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应无人驾驶技术重塑城市街道空间? 问题类型: 工程技术难题 推荐者: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如何因应无人驾驶技术重塑城市街道空间?
问题类型: 工程技术难题
推荐者: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 刘泉,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规划师、高工
问题描述
交通运输构成了大部分文明的基础,而汽车是支配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无人驾驶汽车或称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正在快速发展,部分研究预计,无人驾驶汽车将于2040-2050年左右在世界各大城市形成推广应用。
城市规划应该更加充分地考虑无人驾驶技术的影响,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但目前,基于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视角对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研究并不充分。
由于无人驾驶技术尚不成熟,同时可能对城市及社会发展影响十分巨大,有必要基于一系列假设基础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如充分关注L2-L5无人驾驶的不同等级、主动式或网联式无人驾驶的不同模式、无人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非机动车及行人的不同路权关系等趋势变化,在考虑无人驾驶技术与传统小汽车长期并存的情况下,同时结合其他方面交通技术的进步对城市街道空间的影响,进行不同场景的条件设定,推演城市街道空间的适应性重塑技术。
因应无人驾驶技术,针对城市街道空间,提出以下重点问题:
1
街道空间的形态范式的问题: 因应无人驾驶技术,街道空间如何演化?路权如何划分?如何结合城市生活方式变化推动街道空间的重塑?如何组织新型的土地利用与交通组织的协同关系?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2
相关配套的法规机制的问题: 无人驾驶技术对现有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市政设施等领域的规范标准将形成挑战。基于现有交通市政设计规范和标准,需要梳理可以沿用、需要修改补充以及需要重构的内容,将理论研究与应用相结合,融合现行交通规划编制与实施机制进行创新探讨。
3
应用场景的问题及评价和分析: 智慧技术、街道生活方式创新相结合带来的街道空间场景的创新,这些新的变化将对城市街道形成新的影响,带来新的问题。因此,需要针对必要的技术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对街道空间场景创新的模式提出设想,并开展场景评价和分析,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价值。
问题背景
交通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们生活及城市的建设模式和空间布局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城市的发展建设与汽车的发明和普及密不可分。汽车在城市层面、国家层面乃至整个世界层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汽车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方面,是塑造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关系的重要因素。 基于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程来看,从最初的步行与马车为主,到汽车出现之后将行人驱赶到道路两侧的人行道,再到逐步提升车行道路的速度并形成更加专业化的人车分离,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经历过汽车与街道空间逐步适配的过程。街道设计与交通工具的演变密切相关,在无人驾驶汽车出现以后,汽车与街道空间的关系将再次经历一个新的转变过程。
目前,面向未来的智慧街道空间设计设想中,汽车路权进行收缩,街道空间更多被还给行人,建设更加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和设计原则。但街道具体将如何演变?形成哪些范式?如何塑造新的人车关系,依然缺少深入的研究。 如何因应无人驾驶技术重塑城市街道空间,将对未来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最新进展
面向未来的智慧街道空间设计设想中,汽车的路权进行收缩,街道空间更多被还给行人, 建设更加充满活力的街道空间 似乎成为一种普遍的共识和设计原则,甚至成为一种信条。
无人驾驶技术带来机动车占用道路资源的减少,车行路缩窄,人行空间增加,街道品质、车行效率与交通安全均得到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有望促进交通安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停车空间、街道回归给人行、城市布局更加灵活等变化。 引入无人驾驶汽车总体上有利于城市步行网络与绿色廊道的重建,推进城市公共领域重塑与日常生活回归。
相关概念性的设计已经在加拿大多伦多滨水区、日本丰田未来之城(或称编织城市,Woven City)、我国雄安新区等地进行了创新探索,我国深圳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等地针对无人驾驶制定了专门的法规。但大部分实践处于概念验证阶段,缺少更加深入的空间范式研究,也缺少机制保障方面的探索。
重要意义
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兴起和无人驾驶技术的推动,未来的交通出行和土地利用方式等均会受到巨大影响。当前随着无人驾驶的出现将推动普通汽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应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城市将迎来全新形态,重塑街道空间,展示出新的风貌。
街道虽然是组成城市的空间要素之一,但这个小小的要素却与城市整体价值的发挥密切相关,是关系到土地利用与交通出行能否充分融合发挥作用的关键。因应无人驾驶技术,探索未来城市科学合理的街道空间范式,是塑造未来城市的关键课题之一。特别是针对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宽马路、大街区模式,无人驾驶视角下的街道设计空间形式创新将成为中国城市修正以往街道问题的一次难得契机,也将成为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街道范式的一次重要机遇。
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相关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模板参照,将有利于 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城市,塑造更加人性的街道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