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天津1月18日电(记者毛振华、杨文)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在总部所在地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会上成立了 中国资环先进技术研究院 和 中国资环科技创新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 。
新华社客户端天津1月18日电(记者毛振华、杨文)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科技创新大会在总部所在地中新天津生态城举行。会上成立了 中国资环先进技术研究院 和 中国资环科技创新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 。
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是党中央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挂牌成立三个月以来,集团党委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集团战略规划工作,围绕“2+6+N”领域制定战略规划,系统摸底存量科创资源,有序布局创新业务领域。
其中,再生钢AI智能检判分选技术,准确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科院设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联合研究中心;基于独创的全彩微图层技术,专注于新能源光电功能材料创新应用与退役光伏组件高价值回收利用,为应对光伏退役潮提供新思路;建设退役电池数字化研究中心,围绕电池回收检测评估、拆解分容、破碎分选等方向布局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业内领先的技术体系。
自成立以来,中国资环聚焦产业难点、堵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先后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对接,共同探索研究“产学研用”融合路径;深入海河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开展调研交流,就开展高水平、多层次赋能交换意见,达成共识;走进动力电池、退役新能源器件等行业领先企业,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解放思想;与百余家地方政府及部门、企业洽谈对接,探索多元化合作路径;围绕“2+6+N”业务领域,面向战略所需、行业所急,邀请行业龙头企业、院校专家学者、政府资深官员专家先后开展6次战略研讨,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擘画发展蓝图。
“科技创新是引领中国资环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带动资源循环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加速器’。” 中国资环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宇表示,中国资环将始终把创新摆在极端重要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驱动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破除行业共性难题,着力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会上,聚焦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中国资环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战略方向,将胸怀“国之大者”,切实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体现集团的政治站位、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国家资源循环再利用事业的战略科技力量。将齐心协力、埋头苦干,重点做好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设计、提高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开发合作生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持续提升国际创新影响力、党建引领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等六方面重点工作,把中国资环建设成世界一流资源循环再利用产业集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积极贡献。
“我们将紧紧围绕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支撑循环经济发展这一责任使命,加快打造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刘宇表示, 未来的资源循环产业必定是科技产业、创新产业、战略产业。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资环将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工作,勇当资源循环关键技术的领跑者,产业合作的领导者,科技前沿的领航者,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中国资环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朱建春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资环将聚焦战略需求抓创新,围绕落实提升循环经济质量和水平等重大部署,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相融合,全力攻克新型高效智慧分拣、再生资源高值化利用等关键难题,以强大的技术优势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将扩大开放合作抓创新,以开放的姿态用好国际国内资源,紧密结合天津等地的资源力量,实施科研任务“揭榜挂帅”等模式,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展多渠道转化方式,努力形成开放创新大格局;将注重激发活力抓创新,大力营造尊重价值、鼓励创新的环境和文化,完善精准激励、创新容错机制,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坚定不移向科创型企业迈进,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中担起责任、走在前列。
会上,中国资环与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共同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中新生态城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的负责同志上台,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合作协议。
此外,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忠伟作专题报告;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