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50179) 【作者简介 】 夏慧君,硕士,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总规划师。 白洪昌,通信作者,硕士,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副院长。 玉智华,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院长。
【基金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50179)
【作者简介 】
夏慧君,硕士,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总规划师。
白洪昌,通信作者,硕士,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副院长。
玉智华,硕士,正高级工程师,株洲市规划测绘设计院规划研究分院院长。
摘 要
针对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的新趋势,提出绿色低碳转型、完善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多领域联动发展、产业智能制造升级的制造工业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策略。同时,以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例,在确定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目标和7大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解析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以期为其他相似地区的规划提供参考。
0 引 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城市发展正处在从“粗放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由“增量突破”向“存量优化”转变的关键时期,城市更加注重布局的调整和品质的提升,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工业城市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推动城市创新升级方面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够完善、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链上下游衔接存在断点,以及创新能力弱、创新投入不足等问题。为了迎接工业4.0浪潮带来的挑战,工业城市应培育创新能力,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发展高科技产业,以降低城市发展对低端制造业的依赖。
株洲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拥有深厚独特的工业历史文化底蕴,是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增长极、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湖南省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的前沿阵地。经过多年的发展,株洲市也患上了传统工业城市的“通病”,出现了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严重、创新驱动不足、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等问题。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推动城市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株洲市提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与“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新组织形式”战略。同时,组织编制了《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突破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转变原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美丽国土空间新格局,以适应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以《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为依据,阐述株洲市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以期为新时期其他工业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实践参考。
1 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的新趋势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深入推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不断加深。
在此背景下,制造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面临以下新趋势:①在碳减排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发展绿色制造是大势所趋,一方面通过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方式等手段,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制造业向循环经济转型,通过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如淄博市以“四老带四新”为抓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业。②面对人口结构老龄化、就业人员高知化发展带来的挑战,城市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在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下,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提升城市对外来人才和本地居民的吸引力,如广州市黄埔区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布了“人才高质量发展30条”。③面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及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利用等工业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推进产业发展用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成为必然选择,如铜陵市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地提出个性化的利用建议,贯彻落实“一地一策”。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区域合作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促进政策协同、产业协同、市场一体化,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如自贡市抓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契机,深度对接区域战略,与川渝多个城市合作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推进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
2 制造工业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的策略
受信息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影响,制造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对空间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对国土空间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土空间规划是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其通过科学规划国土空间,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引导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制造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空间保障。当前,面向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新趋势,制造工业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应对。
2.1 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关键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以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为着眼点,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经济发展的始终。一是要积极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对重化工业的依赖,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极,优先发展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产业;二是推动产业发展从“一枝独秀”向“百花齐放”转变,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2.2 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品质城区
制造工业城市的转型升级应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目标之一,将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打造高品质的城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足感。一是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以人口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水平,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完善社区生活圈的建设,根据当前社区功能复合化的需求,提出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和布局要求,利用社区生活圈补齐公共服务的短板;三是考虑就业人群的实际需求,引导居住用地合理布局,改善职住关系,同时保障政策性住房的供给,促进社会公平。
2.3 优化产业空间,高效利用土地
产业科技创新对国土空间利用提出了新的功能需求,制造工业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应将集约高效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以市场为主导,适应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一是进一步优化、整合产业空间,推进产业向重点园区集聚,引导零星工业用地减量化;二是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淘汰原有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业,腾挪出更多的土地资源以吸纳新型产业,将低效用地再开发与城市更新有机结合。
2.4 多领域联动发展,强化跨区域合作
工业城市在应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一方面应从多个领域联动区域优势资源,促进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交通与服务的协同,具体措施包括4点:①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发展;②基于轨道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引导作用,强化轨道交通的支撑作用,融合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快速轨道交通等,构建通达顺畅的交通网络;③突破技术壁垒,共享区域科研、教育等资源优势,建立科研合作平台,形成创新“共同体”;④以满足区域生产与生活服务需求为目标,织补服务功能,打造高品质可共享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应对接重大国家战略,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与经济水平较发达地区开展深度合作,促进产业的深度对接。
2.5 推进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培育创新力量
创新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城市的创新驱动力不足往往导致其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定位模糊不清。可以说,创新驱动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手。基于此,制造工业城市应以智能制造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生产模式、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创新力度,通过打造产、学、研、用密切结合的纵向创新网络,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落地;另一方面,将创新人才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坚持人才引领战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大科技人才的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力度,通过高端人才的培植为城市发展蓄积能量。
3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目标和发展战略
3.1 任务目标
株洲市作为老牌工业城市,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承担着省、市2个层面的不同任务和目标。在省级层面,株洲市承担着重要的制造和创新核心职能,同时湖南省对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也提出了相关指引,并对株洲市提出了发挥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内陆开放优势,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高地的目标;在市级层面,株洲市确定了“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的总目标。
3.2 发展战略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了底线安全、绿色发展、集约高效、开放协调、智造赋能、魅力宜居、安全韧性等7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图1)。
图1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任务目标与发展战略示意图
(1)底线安全战略。坚持底线思维,守住国土空间安全底线,将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实施严格管理。
(2)绿色发展战略。一是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加快生态修复,促进罗霄山脉、南岭山地、长株潭绿心等生态空间质量的整体提升,增加生物多样性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二是促进生产绿色转型,打造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空间结构。
(3)集约高效战略。结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科学谋划产业空间布局,提升中心城区的发展能级,加速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同时,深度挖潜存量用地,坚持严管严控,用好有限的增量土地资源,稳步提升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和效益,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高效利用。
(4)开放协调战略。一是聚焦长株潭协同,促进三市产业共建、创新共进、多轨共融和服务共享,助力长株潭联合打造国家中心城市;二是发挥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节点城市开放先行的作用,积极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推进产业协作、人才交流、信息共享,全力打造粤港澳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区、长三角创新协同示范地。
(5)智造赋能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全力支持科技创新空间发展,前瞻性地布局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打造一批创新平台载体,推动科技成果高效率就地转化,以科技创新带动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同时,利用区域高等院校的人才优势和湖南省的人才政策支持,培育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6)魅力宜居战略。将建设魅力宜居城市作为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提高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方面,建立三级公共服务中心,构建15分钟生活圈,实现社区服务共享;另一方面,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
(7)安全韧性战略。为增强城市应对复合风险的能力,建设与现代化相适应的具有株洲特色的综合应急管理保障体系,推动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达到新高度,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和韧性应急能力。
4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
4.1 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引导城市有序发展
(1)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在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保护现状耕地,将耕地保有量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逐级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在纳入耕地保护目标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上,优先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严格落实耕地管控制度,强化永久基本农田对各类建设布局的约束和引导作用,健全和完善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充分利用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成果等,摸清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内存在的“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并依据国家规定分类处置,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质量更优、布局更加合理。
(2)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脆弱的水土流失、石漠化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图2)。生态保护红线一经划定,未经批准,严禁擅自调整。在生态保护红线内、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禁止开发性、生产性建设活动,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仅允许不破坏生态功能的有限人为活动。对于确需占用生态保护红线的国家重大项目,加强新增建设用地审批监管,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
图2 株洲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图
(3)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以“双评价”结果为基础,综合考虑县(市、区)主体功能定位、城镇发展潜力、空间分布特点等因素,结合人口变化趋势和存量建设用地状况,合理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促进城镇节约集约发展,为全面落实发展战略提供空间保障。积极引导人口向株洲市中心城区和醴陵城区集聚,严格限制在地质灾害高发、生态脆弱、环境敏感地区开展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统筹协调攸县、茶陵县优质耕地保护与城镇开发建设的矛盾。在城镇开发边界内的建设,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的管制方式;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建设,按照主导用途分区,实行“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的管制方式。
4.2 坚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4.2.1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功能
在生态廊道建设方面,规划构建了“一山一水一心,纵横交错”的生态廊道网络体系。其中:“一山”即以罗霄山脉为脉络,打造国家森林步道,串联各自然保护区和自然公园;“一水”即以湘江水系为主脉络,以渌水、洣水为次要脉络的水系生态廊道网络,规划重点加强湘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建设,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一心”即长株潭都市圈生态绿心,在该区域主要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实现长株潭都市圈各城市之间生态空间的整体连接和互联互通,提升生态绿心地区的生态服务功能;“纵横交错”即以京广、醴茶等铁路及国道G4、G106等高速公路为主骨架构建网状交通生态廊道,形成覆盖全域的生态安全网络。
在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提升方面,规划主要从夯实林地碳汇基础、提升湿地固碳能力、强化草地固碳效能、拓展农业碳汇功能4个方面着手:①夯实林地碳汇基础。通过国土绿化行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营造大面积碳汇林,并结合改造低效林、提升林木蓄积量等措施,提高天然林生态碳汇功能。②提升湿地固碳能力。加大对湘江水系退化湿地、国家级湿地自然公园等重要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力度,推进小微湿地保护与建设,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全面提升湿地碳汇能力。③强化草地固碳效能。加强对草地资源的保护和修护,合理配置草地的生态和生产功能,减轻放牧、开垦等活动对草原的破坏,稳定草地碳汇功能。④拓展农业碳汇功能。适度扩大水田种植面积,增加耕地土壤碳汇,通过土壤修复、面源污染治理、减少地下水开采等,提升耕地质量和土壤固碳功能。
4.2.2 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
规划依托株洲市产业基础,特别是轨道交通、航空动力、先进硬质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和高分子新材料等产业,打造循环经济链。通过大型企业集团和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推动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和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在株洲市高新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为原则,根据其循环化改造的目标,构建了3大循环产业链,即航空循环产业链、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循环产业链、轨道交通循环产业链。
(1)航空循环产业链即“航空核心材料及零部件生产—通航整机制造—通航维修保障—通航运营服务—废弃物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规划一方面鼓励航空企业将生产中所产生的可再利用废弃物、机械零部件等与周边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进行交易,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链条;另一方面引进大型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开展废弃物深度资源化循环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再生产品,实现资源的高效、高附加值和清洁利用。
(2)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含汽车)循环产业链即“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生产—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装备衍生服务—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装备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针对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退役的情况,拓展汽车及零部件回收再利用业务,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和固废处理体系。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延长相关产业链,促进新能源装备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3)轨道交通循环产业链即“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生产—机车整车研发制造—轨道交通服务—废弃物回收利用”循环产业链。对于该产业链,应加强对轨道交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将可直接回用的部分重新投入企业生产,不可直接回用的转交给各园区的综合利用企业综合利用。
4.3 促进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以有机更新提升用地效益
4.3.1 产业空间布局优化
为实现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规划大力推动产业空间集聚,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制造业集群。
规划在“一环三片”的现代农业格局、“一江两水、四山多廊、一心十五地”的生态保护格局和“一核一区一廊”的活力城镇格局的基础上,积极保障“3+3+2”(3大优势产业、3大战略产业、“两个一批”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空间。在董家塅片区,重点发展中小航空发动机及通用航空产业,打造世界级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集群;在田心片区,全力发展轨道交通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在醴陵经开区,发展先进陶瓷与新型功能玻璃、计算机通信等产业,培育国家中小企业先进陶瓷特色产业集群;在荷塘高新区,发展先进硬质材料产业,打造国家级先进硬质材料产业集群。
4.3.2 以有机更新推动存量用地的转型利用
规划采取“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更新方式和“留改拆”的有机更新模式来推动存量用地的转型利用。根据存量用地的建筑质量、产出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确定了旧厂区、旧商贸区和旧住区3大类城市更新重点片区(共19处),并对其实施差别化的更新措施和规划引导。
对于旧厂区,引导企业自主更新,推进老工业区转型升级,针对高污染、高能耗、低绩效产业采取更新或淘汰策略,为高质量项目落地提供承载空间。例如:在天台工业园,规划采用“退二进二点五”和“退二进三”结合的方式,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居住功能和发展楼宇经济,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并以“优二引三”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城市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物质空间;在湾塘片区,规划着重整合低效工业用地,采用“留二优二”的策略进行城市更新,盘活低效用地,通过建筑物更新的方式进行产业升级优化,同时引导配套产业联动,以提高整体产能的方式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对于旧商贸区,主要对徐家桥片区、河东汽车城进行更新,重点促进商业业态升级,提升环境品质。例如:在徐家桥片区,规划拓展商圈新型服务功能,优化商圈业态、完善内外交通功能组织,提升商圈形象,并根据片区实际需求,适当增加城市功能,提升区位条件较好的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在河东汽车城片区,由于现状物质空间形态和商业业态已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规划对其用地功能、空间形态进行升级改造,采取商贸功能外迁的方式,为城市其他功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
对于旧住区,规划推动龙泉社区、袁家湾社区、东湖社区等8个旧住宅区的更新。通过滚动迁建、局部置换、维修整治等手段,对片区内房屋质量较差、安全隐患较多、配套设施不齐全的危旧住宅进行改造。例如:在龙泉社区,规划对产业外迁后的居住片区进行生活环境和服务设施更新,统一现状私房的风貌,积极引导城中村集体经济组织转型升级,提升株洲市老城区的城市形象;在东湖社区,规划通过明确的功能分区和引导市场外迁,重点解决东湖社区合泰大街的消防安全问题,同时通过交通微循环的改造和东湖公园整体景观的提质,打造株洲市唯一以“骑楼”为特色的综合型城市片区。
4.4 “共建、共进、共融、共享”与对外开放结合,实现跨区域合作
4.4.1 “共建”——产业共建,打造先进制造业走廊
在产业共建方面,规划聚焦长株潭东部先进制造业发展带,一方面加强与长沙市经开区、长沙市临空经济示范区、长沙市雨花经开区、湘潭高新区等的分工协作,共建核心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加强与衡阳市的产业协同,共同建设长株潭衡“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规划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依托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世界级智能轨道交通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电气传动自动化与网络牵引产业,突破轨道整车制造的技术壁垒,延伸新能源装备、电力电子半导体等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共建世界级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推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攻关;引进新材料核心技术企业,共建世界领先的高科技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新型复合材料产业、显示功能材料产业、先进硬质材料产业等。见图3。
图3 长株潭核心区湘江两岸产业布局图
资料来源:《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23年)》。
4.4.2 “共进”——创新共进,融入湘江科创走廊
规划高水平建设株洲市3大创新圈,并推动其融入湘江科创走廊(图4),与湘江科学城、湘潭大学城协同发展:①依托轨道城的高校、研究所、轨道交通领军企业,建设轨道科技研发创新圈;②依托北斗产业园的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应用孵化创新中心,建设科技研发创新圈;③依托航空城科研院所、航空领军企业,建设航空科技研发创新圈。同时,促进创新圈内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快圈际创新资源的联合对流,提升关键产业领域的创新引领能力。
图4 3大创新圈分布图
4.4.3 “共融”——多轨共融,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
规划统筹长株潭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都市区快轨、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布局,加快“四网融合”,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首先,完善“米”字形对外高铁通道布局,通过岳长衡城际铁路联通渝长厦高铁、沪昆高铁、京广高铁。其次,将株醴城际、长株潭城际铁路延伸至渌口区南洲新区,推动醴陵、渌口等地融入长株潭都市圈。最后,建设都市区快轨,串联株洲市主城区与长沙市、湘潭市的重要城市板块。此外,规划沿株洲市客流主走廊预留株洲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3条地铁线,并分别衔接长沙地铁7号线、湘潭地铁3号线、湘潭地铁1号线。
4.4.4 “共享”——服务共享,统筹高品质公共资源
规划统筹长株潭高品质公共资源,加快长株潭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重点聚焦医疗名院、教育名校分部的建设。例如:推动长株潭在跨区域医疗、教育、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常态化合作;持续设立公共服务特别政策区,打造可共享的服务体系;加强区域级公共服务设施空间保障,预留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见图5。
图5 长株潭融合结合部公共服务设施环示意图
资料来源:《长株潭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23年)》。
4.4.5 加快对外开放,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
规划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推进跨区域合作,向东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向南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图6)。
图6 链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
一是链接长三角城市群,打造创新协同示范地。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依托沪昆线,协同长三角城市群的产业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对接,承接长三角城市群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重点产业的转移。鼓励园区共建,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探索建设“飞地园区”。
二是链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承接区。依托京广线及水铁联运,引进与株洲市轨道交通、航空发动机等优势产业紧密关联的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大数据硅谷和国际数据经济创新中心的建设,承接工业互联网、数字信息产业、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同时,深度融入中国(湖南)自贸区和中非经贸示范高地的建设,强化贸易联动,打造跨境电商物流园、进出口装备及产品展示展销中心。
4.5 依托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推进产业智造升级
首先,大力扶持重大科学基础设施、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创新平台的建设。例如:推动已获批“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硬质合金”“重载快捷大功率电力机车”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发升级和开放共享;推动园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瞄准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共建一批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建设科教创新核心区,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产、学、研、城高效协同的创新布局。见图7。
图7 科技创新空间分布图
其次,重视创新人才的培育,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动力之源,坚持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为优势产业链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一是加快实施人才强区战略,落实湖南省“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引育留用,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和管理制度,构建科学全面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出台人才精准服务支持政策,创新人才服务形式,拓宽人才服务渠道,持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三是鼓励企业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建人才培养基地,为重点领域培养高端技术人才。
4.6 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建设幸福宜居株洲
4.6.1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
规划着力打造“市级—片区级—社区级”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市级公共服务中心为跨江组合中心,包含河东商业商贸中心、神农文化中心、天台路行政中心,主要承载长株潭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功能。其中:河东商业商贸中心主要承担商业商务、旅游服务、文化休闲功能;神农文化中心主要承担文化休闲职能;天台路行政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职能。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共有15处,主要为各片区提供商业商务、医疗体育、文化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同时可承担部分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功能。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主要落实15分钟生活圈配置要求,提供生活综合服务和产业配套服务,以满足未来社区的多样化、复合化的需求。
同时,规划还确立了城镇社区生活圈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明确社区公共服务中心采用“5+9+X”的配置模式。其中:“5”为需要独立用地的配建设施,包括派出所、公交站点、学校、室外运动场地、邻里商业中心;“9”为可合建的必选设施,包括社区管理服务用房、养老设施、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综合健身中心、社区文化设施、可再生资源回收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用房、末端物流网点;“X”为可合建的可选设施,包括自行车存放处、便民商业设施、康体娱乐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可依据市场情况及兼容情况适当进行设置。
4.6.2 推进住房保障,实现居有所安
规划通过健全住房供应体系及加强保障性住房供应的方式,加快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首先,规划进一步完善普通商品住房和租赁住房市场,建立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人才安居住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共有产权住房,逐步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例如,在快速路环线内,通过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和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完善区域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设施覆盖水平和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其次,规划加强对新市民、毕业生群体的住房保障。保障性住房优先安排在交通、公共服务设施便利且住房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鼓励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配建一定比例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产业园区配套一定比例的居住用地或居住建筑,建设宿舍型租赁住房。例如,规划在轨道城、航空城、经开区、新马工业园等产业发展集聚区配套建设集宿区、人才安居住房、商品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形成产业集聚区的综合配套区,提高园区居住品质,实现职住就近平衡。
4.7 构建综合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建设安全韧性城市
规划从应急指挥救援体系、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灾害监测预警体系4个方面构建综合应急管理保障体系,增强城市的安全韧性。①应急指挥救援体系。按照防空防灾一体化、平战结合的原则,推动市、区两级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完善应急指挥救援体系,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建立区域应急联防联控体系和突发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提高应急救援水平;提升应急管理现代化水平,推动应急管理工作从事中应急管理转向事前预防预警管理;健全应急机构与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②生命线应急保障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建设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设施、广播通信系统、应急交通系统、应急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保障生命线设施在紧急状态下能够良好运行。③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全面加强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统筹布局抗灾抢险、医疗卫生等应急物资储备用地,在市域范围内建立市、区、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④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重点加强对极端恶劣天气、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监测和放射源、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强化城市运行领域的安全监测,推进城市生命线系统预警控制自动化;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建立集应急全要素于一体的应急“一张图”;加强长株潭安全协作,构建广域防灾体系,编制联合应急处置预案。
5 结束语
《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是株洲市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的空间发展蓝图和战略部署,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高效能空间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空间政策。本文在分析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面临的新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5项规划应对策略:以绿色低碳转型为关键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支撑体系,建设品质城区;优化产业空间,高效利用土地;多领域联动发展,强化跨区域合作;推进产业智能制造升级,培育创新力量。同时,以《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为例,分析其任务目标与发展战略,并详细阐述其实践,以期为制造工业城市转型升级规划提供参考。
新媒体编辑:赖虹燕
审读:邓倩
终审:刘芳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24年08期
《 制造名城,幸福株洲:株洲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