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养殖池体设计工艺(三):池体尺寸选择及安装要点!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5年02月04日 16:46:47
来自于环境修复
只看楼主

循环水养殖池体设计工艺(三):池体尺寸选择及安装要点! 一、养殖池尺寸和结构1、养殖池的最佳尺寸      业界并没有统一的最佳尺寸,但实验研究表明,6-8米直径的鱼池可能是较佳的选择,因为它能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同时,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易于操作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径深比      径深比是指养殖池的直径(对于圆形池)或等效直径(对于方形池等,通常以最长对角线长度衡量)与池深的比值。它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参数,用于描述养殖池的形状特征,对养殖池内的水流特性、水质分布、光照条件和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实践操作中,鱼池的径深比(3-10):1,虾池的径深比为(5-10):1。

循环水养殖池体设计工艺(三):池体尺寸选择及安装要点!


一、养殖池尺寸和结构
1、养殖池的最佳尺寸

     业界并没有统一的最佳尺寸,但实验研究表明,6-8米直径的鱼池可能是较佳的选择,因为它能在保证鱼类健康生长的同时,控制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易于操作和管理,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径深比

     径深比是指养殖池的直径(对于圆形池)或等效直径(对于方形池等,通常以最长对角线长度衡量)与池深的比值。它是一个重要的几何参数,用于描述养殖池的形状特征,对养殖池内的水流特性、水质分布、光照条件和养殖生物的生存环境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在实践操作中,鱼池的径深比(3-10):1,虾池的径深比为(5-10):1。

     养殖生物的种类和习性是影响径深比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对于一些喜欢在水体表层活动的鱼类,较浅的水域和较大的表面积(即较大的径深比)可能更适合,因为这样可以提供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和更好的光照条件。而对于具有分层栖息习性的鱼类或者底栖生物,径深比的选择需要考虑到它们对不同水层的利用情况以及底部空间的需求。另外,循环水系统的水流模式和水质调控能力也会对径深比产生影响。如果循环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上下层水体的混合和水质均匀化,那么可以适当增加池深,改变径深比。

     在较大径深比的养殖池中,水的表面积相对较大,深度较浅。这种情况下,水流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更容易受到重视。例如,通过合理设计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位置和角度,可以在池内形成较为稳定的水平环流。由于水浅,水流速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梯度变化较小,水体上下层之间的混合相对容易,有利于氧气和营养物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快速扩散。

     较小径深比意味着养殖池相对较深。在这种池中,水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如果没有合理的设计,容易出现上下层水流交换不充分的情况。但通过在池底设置曝气装置或者特殊的进水口(如产生向上的水流),可以形成垂直环流,促进上下层水体的混合。不过,相比浅池,深池中的水流速度在垂直方向上的梯度变化较大,底部水流速度可能较慢。

3、坡度

     圆形养殖池的池底设计应为锅底形,从边缘向中心的坡度以5%~10%为宜。这样的坡度有助于集中养殖池中的残饵和粪便,便于排污和清洁。随着养殖池底面坡度的增加,养殖池内部的流态紊乱程度逐渐减小,流场湍流强度也相应降低,有利于固相颗粒物的沉降。

二、养殖池塘的建设安装
1、场地空间与形状

     如果养殖场地空间有限且形状不规则,灵活多变的塑料池或小型玻璃钢池可以更好地适应场地。这些池体可以根据场地的角落和剩余空间进行定制或组合,提高场地利用率。而对于场地开阔、形状规则的养殖场,混凝土池可以按照规划进行大规模建设,充分利用空间优势,实现高效的养殖布局。

2、地质条件

     对于地质条件较差(如软土地基)的场地,在建造混凝土池时需要进行额外的地基处理,增加了建设成本和难度。此时,PP池的轻便性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们不需要像混凝土池那样依赖坚固的地基。另外,如果场地靠近海边等具有腐蚀性环境的区域,要考虑池体的耐腐蚀性,PP池在这种情况下比普通的金属池体更具优势。

3、当地气候条件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池体的保温和抗冻性能很重要。混凝土池和玻璃钢池由于其材料特性,在抗冻方面相对较好。而塑料池在寒冷环境下可能会变脆,需要采取额外的保温和防护措施,如包裹保温材料等。在气候炎热的地区,要考虑池体材料的抗老化性能,避免因长时间暴晒导致池体材料损坏,例如,优质的玻璃钢池和经过特殊处理的塑料池在抗老化方面表现较好。


75972f5804cbbac2e68b.doc
15.5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5年02月05日 08:12:27
2楼

循环水养殖池池体相关技术和知识系列资料,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