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污水处理助手
一、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总浓度,也称全硬度或总硬度。硬度的单位有mmol/L与mg/L (CaCO3)等,其中1mmol/L=100.09mg/L(CaCO3)。除全硬度概念之外,根据水中碳酸类离子的情况,硬度可有以下分类。 ①碳酸盐硬度与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的碳酸氢盐与碳酸盐之和;非碳酸盐硬度是指全硬度与碳酸盐硬度的差值,通常等于钙、镁的硫酸盐与氯化物浓度之和。
一、水的硬度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离子与镁离子的总浓度,也称全硬度或总硬度。硬度的单位有mmol/L与mg/L (CaCO3)等,其中1mmol/L=100.09mg/L(CaCO3)。除全硬度概念之外,根据水中碳酸类离子的情况,硬度可有以下分类。
①碳酸盐硬度与非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的碳酸氢盐与碳酸盐之和;非碳酸盐硬度是指全硬度与碳酸盐硬度的差值,通常等于钙、镁的硫酸盐与氯化物浓度之和。
②暂时硬度与永久硬度。暂时硬度是指经长时间煮沸后水中的沉淀物质,实际上是钙、镁的碳酸氢盐,即Ca (HCO3)2与Mg (HCO)2的含量之和。永久硬度是指经长时间煮沸后水中的未沉淀物质,即钙、镁的硫酸盐、氯化物及硝酸盐等引起的硬度。由于水中的CO?2-含量很低,一般认为永久硬度与非碳酸盐硬度相等。
二、水的碱度和酸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所有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水中常见的碱度物质
包括OH^-、HCO^-、CO3^2-、NH?。及其他一些在水中能与酸(H+)进行中和反应的弱酸盐类。
水的酸度是指水中所有能接受OH^-的物质总量,这些物质可释放或水解产生H+。可以形成酸度的物质包括HCI、H+, SO4^2+,等强酸,乙酸、碳酸等弱酸,(NH4)SO4,等强酸弱碱盐以及酸式盐等。
三、碱度与硬度的关系
碱度针对阴离子,硬度针对阳离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暂时硬度可将两者联系起来。
①当硬度小于碱度时,可认为水中所有的硬度离子(Ca^2+和Mg^2+)均与
HCO3^2-结合成为Ca (HCO3)2与Mg (HCO3)2,故硬度等于暂时硬度,而碱度大于暂时硬度。
②当硬度等于碱度时,水中的硬度离子与碱度离子完全以Ca (HCO3)2及Mg(HCO3)2的形式存在,既不存在过剩碱度,也不存在永久硬度,故硬度、碱度及暂时硬度三者相等。
③当硬度大于碱度时,水中的硬度离子除了与碱度离子结合为Ca (HCO3)2
及 Mg (HCO3)2之外,多余的Ca2+与Mg2+与水中的强酸性阴离子CI与SO4^2-,分别结合为CaCl2、CaSO4、MgC2、MgSO4。此时,碱度等于暂时硬度,硬度大于暂时硬度。
根据碱度与暂时硬度的关系,水还可以分成负硬水与永硬水。
①负硬水是指碱度大于硬度的水,水中存在过剩的碱度,即过剩的HCO3^-与水中Na+、K+结合成碳酸氢盐。
②永硬水是指碱度小于硬度的水,故水中存在永久硬度。
本文来源于: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