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大客流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建设与风险管控?
豪气的炒面
2025年01月15日 10:16:01
来自于交通规划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2024年12月9日至11日,“第21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暨《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24年会”在重庆圆满召开。大会上,      

2024年12月9日至11日,“第21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暨《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24年会”在重庆圆满召开。大会上,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刘加华 以《大客流全自动运行系统建设与风险管控的实践与思考》为题做精彩演讲               

     
要点速览      

     



   



发展历程


·借鉴国外全自动运行技术建设上海地铁10号线:

2006年 10号线项目筹备

2010年7月 开通CBTC模式运营

2013年6月 启动全自动运行系统调试

2014年8月 全自动运行模式投入运营(驾驶室有人值守)

2016年12月 首列车以驾驶室无人值守模式低谷运行

2017年3月 全线列车以驾驶室无人值守模式低谷运行

2019年4月 无人值守模式出入库,司机正线值乘

· 10号线全自动投用后运营指标逐年提升

· 总结提炼10号线经验,形成新线建设的顶层设计文件

· 基于统一的运营场景全面推进新线建设



建设探索


· 以顶层规划为导向、系统技术标准为依据的工作思路,为全自动运行科学高效建设运营奠定基础。

· 建立完整、适宜的全自动运行技术和管理体系以及持续优化机制,实现技术和管理协同匹配。

· 基于运营场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全自动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技术和程序保障。



风险管控实践


· 形成常态化的风险闭环管控机制,为全自动运行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转提供基础保障。

· 通过补齐设备设施短板消除全自动运行风险,优化运营管理措施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双管齐下。

· 继续深入研究全自动运行底层逻辑,提高关键设施设备可靠性,提升设备故障下的应急处置能力。



持续推进及优化


·思考:

项目前期阶段应更全面识别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土建设施设计需求;运营单位应前期深度介入全自动运营场景编制、技术审核、综合联调等工作,以保障全自动运行功能更好的实现;进一步提升影响行车的关键系统或设备的实时监测能力,指导检查维修精准作业;风险场景应重点关注UTO模式下的系统故障影响,强化逆向设计,完善全自动运行功能;全自动运行的管理模式应与技术协同匹配,最大程度发挥全自动运行的效益。


·持续推进的事项:

逐步完善全自动运行线路运维标准体系;强化全自动运行线路关键岗位的能力;既有线改造为全自动的关键技术。

(演讲PPT部分展示)

PART.       0       1      
发展历程      



 
PART. 0 2      
建设探索

PART. 0 3

风险管控实践

PART. 0 4

持续推进及优化


   
     
     


   

    ———————————

    来源:第21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专家论坛暨《都市快轨交通》理事会2024年会    
       

    编辑:闫策

    审核:王博

    免费打赏
    wx_1676427117774
    2025年01月19日 09:03:04
    3楼

    多多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