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厂脱泥单元“加药装置”运行管理问题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5年01月28日 07:09:57
来自于污泥处理
只看楼主

污水厂脱泥单元“加药装置”运行管理问题 一、PAM加药装置 三腔式加药装置通常由溶药罐、熟化罐、储存罐三个腔室组成,通过分阶段实现药剂的溶解、熟化和投加:   溶药罐:完成PAM干粉与水的初步混合,需控制搅拌速度防止结块。 熟化罐:药剂充分溶解至均匀胶状溶液(熟化时间通常60分钟左右)。 储存罐:存储熟化后的药液,并通过计量泵精准投加至污水系统(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保持溶液温度<40℃,避免降解。

污水厂脱泥单元“加药装置”运行管理问题

一、PAM加药装置

三腔式加药装置通常由溶药罐、熟化罐、储存罐三个腔室组成,通过分阶段实现药剂的溶解、熟化和投加:

 

溶药罐:完成PAM干粉与水的初步混合,需控制搅拌速度防止结块。

熟化罐:药剂充分溶解至均匀胶状溶液(熟化时间通常60分钟左右)。

储存罐:存储熟化后的药液,并通过计量泵精准投加至污水系统(存放不宜超过24小时),保持溶液温度<40℃,避免降解。

 

1.溶解系统操作

开启溶解腔的进水阀门,注入适量清水,启动搅拌器,设置合适的搅拌速度。通过螺旋给料器缓慢加入 PAM 干粉,避免干粉结块或投加过快出现泡沫过多,密切观察搅拌情况,确保药剂均匀分散溶解。若发现药剂结块,立即停止投加,调整搅拌速度,适当延长熟化时间;对已结块的药剂进行清理,避免其进入后续系统。

 

2.数据记录分析

每日记录加药量、污泥处理量、泥饼含水率、药剂单耗(kg PAM/t DS每处理一吨干泥消耗的PAM)等关键数据。定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趋势图,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通过数据分析找出影响脱水效果和药剂消耗的因素,优化加药策略,如调整加药浓度、流量等,降低运行成本。

3.管道清洗

每次停机后,立即对加药管道进行反冲洗,尤其是投加阳离子 PAM 时,增加反冲洗频率,防止残留药剂堵塞管道。

4.滤网检查与清理

每天检查溶解腔和熟化腔的滤网,及时清理滤网上的未溶解颗粒;每周对滤网进行彻底清洗或更换,确保滤网的过滤效果。

5.泵与阀门维护

每天检查隔膜泵、计量泵的密封性和运行稳定性,查看有无泄漏、异常振动或噪音。定期检查泵体,更换易损件,如泵头膜片等。检查阀门的开关灵活性,确保阀门无卡顿、泄漏现象。检查管道过滤器,清理杂质,若滤网损坏及时更换。对加药泵进行拆解清洗,排除堵塞物,确保泵体正常运行。

6.罐体清洗

每周清洗溶药罐和熟化罐内壁,去除残留药剂结垢;定期(每季度)对罐体进行全面检查,查看有无腐蚀、损坏情况。

7.脱水效果监测

持续观察泥饼含水率和滤液清澈度,泥饼含水率目标应低于 80%,滤液应清澈无明显悬浮物。若发现脱水效果异常,及时分析原因并调整加药策略。

脱水效果差:重新进行小试,确定是否为 PAM 类型错误。检查加药系统,调整投加量,优化混合方式,确保药剂与污泥充分混合。

8.药剂投加环境

在进行 PAM 药剂投加时,务必时刻关注是否有撒漏情况。PAM 遇水后表面极其光滑,操作人员一旦不慎接触,极易滑倒受伤。

二、PAC加药装置

1.储存与配制

液态 PAC 储存于 PE 材质的防腐储罐中,将储罐放置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环境温度控制在 35℃以下,防止药剂水解失效。

固态 PAC 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仓库,溶解时应边搅拌边缓慢添加药剂,直至无颗粒残留,防止结块堵塞管道。

 

2.加药系统配置

PAC 投加点设定在污泥调理池前端,借助机械搅拌或管道混合器,保证药剂与污泥充分混合。并定时观察污泥絮体大小,评估污泥调理效果。

3.日常维护

每周对加药管路进行冲洗,停机时务必排空管道,防止 PAC 结晶堵塞。定期检查液态 PAC 储罐内壁的腐蚀状况,发现问题及时修补或更换。按时清理加药泵前端的 Y 型过滤器,防止杂质损坏泵体。

 

4.常见故障应对

若计量泵流量不稳,检查隔膜是否破损、阀门有无泄漏、入口管道是否进气,并及时修复。加药后污泥黏性增加,可能是 PAC 投加过量,此时应降低投加量或调整 pH 值。针对储罐沉淀结垢问题,定期排空清洗。

5.操作安全

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必须佩戴耐酸碱手套、护目镜,避免皮肤接触 PAC 溶液。在液态 PAC 储罐周围设置防泄漏围堰,并配备应急冲洗设施。

 

 

fb260beb92032470ad6f.doc
2.3 M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5年01月30日 09:27:39
2楼

污泥脱水工序加药装置技术参数的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