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建筑
古蔺城市客厅是一个邀请征集式国际建筑竞赛,由园冶杯城市设计中心策划组织。MAT提交的设计方案《相地造台,山石为开》获得竞赛优秀奖,方案充分考虑了项目地处赤水河谷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悬崖之上的设计场地条件,通过“自然立意”的创作概念,在多层台地之上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地标。 01. 项目背景和场地 “城市客厅” 位于赤水河畔的古蔺县二郎镇,项目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其地貌类型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垂直气候明显,集中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郎镇就处在这样大山和河谷之间的半山位置。
古蔺城市客厅是一个邀请征集式国际建筑竞赛,由园冶杯城市设计中心策划组织。MAT提交的设计方案《相地造台,山石为开》获得竞赛优秀奖,方案充分考虑了项目地处赤水河谷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悬崖之上的设计场地条件,通过“自然立意”的创作概念,在多层台地之上塑造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地标。
01.
项目背景和场地
“城市客厅” 位于赤水河畔的古蔺县二郎镇,项目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麓,其地貌类型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垂直气候明显,集中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二郎镇就处在这样大山和河谷之间的半山位置。
△ (古蔺县二郎镇)
竞赛场地位于二郎镇老热电厂地块内,北侧紧邻悬崖,南侧为镇上主要道路古习路,是往来二郎镇的必经之路,项目用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竞赛旨在依托项目地的自然和人文基底,以城市形象和城市展厅为精神象征,以生活和消费场景为设计资源,通过集酒店、商业、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空间,塑造兼具国际视野与地域特色的城市地标。
△(场地范围)
项目用地范围内一半是原老电厂腾退之后的平整台地,东西狭长,临主要道路古习路;一半是其下方的悬崖山体,垂直落差近百米。
△ (场地现状分析)
台地上望向西北,是二郎滩和赤水河大桥;正对面为习水镇的大片酒厂;而西南侧则是天宝山和赤水河河谷景观;场地西侧出入口连接镇上唯一的步行街。
△ 场地视线条件
02.
自然立意的设计构思
我们希望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山水河谷场地上,通过再造自然的方式与周围环境对话,从而将项目所需要的文化、未来和烟火日常都容纳到自然造物中去,达到“山,水,城,景”的完美融合。
△ 自然立意
△ 文化立意
△ “自然造物”的设计构思
△ (悬崖之上)
03.
规划生成
功能分配上,我们对比了四种不同的分配模式,分别指向小尺度的山城古镇和大尺度的商业文化综合体。在充分论证考量之后,提出了合理的功能配比解决项目核心需求,形成“文化公共建筑+配套商业+酒店综合体+城市广场”这样一个功能分配原则。
△(分配模式研究)
△(功能配比)
规划设计从切分台地开始:根据不同的景观视线方向将原台地切分为三个标高的场地,分别对应本项目的商业、文化和酒店三大功能,并在其之上生成相应的建筑体量。
△ 规划生成——功能和分区
△ 规划生成——台地形成
基于项目整体“自然立意”的设计构思,我们对三大功能体量进行形态塑造,以“飞石”和“切石”的设计手法在山谷台地上再造人工自然,形成城市展馆和悬崖酒店的标志性建筑形态。
△ 规划生成——形体塑造
△ 山石伫立,再造自然
建筑群的底部根据台地标高进行分区:台地下方的停车层由古习路进入,并与酒店停车区连接;每一个台地顺着道路爬升而升高,从下而上依次形成面对步行街的商业广场、礼仪广场和酒店广场。
△ 车行系统分析
△ 台地形成的商业广场和礼仪广场
△ 台地广场分析
建筑群也使用了屋顶绿化和屋顶水池的处理方式,以回应二郎镇湿热河谷气候条件,对建筑屋面进行有效隔热;同时,屋顶绿化的使用也让建筑和周围环境更相融合,增加了其自然性和生态性的体现。
△ 景观系统分析
△ 屋顶绿化和空中花园
因此,山石伫立、再造自然的建筑形态和生态屋顶的运用,让古蔺“城市客厅”整个建筑群融入赤水河河谷环境,成为二郎镇具有文化和未来特色的建筑地标。
△ 融入河谷的“人造自然”
04.
城市展厅和广场
△ 半山的城市展厅
城市展厅
城市展厅和商业配套占据了台地西侧,两种功能业态相互叠加,形成了往来二郎镇主要道路上的地标建筑形态。公共展厅就像是天外飞来的巨石,悬浮在从山体长出来的多边形基座上,架空的部分作为广场和观景平台,连接城镇和赤水河河谷景观。
△ 连接城市与河谷
△ 悬崖上的“飞石”
悬浮展厅的两个落地部分是垂直交通和入口门厅。展厅主体部分为U字型平面,面对城镇呈环抱的姿态,形成二郎镇主要的礼仪广场。U形的建筑立面上运用了数字化光电科技的幕墙,以增加广场空间的公共和文化氛围。
△ 广场层标高平面
△ 城市展厅和环抱的礼仪广场
△ 高台上漂浮的建筑
悬浮展厅的下方有不同高度的观景平台与广场连接,或登高远眺、或平视山峰、或下探河谷,公众可以在不同的位置体验赤水河的自然风光。
△ 漂浮展厅下方的观景平台
△ 下探河谷的观景台
展厅内部空间两层高,有一个报告厅和四个独立的主题展览区域,通过阶梯状入口和通高的中庭相连接。二层的大展厅有落地的全景窗,将河谷风景完全纳入到展厅中来。
△ 城市展厅的空间布局
△ 城市展厅的“光之庭”
△ 全景展厅
商业广场
第一层台地的商业广场面对原步行街,并作为二郎镇主要的临街集中商业空间,承载着商务接待和餐饮配套功能。几个配套餐厅围绕广场向心布置,并在河谷一侧形成互不干扰的观景面。
△ 城镇生活中心
△ 悬崖餐厅
商业部分的屋顶是连接展厅观景平台的室外小剧场,可以承载城镇居民的小型民俗活动和节日庆典。商业广场和礼仪广场这上下两层平台、及其配套空间形成了二郎镇一个丰富多彩的城镇生活中心。
△ 城镇生活中心
05.
山峰酒店
△ 酒店设计概念
酒店部分位于场地高处,由两栋高楼和下方的裙房组成。作为酒店配套功能的裙房上下错动搭接,延续了规划中逐渐升高的台地概念,并与外部市政道路接驳。
△ 酒店的“山峰”形态
酒店上部的客房建筑被处理成两个独立又互相关联的高低体量,其形态仿佛是一个被从中间切开的“山峰”,这种再造自然也与城市展厅的“飞石”形态相呼应,在山城的转角处形成又一个标志性建筑形象。
△ 黄昏时分的“人造山谷”
不同与城市展厅的实体感,酒店主体部分面向二郎镇一侧,采用了透明的可呼吸幕墙作为外立面语言,并通过其向外出挑延伸的各层平台形成空中花园。远看,酒店建筑仿佛是一个郁郁葱葱的“人造山谷”,回应了生态自然的河谷建筑主旨。而在面对赤水河谷一侧,水平叠加的景观阳台给客房增加自然体验。
△ 酒店剖面示意图
△ 酒店前广场
△ 酒店功能分布
酒店公共区域的首层是大堂、电梯厅和咖啡厅;下方为餐厅、宴会和游泳健身等配套功能;上方是会议和商务区域。大堂部分两层挑高,其室外平台的无边水池将山谷中的天光云影倒映出来,让建筑更贴近自然。
△ 酒店大堂外侧景观水池
大堂、餐厅、游泳池等主要室内空间最大化利用了线性平面的特点,长轴面对景观界面打开,将赤水河谷的自然风景纳入其中。
酒店客房皆面对景观面单向排布,每间客房都有私密的阳台,可以呼吸到河谷中的新鲜空气。
各层客房走廊通过一个通高的中庭连接在一起,并在若干层延伸至室外,形成空中花园。通透的建筑表皮带来充足的阳光和斑驳的光影,在中庭和空中花园平台上形成绿意盎然的舒适氛围。
技术图纸
△ 总平面图
△ 435标高平面图
△ 440标高平面图
△ 445标高平面图
△ 445、450标高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