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年建筑
引言 瑞安的天地系列在其业态、场所风格、文化体验等方面各具差异,共同构成了大上海多元的城市商业文化。瑞虹天地月亮湾在开业后的近十年间,虹口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更新,房价高涨的背后带来了中高端人群的净人口流入,社区生活方式与消费情景产生了极大转变。 设计团队希望透过本项目的微更新改造,实现其社区商业的迭代升级。经过一期改造后的月亮湾已看得见积极的变化,人气明显回升,成为人们广泛熟识的全新生活方式聚落场。
引言
瑞安的天地系列在其业态、场所风格、文化体验等方面各具差异,共同构成了大上海多元的城市商业文化。瑞虹天地月亮湾在开业后的近十年间,虹口地区经历了大规模的城市化更新,房价高涨的背后带来了中高端人群的净人口流入,社区生活方式与消费情景产生了极大转变。
设计团队希望透过本项目的微更新改造,实现其社区商业的迭代升级。经过一期改造后的月亮湾已看得见积极的变化,人气明显回升,成为人们广泛熟识的全新生活方式聚落场。
∧ 全新的生活方式聚落场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松弛而温馨的街区“花园”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让空间回归到人与日常的温度感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月亮湾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维
01.
快速迭代下的城市商业如何可持续地自然生长?
社区商业的微更新改造思路
月亮湾位于国内超一线城市上海,商业迭代迅猛。我国超一线城市发展已从过去“增量扩张为主”的模式进入以“存量更新为主”的精细化发展时代。商业空间的业态组合与精细化运营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更新,渐渐推动着实体商业的复苏。半径小,但体验穿透力强的社区商街正在转变为城市社区生活的粘合剂。
∧ 月亮湾的改造与更新不仅止于视觉上的“新” ?水石设计
社区温度感来源于共感体验,改造与更新不应仅止于视觉上的“新”。
改造前,月亮湾的社区商街业态组合缺乏竞争力、空间过于沉闷、功能逐渐僵化等问题已无法对当地中高端社区居民及消费群体产生吸引力。但焕然一新的大幅度爆改手法容易让人与既存的社区记忆产生距离感,难以产生情绪价值的共鸣。
我们认为商业更新之于社区,其改造思路需强调与区域人群的共成长。我们心目中的社区温度感来源于共感体验,不应仅止于视觉上的“新”。我们希望破解传统僵硬化的“纯视觉型”改造,转而向“陪伴型生活方式”的场景微更新营造,实现从物理空间到精神层面的价值重塑。
∧ 生活的融合之地 ?小红书号:634538861
∧ 社区与商业生活的粘合剂 ?水石设计
02.
瑞安的天地系产品是否存在“新”一种可能?
∧ 上海虹口月亮湾与太阳宫 ?源自网络
定制化的归属感标签:花园村落
对比相邻的太阳宫“盒子式”商业,月亮湾社区商街的特点在其“开放式街区”的整体布局。在设计之初,我们对瑞安在上海的项目进行研究,从而发掘瑞虹天地月亮湾的独特基因。我们发现,上海新天地保留石库门文化从而形成了最经典的城市海派会客厅;鸿寿坊代表着上海里弄间的精致烟火气;蟠龙天地则是江南古镇的水乡微度假商业。而与瑞虹天地月亮湾直接相邻的太阳宫,则在其商业盒子的内部有一座大中庭立体村落。这些成功项目的背后,都不外乎因地制宜创造了专属的“归属感标签”。
∧ 上海瑞安天地系列的在地归属感 ?源自网络
月亮湾公共商街尺度局促、动线交错,缺乏活动场地。然而我们也发现,当呼应人们对“社区、附近、归属感”的需求时,适微而紧凑的空间恰巧是月亮湾的显著优势,亦与传统村落开放式社交、树下集聚的社交场 景存在着巧妙的共性。我们的改造愿景由此出发,通过“花园村落”这一主要的设计理念打造定制化的村落归属感。我们希望透过体感驱动的新型社交空间沉浸营造,在本次的微更新实现从“体验型”到“体感型”的空间价值升华。
“被春天包裹的花园村落,
象征着每个人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村落”概念意向图 ?源自网络
村落是生活的融合之地。有别于太阳宫的巨构尺度设计,我们摒除细节匮乏的高冷场景,希望让空间回归到人与日常的温度感,承载开放式社区的社交方式。我们希望它成为一个社区中心般的温度计,在标新与利旧之间取得平衡。基地内如精神雕塑、铺装汀步、水景喷泉、现状乔木等元素,也应当适度的予以保留。
∧ 传递烟火气的亭下休憩场所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03.
如何将社交生活融入花园村落?
理性与感性交织下的“体感型商业”
改造设计过程中团队与业主紧密互动,结合首层街区的未来业态升级进行空间场景清晰划分。设计团队设想的社交化场景是没有室内外边界的,基于不同业态类型的布局,我们提出室内外生活场景拉通的策略,将室内外空间进行有机的场景联动,将尺度局促的不利因素化为优势,打造与商业一体化的花园体验型街区。
∧ 月亮湾业态与建筑立面分析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当生活界限消弭,当生活方式无处不在。”
景观用“生活方式场景”的思路进行街区划分与归类。不同的街区拥有不同的花园特征与质感,并结合业态对于室外的场景联动需求,在不同的主题分区皆赋予了品牌业态各自生活方式理念的表达空间,真正的将商业融于生活,营造出极具丰富性的特色村落。
∧ 七种“生活方式”的花园场景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经过改造后的月亮湾优化了自然式商业的亲和力氛围,同时与社区商业更加交融。舒适而惬意的花园村落构成了全新的共感体验,如同一个自然有机的商业社群生命体,将持续性地自由生长。
∧ 艺演空间使得街区人气明显回升 ?源自网络
∧ 自然有机的商业社区生命体 ?源自网络
∧ 预留市集空间吸引人群来往游逛 ?源自网络
04.
我们在有限的2,700平米街区中纳入了多少种花园?
是城市更新的会客厅,也是社区共建的后花园
本项目景观已完成的一期改造范围仅2,700平米,我们透过小尺度几何花园的设计语言,和谐呼应建筑整体的形态,营造出极具温度和归属感的公共空间。在有限的街区中置入了七种主题花园,营造出极致丰富的花园村落场景。
芳亭花园 - 村前的廊架驿站
芳亭花园作为月亮湾首层商街与周边社区的关键接口,承担着强昭示、引集聚的入口功能。街区入口侧边约100SQM的廊架透过景观植被形成了若干组彼此错落的树下休憩场所,结合紧邻的入口弹性空间,可供社区或文化活动的开展,如集市、品牌快闪、艺术IP装置等。借助各类运营的加持,芳亭花园成为传递烟火气、预热社区话题的社交集聚地。
∧ 月亮湾的改造与更新不仅止于视觉上的“新” ?水石设计
∧ 错落的景观形成若干组树下休憩场所 ?水石设计
芳亭花园的景观通过狼尾草、大叶黄杨和木绣球等为主的绿叶调植物焕发出清爽而自然的氛围感知。森林绿花岗岩皮革面、滨州青火烧水洗面等石材形成尺度各异的像素几何铺地,结合坐凳与自然草木,形成动静结合,光影相映的邻里会客厅。
∧ 光影相映的邻里会客厅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传递烟火气的亭下休憩场所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芳亭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馥郁花园 - 迎客的锦簇花圃
馥郁花园面向街角,是进入整座花园村落的必经之处,该节点起到门面形象的迎客作用。馥郁花园由30%的常绿木本地被和70%的花境植物所组成,营造出花香四溢的浪漫气息,传递艺创共享的花园式社区精神。
∧ 以绽放的花境营造入口处的迎客功能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设计依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选取花种,在不同季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先是半边莲、蓝盆花、美女樱、薰衣草迎来春天,然后羽扇豆、八仙花和大花飞燕草依次绽放,紧接着墨西哥鼠尾草、大麻叶泽兰的花絮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一片百卉锦簇的弹性芳圃。
∧ 百卉锦簇的弹性芳圃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花境为商街与社区增添趣味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馥郁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草坪花园 - 香樟下的芳草地
草坪花园与馥郁花园之间仅有一条约4米的石径所区隔,未来主要作为相邻户外生活方式业态的装置展陈及露营场景搭建地。设计保留了已存在多年的圆形汀步及一棵枝叶繁茂的香樟树,并围绕其打造为形式较为纯粹的弹性草坪空间,意在营造悠闲的开放式树下弹性场所,供人们自由集聚。
∧ 悠闲而开放的树下弹性场所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草坪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槭林花园 - 崖前的林间秘境
槭林花园位处自动扶梯与岛铺的边上,这里拥有天井的自然采光,与岛铺一体化打造为休憩花园。我们为岛铺预留出围合的小尺度外摆界面,我们透过细腻的秘境种植主题,营造出幽静的专属型停留场景。
∧ 幽密的槭林与植被营造出停留空间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在极有限的空间条件下,槭林花园仍划分为数十个1M*1M的几何种植模块,用以增加场景体验的丰富性。常绿木本地被和草本地被作为主要的植物选型,营造“越小越细节,越小越亲人”的景观尺度。鸡爪槭形态微矮,深棕色的木制座椅掩映在秘境间,俯坐时草木恰好簇拥在人们膝头。
∧ 数个几何种植模块为体验增添丰富性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槭林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
慕森花园 - 自然疗愈的篝火聚场
慕森花园是月亮湾一期改造的视觉焦点与精神中心,我们把它定位为一个观演型社交节点。设计团队在此处采用了内向型下沉空间的设计手法,在约200SQM的下沉式空间中,对舞台表演区、台地观演区、台阶通行区进行功能界面归置。这里承载着各类型演出,并结合广场中央的艺术雕塑构成了慕森花园的精神疗愈语境,营造出更具传播性的打卡型焦点聚场。
∧ 下沉空间营造观演型社交节点 ?区维
∧ 各类型演出为商街加持人气-1 ?源自网络
∧ 各类型演出为商街加持人气-2 ?源自网络
暮森花园的台地观演区由多样的座椅模块体系形成错落式布局,形成丰富多变的弹性边界。暮森花园的植物以富贵蕨、大吴风草为主,融合福鼎黑烧洗面等石材,打造出慵懒度假的自然系治愈氛围。
∧ 坐凳模块设计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社区与商业生活的粘合剂 ?水石设计
∧ 松弛而温馨的街区“花园”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坐凳细部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石材与地灯细部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慕森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草木花园 - 沉静放松的静谧小巷
草木花园位于槭林花园侧边的小巷,氛围较为安静,周边将在未来改造为餐饮业态。此处两侧的沿街面预留出了宽度各3米的通行,位于中央的花园界面预留了若干个口袋空间,为紧促的餐饮街巷嵌入外溢型餐饮外摆空间。
∧ 氛围安静的草木花园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花园界面内预留若干个口袋空间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绿蕨花园 - 溪声缭绕的溪石小弄
绿蕨花园未来将结合餐饮业态形成轻松的休憩小巷,与其相邻的涌泉水景共同营造出深邃的场景氛围。设计所预留出来的外溢式花园口袋也将成为溪声缭绕的专属感餐饮外摆场地。该区域的种植由富贵蕨、彩虹蕨等蕨类植物与溪边场景形成呼应。
∧ 模块丰富的蕨类植物组成深邃景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绿蕨花园景观植被细节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植被与石材营造野趣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05.
既是更新,也是怀旧?
破“旧”而出,欣“新”向荣
我们在改造中尽可能地保留曾经存在于场所里的情感元素,如精神雕塑、汀步石板、水景喷泉、街道铺装等蕴藏着各类场所记忆的既有元素与物件。基地内原有的榉树、鸡爪槭、香樟等许多长势茂盛的乔木,也被予以保留。在营造“体感型”花园村落街区的基础上,我们希望充分利用旧有资源,利旧为新,在“标新”与“利旧”之间取得恰到好处的平衡。
∧ 蕴藏着场所记忆的元素被保留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微更新改造后的瑞虹天地月亮湾仍将是大家心目中所熟悉的那个社区商业聚集地。所谓的“焕新”不一定是视觉上的“新”,而是体感上花园式社交的“新”。改造后的“新”天地是新旧并存的,既延续了原先的场所记忆,也将随着时间自然生长。犹如一座生机勃勃的花园村落,将持续充满着变化与惊喜,共构社区美好生活。
∧ 自然系的治愈氛围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 自由而松弛的市民活动场所 FLO景观设计事务所
可持续的生长进行式
上海瑞虹天地月亮湾的设计叙事中,藏着设计师对商业体验之于日常生活的理解,将社区与商业紧密相连。我们相信在“存量更新为主”的精细化发展时代,从“形变”到“质变”的微更新将愈发受到重视,也将引领下一代商业打造思维的转变。
主要是通过体感驱动型微更新,重构共感场景,优化体感体验,从而可持续性的引导公共空间的功能修复。这不失为一种为陈旧商业街区注入全新活力的一种方式。月亮湾的改造还在陆续进行中,我们也持续期待本项目在未来的整体改造落地。
∧ 月亮湾逐渐重构着共感场景 区维
∧ 夕照洒向月亮湾一角 区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