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深度处理紫外和次氯消毒运行管理思路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5年01月26日 06:58:53
来自于水处理
只看楼主

污水厂深度处理"紫外和次氯消毒"运行管理思路 一、明渠式紫外线消毒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污水以一定的流速在明渠中流动,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在明渠的上方或侧面。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透过石英套管,对流动中的污水进行照射消毒。为了确保消毒效果,明渠的设计和污水的流速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控制,以保证污水在紫外线照射区域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紫外线能够充分作用于污水中的微生物。   1.紫外线消毒运行控制

污水厂深度处理"紫外和次氯消毒"运行管理思路

一、明渠式紫外线消毒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污水以一定的流速在明渠中流动,紫外线消毒设备安装在明渠的上方或侧面。紫外线灯管发出的紫外线透过石英套管,对流动中的污水进行照射消毒。为了确保消毒效果,明渠的设计和污水的流速需要经过精确计算和控制,以保证污水在紫外线照射区域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紫外线能够充分作用于污水中的微生物。

 

1.紫外线消毒运行控制

1悬浮物控制

污水中的悬浮物可能会阻挡紫外线的传播,降低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照射剂量,影响消毒效果。因此,要确保预处理工艺运行良好,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一般要求悬浮物含量不超过20mg/L。

2水质变化监测

密切关注污水水质的变化,如pH值、浊度、有机物含量等。当水质出现较大波动时,可能需要调整紫外线消毒设备的运行参数,以保证消毒效果的稳定性。例如当污水的浊度升高时,可能需要增加紫外线的照射强度。

3开启与关闭顺序

通常先开启紫外线消毒设备的控制系统,检查各部件是否正常,如灯管、镇流器、监控系统等,然后再逐步启动灯管。关闭时则相反,先关闭灯管,待灯管完全熄灭且设备冷却后,再关闭控制系统,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损坏。

 

4避免频繁启停

频繁地启动和停止紫外线消毒设备,会缩短灯管的使用寿命,增加设备的维护成本。因此,在满足污水处理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设备的启停次数。

5余氯控制

如果污水在消毒前经过了加氯处理,要注意控制余氯含量。过高的余氯可能会与紫外线产生相互作用,影响紫外线的消毒效果,同时还可能对设备造成腐蚀。

6灯管清洁与更换

定期对紫外线灯管进行清洁,去除灯管表面的污垢和灰尘,以保证紫外线的透光率。一般每1-2 周进行一次人工擦拭。同时,根据灯管的使用寿命或厂家出厂参考和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灯管。现在大多紫外线装置都加了气动清洗,如果涉及气动清洗还得保证空压机的正常运行。但也需定期进行气动装置的维保。

 

7紫外线防护

紫外线对人体的皮肤和眼睛有伤害作用,操作人员在设备运行期间应避免直接暴露在紫外线下。在进行设备检修等操作时,必须佩戴好防护眼镜和防护服。

2、次氯酸钠消毒运行控制

1投加方式选择

根据污水厂的工艺特点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投加方式,如连续投加或间歇投加。连续投加适用于水质、水量较为稳定的情况,能维持较为稳定的消毒效果;间歇投加则可根据污水的变化情况,在需要时进行集中投加,以应对水质波动等情况。

利用重力作用,使次氯酸钠溶液从高位的储存池或溶液池,通过管道自流到接触消毒池。适用于小型污水厂或地形有高差优势的情况,当接触消毒池位置相对较低,且对投加量精度要求不是极高时可采用。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运行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缺点是投加量的调节范围有限,且受地形和高差限制较大。

借助水泵或水射器等设备,将次氯酸钠溶液通过压力输送到接触消毒池。适用于各种规模的污水厂,尤其是大型污水厂或对投加量控制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快速投加的情况。优点是投加量控制较为精确,可根据需要快速调整投加量,不受地形限制;缺点是需要配备动力设备,运行成本相对较高,设备维护工作量较大。

2投加量确定

根据污水中的细菌含量、有机物含量、氨氮含量以及期望达到的消毒效果和余氯量等因素,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相关公式进行理论计算,初步确定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一般来说,对于生活污水,次氯酸钠的投加量通常在 5-15mg/L 左右,但实际投加量需根据具体水质和消毒要求进行调整。

在污水厂试运行阶段或对新的污水源进行处理时,通过进行小型的消毒试验,在不同的次氯酸钠投加量下,检测消毒后的水质指标和余氯量,绘制消毒效果曲线,从而确定最佳投加量。

利用在线余氯监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接触消毒池出口的余氯含量,根据设定的余氯目标值,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调整次氯酸钠的投加量,以确保消毒效果的稳定性。

3投加点选择

接触消毒池前端:将次氯酸钠投加到接触消毒池的进水端,使药剂与污水能够在接触消毒池中充分混合和反应,适用于污水水质相对稳定、消毒要求不是特别严格的情况。

接触消毒池中段:当污水中含有一些对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有干扰的物质,且在接触消毒池前段经过一定的反应和沉淀后,在中段投加次氯酸钠可以避免这些干扰物质对消毒效果的影响,提高消毒效率。

多点投加:对于大型接触消毒池或污水水质波动较大的情况,可采用多点投加的方式,在接触消毒池的不同位置设置投加点,使次氯酸钠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污水中,提高消毒效果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PH值监测

PH值会影响次氯酸钠的水解平衡和消毒效果,最佳PH值范围通常在6.5-7.5之间。定期监测污水的PH值,当PH值偏离适宜范围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如投加酸碱调节剂等。次氯酸钠在中性或弱酸性环境下,消毒和氧化效果更佳。

在较低的pH值下,次氯酸钠几乎完全水解成次氯酸,这种形式的次氯酸具有更强的氧化性,从而增强消毒效果。随着pH值的升高,次氯酸的比例逐渐减少,次氯酸根离子的比例增加,这会导致消毒效果减弱。

5储存设备维护

次氯酸钠具有腐蚀性,储存罐和输送管道应采用耐腐蚀材料。定期检查储存罐和管道的密封性,防止次氯酸钠泄漏。同时,要注意储存环境的温度和通风条件,避免次氯酸钠受热分解或挥发。

 

6投加设备检查

定期检查次氯酸钠投加泵、计量装置等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其正常工作。及时清理投加设备中的杂质和污垢,防止堵塞。对设备的易损件,如密封圈、叶轮等,要定期更换,以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7安全防护设备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手套、防毒面具等,并确保其能正常使用。同时,设置应急冲洗设施和泄漏收集装置,以应对突发的泄漏等安全事故。

 

e477fa3796f05f293293.doc
2.1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5年01月27日 07:49:28
2楼

两种消毒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