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一筑一事 这几年,国内多个地产品牌纷纷迈入“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关口,而城市级的地产项目也正式开启了“深运营”的阶段。在快速迭代的当下,竞争也开始白热化,是什么让一个品牌始终保持超强的创新力和影响力?是什么让一个十几万平米商业体避免尾大不掉,而依然保持非标和独特的状态?
转自:一筑一事
这几年,国内多个地产品牌纷纷迈入“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关口,而城市级的地产项目也正式开启了“深运营”的阶段。在快速迭代的当下,竞争也开始白热化,是什么让一个品牌始终保持超强的创新力和影响力?是什么让一个十几万平米商业体避免尾大不掉,而依然保持非标和独特的状态?
不进则退,如果不能超越就只能被替代,最近落地的西安万象城或许可以给我们答案。
空间 SPACES
西安万象城
开启时间:2024年12月
#生长力
相比起文旅,西安的商业发声在国内,特别是“神仙打架”的新一线城市群中,并不是那么亮眼。很多人对于西安商业的印象,还停留在老牌的钟楼商圈,年轻化消费云集的小寨片区,以及文旅商业出圈的大唐不夜城。
对于受益于,或也受制于漫长历史和厚重文化的西北部城市,商业格局似乎过于稳定,也难以找到为城市更新赋能的入口。
摄影:Simon?ZSDC
在华润置地创立30周年暨万象商业20周年的重要节点,现象级万象城在西安启幕。
立于城市新中轴,西安万象城将如何“洗牌”西安的商业格局?带着“一座城改变一座城”的能级定位和二十年经验,万象城将给西安及其辐射的西北地区,带来哪些品质生活的新探索?
数个“商业建筑首创”
在12月9日开幕当日的“城筑华章:城市建筑与世界地标”大师对谈活动中,西安CCBD项目总设计师、国际建筑设计大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先生回忆起第一次来到西安的场景,“那时正值春夏交接的傍晚,街上到处都是人。路上亮着灯笼,似乎与我去过的其他中国城市不同,这是这座城市最先打动我的时刻。”
摄影:Simon?ZSDC
这样一座“有种近乎神话般力量”的城市,让这位有着丰富国际大型项目经验的建筑师也倍感压力。
“项目所在地的西面有始建于1987年的‘西部之光’陕西广播电视塔,北面有隋唐天坛遗址,它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有人告诉我,共有21位帝王在那里登坛祭天。因此,我觉得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这段不可思议的历史发生联系。”
既有古老的历史,也有弥足珍贵的社会活力。西安万象城的设计,正是基于这样的洞察;而回应和持续表达这样的城市基调,将人们凝聚在一起,成为了这一建造项目的核心。
“城筑华章:城市建筑与世界地标”大师对谈活动聚焦城市发展中的文化建筑集群与城市公共空间,探讨如何通过建筑与商业的发展,塑造城市的文化实力与国际形象。从左至右依次为:中译出版社有限公司社长、总编辑刘永淳;10 Design设计董事黄劲荣;André Fu Studio创始人André Fu;Heatherwick Studio创始人兼设计总监Thomas Heatherwick;华润置地综合体设计首席总建筑师郑英怡;Local本地创办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宋群。/ 图源西安万象城
作为此次合作的邀约方,华润置地综合体设计首席总建筑师郑英怡提到,Thomas Heatherwick“人本主义”的建筑思考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西安万象城希望与之共创的交汇点。
基于人本主义的理念,Thomas Heatherwick提出:
“几个世纪以来,建筑项目规模越来越大,但人类依旧非常渺小。如何才能让建筑更适合人类呢?”
摄影:Simon?ZSDC
受到这样强烈的问题意识的指引,设计团队尝试将大体量商业体分解为较小的建筑体块。受到传统嵌套桌形状的启发,设计团队采用独特的TABLE堆叠建筑骨架,将35张形似“桌子”的结构 层层相扣 。
“每个构件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从未见过如此大规模的项目能做到这一点。”Thomas Heatherwick向我们强调了西安万象城的设计突破。
摄影:Simon?ZSDC
这一结构既能够打破单体大建筑带来的封闭感,开拓出一层的奇迹大道,并结合山景大台阶,打造漫步山丘、花园之丘、观景山丘三种不同的山丘体验,激发游逛探索的欲望。以诸多自然元素为线索,建筑围绕并收束于中心的重要地标“生命之树”。
摄影:Simon?ZSDC
同时,错落的“桌子”结构也构造了不同层级的多个平面,成为供人们聚集的开放式露台,打破传统室外花园的动线,将游园体验结合到现代商业建筑中。
摄影:Simon?ZSDC
除了在建筑形制上打破以往对大体量商业体的认知,Thomas Heatherwick还提到,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会把手工或定制与大型商业体联系在一起。
而在西安万象城中,以西安特有的千年技艺——唐三彩为灵感,采用定制陶板勾勒出建筑轮廓,呼应了巨型“桌子”的设计。
在与陶瓷制造商的合作中,经过3年研发,进行了超过2000次测试,最终共打造了2.8万平米现代釉面处理的框架外墙,为商业建筑首创。
摄影:Simon?ZSDC
在大体量的项目中,去构建无数可以被人感知的细节,这里还包括奇迹大道上银杏叶片图案的铺装,室内设计中仿造树皮肌理的电梯厅墙面、可循环再生陶瓷电梯按钮、叶脉型天窗,屋顶花园中Thomas Heatherwick亲自设计的曲形坐凳等等。
电梯按钮全部采用可循坏再生陶瓷工艺技术,在景德镇回收废弃陶瓷进行转化,经研磨、3D打印塑型、打磨、上釉、高温烧制多道工序,最终形成釉面独特的陶瓷按钮。/ 图源西安万象城
天窗整体采用的是叶脉造型设计,天窗玻璃通过平板拟合的曲面造型,将室内与室外相融合,自然、轻薄、纤细的结构体系呼应着室内丛林漫步的主题。/ 摄影:Simon?ZSDC
西安万象城与Thomas Heatherwick的此次合作,一方面
以创新的设计手法与超高的精细度,让商业建筑面积15.5万方的大型商业综合体中,具备大量非标准化和非统一性的细节。
这些独特设施、景观、动线都让商业综合体不仅成为可供停留的公共空间,还是可供探索的设计博物馆。
摄影:Simon?ZSDC
另一方面,在传承历史文脉上,超越“仿古”做法或对传统建筑元素的直接使用,制造多个“商业体首创”,以当代设计语言和现代技术进行转译,最终
“Make buildings that are very modern, but also have feelings that are old fashioned.”(创造出具有现代感和未来感的建筑,但又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度。)
地标是一个孕育的过程
相传1400年前,唐太宗李世民在西安终南山古观音禅寺内亲手种下一棵银杏树,而如今在西安古都文化传承中轴线与唐长安中轴线的交汇处,生命之树以古银杏树为灵感破土而出,与西安电视塔和隋唐天坛遗址对望。这座位于中心广场备受关注的地标性建筑,也让人们亲切地将西安万象城称为“树万”。
“古树在四季变幻中的美丽让人惊奇,于是我想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充满自然感的,但又有很多不同楼层,不仅仅是让人走进去,而是走到上面去的建筑?”
摄影:Simon?ZSDC
第一次看到生命之树的设计图纸时,Thomas Heatherwick内心有一个声音:它真的能实现吗?要不改简单一点吧?在论坛的现场,我们于三楼灵感之桥的窗户望出去,恰好能看见这座具有生长感的建筑,Thomas Heatherwick就站在这件他“梦寐以求”的作品前。
摄影:Simon?ZSDC
最终落地的生命之树高达57米,主体由树根、树冠、树顶3层平台构成,延伸60片巨型叶片。与常见的商业标识不同,生命之树并非只是一个观赏性的构筑物,还是一个可以步行游逛的立体公共空间。
在生命之树的不同平台和角度,能够看到四周独特的“桌子”结构建筑,复刻出中式游园移步换景的体验。独特的东方建筑风格与四周的现代高楼交织,又产生了时空穿梭的感受。/ 摄影:Simon?ZSDC
郑英怡向我们介绍,生命之树的打造与建筑设计师、园艺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生态植物学家等合作,
复刻了丝绸之路沿线七种典型地貌与生态系统及亚欧大陆的自然风貌,希望以自然景观来回应西安作为丝路起点的重要历史,代表西安自古以来面向全球的姿态。
摄影:Simon?ZSDC
在郑英怡看来,“城市地标是一个孕育的过程:一开始是要让眼前一亮,又需要有足够的内容让人有不断探索的欲望,产生记忆和情感的链接。”
因此基于生命之树,西安万象城邀请好莱坞特效团队Territory Studio,通过3D全息投影,将历史与现代科技结合打造《丝路奇旅》光影秀,给公众带来独特的时空变幻和四季更替的场景体验。
摄影:Simon?ZSDC
未来生命之树将以前沿时尚发布、文化交流、艺术展览等形式,将西安万象城“文化、自然、未来”的理念集中演绎,以建筑和景观作为起点,生命之树正在成为日常公共空间和文化艺术舞台。
西安不缺“地标”,但在高速发展的曲江新区,生命之树成为回应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声音。在中国最富有历史文脉的城市之一,西安万象城的地标打造,也呈现了商业对城市在地文化挖掘的重要推动力。
商业进化带来城市蝶变
从精细化建筑设计、空间体验设计,到精细化运营,西安万象城这一商业建筑面积15.5万方的大型综合体,不仅带来了新的城市文化活力和公共生活,落到衣食住行的日常中,对于西安城市及其辐射的西北区域也带来了新的消费体验。
西安万象城引进近200家区域及城市首店、城市旗舰及概念店级别店铺,占比近50%;餐饮店铺中,有近80%米其林、黑珍珠及首店品牌。
图源西安万象城
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兼顾高端消费和日常生活方式,无论是对西安的潮流消费者、高净值人群、品质家庭等,还是更广泛的旅游客群,都具备很强的吸引力。
郑英怡提到:“华润置地作为业主,一直希望用最优秀的产品去匹配城市居民、中国消费者更多元化的需求。华润置地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去做出我们一代代的产品。”
摄影:Simon?ZSDC
Local本地创办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宋群亲历了西安几十年的变化。在他看来,不要觉得西安是一座古城,好像就应该保守和传统。“越发历史厚重的地方,越需要新的能量和创造,希望更多像华润置地这样的优秀品牌来到西安。”
将顶级建筑团队和一流品牌带到西安,西安万象城不仅仅是购物场所,更成为了城市创新的引擎和动力。而这也是万象商业二十年来的持续发力,给中国众多城市居民留下的共同印象——万象城已经形成了一种反向的城市和区域认知,有万象城的地方,就有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摄影:Simon?ZSDC
以具有城市乃至区域带动能力的项目,华润置地和万象商业一次次将人们对于商业的畅想化梦为实,也不断提升商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势能。中国下一代的商业综合体产品还有怎样的可能性?期待下一座“城”和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