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环保企业和从业者而言,行业正处于寒冬,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2024(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大伟总结了当前市政有机固废行业所面临的“内忧”和“外患”。 对于环保企业和从业者而言,行业正处于寒冬,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2024(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大伟总结了当前市政有机固废行业所面临的“内忧”和“外患”。
对于环保企业和从业者而言,行业正处于寒冬,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2024(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大伟总结了当前市政有机固废行业所面临的“内忧”和“外患”。
对于环保企业和从业者而言,行业正处于寒冬,增量市场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2024(第十八届)固废战略论坛上,普拉克环保系统(北京)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大伟总结了当前市政有机固废行业所面临的“内忧”和“外患”。
张大伟表示,在“内忧”方面,一些早期建设的有机垃圾厌氧处理项目经过多年的运转,工艺设备逐渐老化,垃圾原料品质也发生变化,因此普遍在预处理、厌氧系统、沼液处理等环节故障率高、达标难,带来的是运行成本高、环境条件差,甚至潜藏着各种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企业的综合效益。同时在“外患”方面,企业还要面对垃圾原料不足和增量项目骤减等问题。
普拉克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就一直努力把在欧洲积累了数十年的丰富的建设和运营经验引进到国内,开发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工艺,帮助客户解决最迫切的问题。在当前大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普拉克在餐厨和厨余垃圾厌氧处理方面的业务依然获得了快速增加,仅2023年~2024年的新增规模即达到约7300t/d (餐厨厨余及污泥厌氧业绩总规模累计已超过35000t/d),说明其技术工艺的可靠性获得了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并已连续十多年荣获有机固废行业厌氧解决方案领跑企业称号。
结合普拉克的这些实践经验和大量成功案例,本次论坛上,张大伟对当前有机垃圾行业运营中的若干实际问题做了分析和探讨。
普拉克市场总监张大伟
张大伟表示,预处理阶段提油率低、故障率高、能耗高,在一些老项目上是让运营企业头疼的难题。对此,通过普拉克HP制浆工艺进行技改升级后能达到良好的效果。HP制浆工艺广泛适用于餐厨垃圾、厨余垃圾、市政污泥等有机垃圾的预处理;流程短、设备数量少、能耗低、有机质回收率高,碳足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HP制浆工艺单条生产线处理能力可达300t/d、系统占地面积仅为常规工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系统密闭运行,臭气产生量小,环境友好;自动化程度高,运行人员需求少,经济效益明显。
以北京某400t/d餐厨项目为例,该项目预处理系统由普拉克技改升级为HP制浆工艺,设计400t/d,实际负荷达到约600t/d。毛油产率大幅提升至4.5%甚至更高,除杂残渣含水率<65%,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约30%。大渣产率低于15%,远低于《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检查考评办法》要求,性能指标获得业主高度认可。与此同时,日常维修维护量大幅减少,有效地提升了经济效益。
张大伟表示,相比新建项目,升级改造项目现场条件更加复杂,通用技术经验难以复制。比如在北京某720t/d餐厨及厨余项目预处理技改工程中,现场施工空间非常狭小,普拉克通过3D的BIM模型来指导设备采购和现场安装,最终成功实现并线处理720t/d的餐厨厨余垃圾,同时严格控制臭气,大幅改善了预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北京某720t/d餐厨及厨余项目预处理技改项目
除上述项目外,普拉克还同样以HP制浆工艺成功实施了北京某550t/d餐厨及厨余项目预处理技改升级、北京某300t/d餐厨及厨余项目预处理技改升级等项目,使得北京市早期建设的多个有机垃圾处理项目焕发了新的生机。
其实,普拉克的这些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早在2009年, 普拉克就从欧洲将水力制浆工艺首次引进国内并应用到青岛胶南厨余垃圾处理项目上。但受限于当时国内厨余垃圾分类还没全面推开,垃圾成分复杂且杂质含量非常高,对设备的磨损比较大,运行维护成本高,客户接受度偏低等问题,普拉克在国内没有继续大力推广该工艺。
但随着国内垃圾分类政策陆续出台、厨余垃圾品质不断提升,普拉克也在吸收欧洲几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了更适合中国有机垃圾特性的HP水力制浆工艺,并成功应用于上述介绍的多个项目。
厌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是行业的难点,小故障频发影响系统日常运转,严重事故甚至危及人员生命安全。张大伟总结了确保厌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
高效的搅拌系统;
精准的温度控制系统;
严格的厌氧罐制作质量控制体系;
有效的排浮渣和排沉渣装置;
丰富的设计、建造和调试经验。
普拉克始终坚信,诚信+极致+时间=客户的信任;大量长期稳定运行的工程案例,才是企业的金字招牌。例如,普拉克厌氧业绩之一的瑞典林雪平市Aby沼气厂项目,规模为10万吨/年(屠宰废料27 % +厨余垃圾28 %+食品废物45 %),1996年投运,至今已稳定运行28年。
另外,普拉克国内的业绩例如河北马利厌氧项目自2005年投运,山东华泰厌氧项目2007年投运,长沙餐厨厌氧项目2014年投运,厦门餐厨项目2015年投运等等,这些厌氧项目至今仍稳定运行。
由于普拉克能够不断为客户带来高附加值,所以赢得了众多国内厌氧项目的续期合同。如重庆黑石子项目一、二、三、四期,苏州工业园区项目一、二期,厦门项目一、二期,重庆洛碛项目一、二期(湿式)及三、五期(干式),无锡项目一、二期,石家庄项目一、二期,昆明项目一、二期等等。持续多年、接连不断的续约项目,为普拉克厌氧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
张大伟又以湖南某800吨/天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厌氧技改、苏州某650t/d餐厨厨余处理项目厌氧技改、北京某550t/d餐厨厨余处理项目厌氧技改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通过技改升级、改善厌氧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有效措施。
有机垃圾厌氧后产生的沼液,不仅COD、氨氮、SS含量较高,而且可能有较高的含油量及难降解有机物,要达到排放要求需经过较为复杂的处理。
普拉克可提供短程脱氮工艺,用于升级改造原有沼液处理系统,期间可以不用停产,不新增土建。该技术在国内外都有较多的成功应用案例,可帮助运营企业摆脱对于膜单元的依赖,将沼液处理成本降低30%以上。
不少有机固废处理企业正在设法解决垃圾原料不足的现状。 为了规避单一物料短缺对项目收益造成的影响,将厨余垃圾、餐厨垃圾、中转站压滤液、市政污泥、过期食品、果蔬垃圾及市政粪便等多种物料进行协同处理,逐渐成为较为明显的趋势。 虽然在物料来源的协调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国内不乏成功案例。
例如,据公开报道,在2022年初的两会上,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北排装备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琼提出将北排集团污泥处理设施纳入全市餐厨厨余设施专项规划,餐厨厂浆料就近输送至附近再生水厂进行协同处理等建议。
2022年7月,北京排水集团便与北京环卫集团就“浆液协同处理”等方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此同时,普拉克配合北京排水集团也在高安屯再生水厂污泥处理中心做了大量有关餐厨垃圾协同处理的试验和工程化验证;最终在不影响原有污泥消化、污泥脱水及沼液处理效果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污泥与餐厨垃圾的大规模协同处理。
北京高安屯污泥处理中心项目
其实,此方面普拉克在国内已经有十多年的工程实践和经验积累。例如,重庆黑石子餐厨垃圾厌氧处理项目(餐厨垃圾、市政污泥、牛粪、地沟油渣、果蔬垃圾共约1000t/d)、重庆洛碛餐厨、污泥、厨余协同厌氧处理项目(餐厨垃圾 2100t/d+污泥400t/d)和北京通州有机固废协同厌氧处理项目(市政污泥 100吨/天+餐厨垃圾 200吨/天+市政粪便 300吨/天)等。
面对有机垃圾增量项目骤减的趋势,不少国内大型总包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勇拓海外,成为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市场的竞争主体。 而普拉克在国际上从事市政污泥厌氧处理工程近40年,业绩遍布丹麦、瑞典、波兰、挪威、英国、马来西亚及爱沙尼亚等国,积累了丰富的国际项目经验。 另外,欧洲普拉克和中国普拉克的双重资质,都可助力国内总包企业更高效地拓展海外市场。
例如,2013年普拉克签约并配合北控水务集团实施吉隆坡PANTA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项目,该污水厂处理规模32万吨/日。污泥厌氧消化项目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污泥浓缩+沼气脱硫后发电的工艺路线。项目投产后至今已实现了近十年的稳定运行。
马来西亚PANTAI污泥厌氧项目
2020年普拉克又签约并配合国内总包方实施了蒙古国乌兰巴托中央污水厂污泥厌氧处理项目,提供污泥厌氧系统全流程的总承包,包括设计、设备供货及安装调试等,目前即将建设完成。
该污水厂设计最高日处理污水能力为25万m3,是目前蒙古国最大、最现代化、单体工程建设资金最多的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惠及蒙古国40%多的人口。
项目处理市政污泥规模:
738t/d(20%含固率),厌氧系统设置4座约14000m3的反应器,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
蒙古国乌兰巴托污泥厌氧处理项目
2024年12月,鉴于普拉克在乌兰巴托中央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重要贡献,蒙古国城市规划建设与住房部乌兰巴托市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执行单位向普拉克发来了致谢信。
综上所述,普拉克是一家1956年成立的国际化工程公司,目前在全球70多个国家完成了超过5000个合同。其多年以来依赖诚信服务和高质量工程持续获得的闪亮业绩,在当前有机垃圾行业的现状下显得尤为突出。张大伟强调:“六十八年以来,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不断转变为实力和资本。普拉克的价值就是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2楼
这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有机垃圾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内忧外患啊,一方面是国内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是一些地方垃圾处理能力不足,所以解决有机垃圾问题刻不容缓。在我看来,要做好有机垃圾处理,得从源头抓起。比如说,推广垃圾分类,让大家把有机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这样能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另外,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也很关键。现在比较常用的有堆肥、厌氧发酵、焚烧等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得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比如说,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等专业都有各自的规范,这些规范详细规定了垃圾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要求,我们必须认真执行。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垃圾处理设施的选址要合理,不能影响周边环境;设备的选型要合适,不能出现“小马拉大车”或“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运行管理要规范,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总的来说,有机垃圾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这些从业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为解决有机垃圾问题贡献自己的力量。
回复
3楼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