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装配式 智能建造 绿色低碳 新城建” 提质降本增效——A129#地块厂房建设项目应用案例
coc_23372829
2025年02月06日 10:03:02
只看楼主

来源: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项目基于“REMPC”工程总承包模式,通过贯彻落实“装配式 + 智能建造 + 绿色低碳 + 新城建”技术,实现高效共享,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项目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安全质量隐患。


一、项目概况

A129# 地块厂房项目占地面积11306 平方米, 拟修建 1 栋 10 层高的厂房及环境绿化边坡堡坎等,在容积率约 2.0 的情况下建筑面积约为 28363.84 平方米,规划建设车位约 250 个,总工期 730 日历天。项目采用装配式整体框架-现浇剪力墙结构,采用了梁、柱、板、墙、梯等标准化预制构件,装配率达 76.8%,达到国家AA 级装配式建筑评分标准,是中建科技在西部区域的又一装配式标准化厂房系列产品的示范标杆项目。


   

二、应用目标

本项目基于中建科技独创的“REMPC”工程总承包模式,贯彻落实“装配式 + 智能建造 + 绿色低碳 +新城建”技术,着力打造国家 AA 级装配式项目、重庆市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重庆市二星级智慧工地、中建科技智能建造示范项目、重庆市智能建造示范项目、重庆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重庆标准化示范工地、“三峡杯”。


   

三、特色亮点

1. 全过程项目协同管理: 项目充分应用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项目协同数字化管理,涵盖数字设计、智慧商务、智能工厂、智慧工地、幸福空间等功能模块 ;应用中建科技项目管理系统的文件管理、协同管理、构件追溯、项目模型、智慧商务、智能工厂、智慧工地、幸福空间、项目人员等功能模块,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智慧建造平台

2. 工地质量安全:   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质安通 APP,安全生产智能化装备(特种设备运行监测)实现及时掌握项目质量安全检查、验收、实测情况及各类预警功能作用,并将相关数据与项目协同管理系统和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打通,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质量安全巡检闭环管理,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红线和质量底线。

施工安全

3. 构件追溯:   可大大提高预制构件管理效率,构件设计信息化带来构件信息记录与获取的便捷,构件生产、运输、安装等过程质量检查与进度可通过平台集中展现,直观反映装配施工进度,同时对各阶段进度与质量管理相关责任人及构件状态信息进行记录与提取,赋予构件可识别性与可追溯性,有利于构件安装等过程管理有序、高效进行。达到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数字化,通过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应用管理行为和施工作业行为数据,推动项目数据信息实时共享、资料文件整编归档,实现参建各方基于数字化平台全过程业务协同和 BIM 综合应用。

构件追溯物流

4. 人员管理:   实名制管理,基于AloT 开发,运用生物识别系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核验工地项目、市政工程、装饰装修等人员的身份信息。工地现场出入口设置的智能门禁系统可实现人员考勤信息的自动统计和现场显示,以及出入口的实时视频监控。动态看板,可实现对建设工程项目基本情况、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基本信息、主要区域实时监控视频的集中显示功能。人员行为管理模块通过进出场扫描人脸,系统可实时采集人员体温信息。

AI识别

5. 与建筑工业化技术融合:   应用自主研发的可周转高强螺栓组合钢牛腿代替传统的满堂架施工,减少了支撑架体和模板的投入量,实现了快速高效施工安装,节约劳动力和成本,减少工期。

6. 数字化设计: 涵盖工程建设设计到交付运维全生命周期,通过应用 BIM 技术、模拟仿真技术和设计协同平台,实现一模到底,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依托中国建筑智慧建造平台,实现施工进度管控。一是显示项目施工进度,并可动态观看 ;二是实现地下室和现浇部分构件追溯 ;三是实现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的进度把控。

施工进度

三维可视化

工程量统计

管线综合碰撞检查及排布优化

7. 工厂化生产:   在中建科技自有的 PC 工厂运用了智能化产线、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MES 系统、预制构件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系统,提升了预制构件生产效率、质量。

8.VR/AR 虚拟现实技术: 运用VR、AR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 BIM 成果,建立项目标准户型导航、项目全景导航或线上展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场地环境、结构性能等性能化分析。

9. 数字化档案技术: 具备施工作业行为和现场管理行为数据实时生成功能,参建各方基于同一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认证和调用电子签名、电子印章,进行工程质量责任文件、监理报告、分部工程施工记录等工程资料在线审批和流转,实时记录责任单位、责任人、地点位置、时间、楼层、照片、音视频等过程信息,实现工程建设行为数据实时留痕和自动归档。

10. 无人塔机智控系统: 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迅速感应机械安全临界值,灵敏发出安全报警,呈现出强大的塔机安全预警能力。在系统操作中,与塔机司机配合现场指挥,塔机操作全过程将以指挥第一视角全程与司机音视无缝对接,实现协同配合,精准高效的工作目标。成功实现了塔机司机可在距离施工项目建设现场千里,于地面通过智慧驾驶舱的五屏高清全景视觉体验,远程智能控制塔机进行机械操作,轻松智慧掌控塔机安全施工环境。

11. 点云扫描机器人: 利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手工测量,一方面可节省人工与质量管理人员工作量,另一方面可提高实测实量效率与精度。通过点云扫描可快速完成建筑各部位与空间尺寸记录,同时将单一质量控制项整合,进行整体质量问题分析,可全面展现测量空间内质量问题,避免抽检带来的测量结果误差,激光扫描与计算机建模可有效避免手工测量带来的误差 ;通过模型对比可直观反映建造误差,帮助快速整改。

12. 拍照测量设备: 基于 3D 立体视觉技术的掌上型硬件设备,一款集成 Al 影像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应用软件以及用于远端协作的云资料平台。

13. 智慧物联网式数位靠尺: 测量标准化,通过无线射频识别和互联网模块,将所有量测数据数位化,并有效搜集所有数据。

14. 视觉位移计: 用于监测结构物的表面相对位移变化,提前预测塌方风险。通过观测安装在待测点的标靶,视觉位移计融合标靶的 IMU 数据和自身采集的视觉信息后,测量出标靶和视觉位移计之间的相对位移偏移量,精度达到毫米级。

15. 板材安装机器人、搬运机器人: 通用物流机器人针对建筑工地的预制件、材料包等建筑物料进行横向搬运工作,具有自动抓取,单人操作上楼,自动卸货,零接触搬运,零损耗搬运,零转弯半径等特性,安装机器人用于本项目陶粒板安装。

墙面安装机器人

墙面处理机器人


四、应用效果

该项目通过贯彻落实“装配式 + 智能建造 + 绿色低碳 + 新城建 ”技术,实现高效共享,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项目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安全质量隐患。经过综合计量,本项目“装配式 + 智能建造 + 绿色低碳 + 新城建”技术预计产生经济效益共计 96 万元,直接经济效益 6 万元,间接经济效益 90 万元。一是有效节省人工成本预计平均 12 万元/年,按照合同工期 730 日历天计算,此项预计节约人工成本 24 万元。二是工期成本折合费用预计节约 46 万元。三是现场安全、质量工作效率提高 1 倍,安全质量隐患减少 50%,各类报表、纸质资料减少约 30%,项目两制管理专员工作效率提高,减少管理沟通成本,此项节约成本约 10 万元。四是资源消耗减少,其中项目用水减少 40%,项目用电减少 10%,固废垃圾等减少 50%,此项估算效益计 10 万元。

项目以“三全 BIM”技术为核心,以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装备为高效手段,以工程大数据在工程建造全过程的应用为抓手,以建筑工业化 ( 装配式 ) 为载体,建立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和模式,达到了质量提升、现场安全、人员健康、资源消耗减少等目标,有力促进了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载于“中国建设信息化”微信公众号

作者:陈显涛、苏可柔,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文刊载于《中国建设信息化》。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