到形式,建筑影像开始清晰呈现。
连—— 以基本轴线作布局起点,轴线向两端延伸,一端遥指原归州古镇,另一端连接三峡大坝,为强调轴线在两个方向的延伸性,建筑中心在轴线位置空透留白,形成空间与时间上的双重跨越。
分—— 依据穿透建筑的轴线,整体分解为两个看似隔离的组团,分别赋予了“故土”和“新园”含义,同时针对不规则用地边界,采用灵活空间布局,轴线两侧入口门厅、出口尾厅独立相对布置,形成“双厅相望”的格局。
沉—— 由入口门厅进入,为加强流线体验和氛围营造,契合三峡库区山地人居环境特征,“故土”部分展区随流线逐步向下,围绕光庭进入地下一层,并在水下故土(归州古镇)展区达到情绪高点。
迁—— 故土与新园两个组团之间由“迁徙之廊”连接,意指三峡移民迁徙之路,重现三峡移民事件的行为特征与空间情感。廊道是观展流线的必经之路,通透简洁,阳光倾泻入内,指引着观展者从远去故土开始走向希望和光明。
升—— 由迁徙之廊进入“新园”展区,逐步攀升。自然光明显增多并以多种方式引入。爬升至二层,在多个室内外环境观看三峡大坝,将历史过往与眼前的世纪工程直接联系,通过空间场景的营造与俯瞰,唤起关于故土怀念情感的升华。
内部流线与空间示意图
主要参观流线三维关系
迁徙长廊
建筑局部鸟瞰
三维模型研究
为更纯粹地表达精神力量,在形式方面采用两极分离的策略——一方面强化建筑形体、空间、材质的现代性,与具象传统建筑风格适度拉开距离;另一方面,结合博物馆性质需求,强化“形”与“物”背后的精神寓意,并将寓意本身的解读演绎于更为含蓄的层次。通过更细致的形式语言把各类“物”的存在赋予更多值得记忆的内容。
门与殿 ——屈原曾留下“四方之门,其谁从焉”的天问名篇。“门”对于秭归的意义,自此发端。“孤城更喜天门辟,举首常瞻叔度名” ⑦ 。生活于峡江峻岭的百姓,更知“门”与“四方通达”的联系与意义。设计借主轴线之势新立“三峡之门”。抬头仰望,大门顶部有着一条宽1.8 m间隙,两侧建筑镜像相对。关乎自然,向三峡致敬,数亿年前江水劈开崇山改道向东,由此诞生峡江奇景;关乎人文,唤起观者对水下故土的追忆感怀——新园与故土对话,看得到,触不到。同时,以图底反转的手法,在三峡之门内隐喻但清晰嵌入虚空且抽象的“巴楚心殿”,其比例、形式参照湖北三峡库区若干重要历史建筑遗产,提炼其共性,以现代构件的层叠、遮挡形成若有若无、若似不似的空间剪影。这是一个立体、虚空的“殿堂”,立足于中轴线前广场核心是感受这“殿堂”轮廓的最佳观赏点。门后的连片青山成为观者分辨“殿堂”轮廓的理想“底图” ⑧ 。
“三峡之门 ” 与三峡大坝
作为对望意象的三峡之门,为保证中轴两侧的结构独立,要实现大空间内双边各悬挑13.7 m,在整体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底座中锚入钢结构水平桁架和悬挑桁架的组合结构,以解决复杂的受力的问题。水平桁架为纵向悬挑桁架提供了必需的支座约束条件和水平稳定,其与悬挑桁架互为约束,具有较高的安全冗余度,并保证在各种工况组合下,结构的强度及挠度满足规范和视觉要求。
水与光 ——水是三峡之魂、水利之基,更是数百万峡江儿女的生活根本。光能塑造空间,也可变幻情绪。设计从外部环境、建筑细节、展示方式等多个方面综合性地加强与水、光的关联。外部镜面浅水映射出建筑形态,水下古城地图若隐若现。三峡之门下,凭栏远眺三峡大坝时,由栏板下方的狭长开口喷涌水体,形成与远处巨构工程遥相呼应的动态小景,将建筑景观与水利工程意象一体呈现。内部空间中,为唤起人们对故土的直接感怀,为移民后代营造传承记忆,设置“水下故土”场景,以归州古镇为原型,将城门、牌坊、街巷、石阶等场景元素重组,浸没于约800 m3的水中展厅,呈现三十年前的生活场景记忆。自然光穿透入水下故土,经过室外景观水景、内部蓄水的两次折射,为老城一角的表面罩上了一层轻柔摇曳,略带神秘的光,使情绪中又能感知希望。沧桑老城承载着峡江儿女的乡愁记忆,成为“最令人动容” [4] 的一幕。观展结束前,在尾厅一侧,设置通透咖啡厅嵌入整体体量,为观展者提供休息场所的同时,在敞亮环境中观看城市、远眺大坝。在三峡之门顶部,光从缝隙间直接投射地面,将轴线指向以特有的方式呈现出来,成为完成空间整体的最终一步。
“水下故土”展厅设计
自然光引入示意图
“水下故土”展厅
外立面选取具有粗砺感的拉槽GRC外墙装饰板,色彩上选择更为温润平静的米灰白,立面雕刻竖向斩假槽口,以历史中真实存在过的三峡天堑、纤夫磨砺的意向,联想饱经江水冲刷的岁月质感。建筑左右两侧靠近行人尺度的归园游墙和长梯斜墙,则试图用木纹清水混凝土保留建造的过程痕迹,弱化其过于坚硬的界面感,用木纹雕刻沧桑。
建筑与环境
4 凝望
在这座改变地理特性和历史发展的世界级水利工程面前,在上百万个移民家庭、后代的真实生活面前,完成一座博物馆的设计,我们的付出可谓短暂且微小。而这样的微小却承载着“再现三峡移民长达30年的大搬迁、大建设、大发展恢宏历程” [4] 的任务和希望。此时,空间本身已成为凝固、提炼、精神传承的显影媒介,让时光流逝过后依然能有机会唤起那些可能淡出的记忆。
建筑局部鸟瞰夜景
建筑局部细节
水上会议室与尾厅休闲空间
建筑细部
项目图纸
地下一层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横向剖面图
纵向剖面图
大样图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 湖北三峡移民博物馆
业 主 | 秭归县文化和旅游局,秭归县紫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地址 |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设计单位 |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褚冬竹工作室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地面积 | 2.44 h ㎡
建筑面积 | 13 000 ㎡
结构形式 | 钢结构( “三峡之门”部分)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他)
建筑层数 | 6层
设计总负责 | 褚冬竹
设计团队 | 喻焰,邓宇文(在校生),何瀚翔(在校生),阳蕊(在校生),顾明睿(在校生)等( 方 案 )
施工图设计 | 梁路,史红梅,周桦(建筑); 宁 睿 ,罗李波(含室内精装方案); 王七林,崔艳(结构); 龙莉萍,李林(钢结构); 韩治国,王俊斌(幕墙); 赵颖,潘芸芸(供排水); 王代兵,卢芊(暖通); 张林,张思杨(电气); 郭书亮(装饰照明)
设计时间 | 2018年—2020年
建成时间 | 2024年
摄 影 | 三棱镜,如果视觉
注释
① 至四期移民工程结束,重庆、湖北总搬迁人口达129.64万人(加上坝区搬迁人口1.36万人,三峡工程搬迁总人口131万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