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水利工程质量
一、工地试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一、工地试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岗位责任制,严格按《试验管理手册》规定的职责范围和权限,尽职尽责做好工作。
2监理工地试验室执行项目部制定的有关责任标准及考勤办法,严格请销假制度。坚持做到月初有计划,月末有总结,并制定学习制度。
3操作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禁止乱扔、乱放与检测无关的物品;检测试件堆放整齐,仪器设备干净,试验完毕应擦拭机具并恢复到原状。室内仪器设备,零、部件,修理工具,要妥善保管,排放整齐。需外借时应请示监理工地试验室主任批准并办理借还手续。
4、试验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有人打扫卫生,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5、下班后与节假日,除恒温恒湿室外,必须关好水、电,关好门窗,以保证试验室的安全。
二、试验室管理制度
1、试验室实行主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各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试验室坚持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做到公平、公正,数据提供准确及时,独立行使技术职能,不受任何方面的干预和干扰。
3、试验室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不得在室内从事与试验无关的事,非操作人员不得在内逗留。
4、试验员为工作室的安全卫生责任人。每次试验检测结束后,做到水电位于安全状态,仪器、设备的零部件妥善保管,常用器具摆放整齐,说明书、操作手册和原始记录等放入指定地点,工作室场地清洁、仪器洁净。
5、试验室的仪器、设备由两人以上操作,地面采取绝缘措施,电源线应排列整齐,不得横跨过道。
6、试验室应保管好设备、仪器,做好防火、防盗和防蛀工作。
三、力学室工作制度
1、试验前应对本室的仪器设备、配件、水、电等检查一遍,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对环境温度有要求的试验项目前还要先调整室内温度。
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完全了解,包括配套的仪器及配件如何正确操作和保养。万能试验机、压力机应在其量程的20%~80%范围内操作。
3、试验人员在试验前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程序,避免在试验过程中因查阅操作规程而导致试验操作不连贯。
4、操作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切断电源,并查明原因。
5、仪器使用完毕,应做好使用记录,清理压板上的试验残留物,使机器恢复原状。
6、仪器设备定期保养,压力机、万能试验机、应力环等定期检定。
7、试验配件等使用完应擦干净后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
8、下班前,关闭所有门、窗、水、电。
四、骨料室工作制度
1、试验人员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性能,使用后做好使用记录。
2、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须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
3、熟知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应注意的事项,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转。
4、保持试验温度、湿度在要求范围内。
5、操作过程中,注意做好试验记录,随时注意观察仪器的使用情况,如发现异常,立即关机,查明原因。
6、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注意计量仪器的检定期限。
五、水泥室工作制度
1、试验前应检查本室所有仪器设备、配件、水、电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2、试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及配件性能完全了解,做好使用记录。
3、试验人员应熟悉每项试验的操作规程,避免在试验过程中查阅操作规程。
4、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样、试模及水温度与室温相同;试验时应记录室温;试验室一般不宜通风。
5、操作过程中,如发现仪器异常,应立即关机,并查明原因。
6、试验完毕,应将所使用的仪器、配件擦洗干净,放回原处,无用的试验废料应于当日清理完毕。
7、定期保养仪器,保持室内清洁,应注意计量仪器的检定期限。
8、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水、电。
六、样品室管理制度
1、需对每件样品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委托单位名称、样品数量、样品名称、取样地点、试验项目、登记日期、送样人、接收人。
2、试验人员在登记样品时,应根据其试验项目,来初步判断样品数量是否满足要求。
3、登记单应放在样品的醒目位置,样品摆放应有序。
4、每种样品尽可能一次取出,如需要分批做试验,应考虑每次取样是否有代表性。
5、试验完毕后,有特殊需要的样品应留样备查,如无特殊需要,应将剩余样品清理掉。
七、资料室管理制度
1、资料室用于存放各种质量记录用表,仪器设备档案,检验测试档案和其它技术资料。
2、资料室的各种技术资料管理按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求,并做到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方便查找。
3、有保密要求的资料柜必须上锁,钥匙由专人管理。
5.5.4档案资料一般不允许外借,本室人员借阅,要在资料管理员处登记,并按时归还。
5、各种质量记录表,参考书籍的领用,资料员要登记,领取人签收。
6、资料室的清洁卫生由资料员负责,应保持通风干燥,严禁烟火。
八、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加强全体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杜绝安全质量事故发生。
2、监理工地试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监理工地试验室主任负责。
3、全体试验人员应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工具,不得违章作业。
4、新职员、实习人员,在未熟悉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前不得动用仪器设备。
5、下班不再工作的操作室,必须切断总电源、水源、气源、关好门窗。
6、检修仪器应切断电源,严禁带电作业,并应在闸刀上挂牌,工作结束后恢复原状。任何人未经挂牌人同意严禁合闸。
7、操作各种用电设备时,应先学习有关操作规定,否则不得使用设备、仪器。使用设备前,应检查接线是否牢固,电线、闸刀、插座是否破损,用毕要及时切断电源。
8、试验人员负责对用电仪器设备做好经常性检查,防止漏电及有关机械事故发生。
9、高温加热试验严格按规程要求升温和降温,不得违章操作。
10、做好放射性仪器的使用管理,做到专屋存放,专人使用,规范操作。
11、管好消防灭火器材,使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如发生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采用灭火器灭火,组织抢救并报警。
12、与试验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试验操作室。
13、对室内安全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
十、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1、试验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为检测事故:样品丢失、损坏、加工试件时弄错规格以至无法弥补;送样人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试验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泄密;由于人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试验工作的要求,试验方法错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试验结论错误;试验过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书写报告字迹不清楚,结论不明确,试验报告发错单位,没按送检人委托要求进行检测。
2、发生检测事故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如停电、停机等),制止事故继续发展、保护现场,不得随意变动现场情况。
3、事故责任者应实事求是填写检测事故分析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旁证、事故的性质和原因分析,交由工地试验室主任处理。
4、根据检测事故严重程度,由总监理工程师责成有关人员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做出结论并提出处理意见。
5、检测事故发生后,对责任者应当批评教育,接受教训,根据损失大小,由总监理工程师决定给予行政处分及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吊销其检验员证,报批执行。
十一、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人员培训、考核是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每年的工作计划、以不断提高人员的素质。
2、采用分散、集中、自学与讲课相结合的办法,对全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集中学习,有计划、有目的的对试验规范、规程、标准进行学习, 对新颁布的试验规范、规程及时组织学习。
4、除定期参加上级组织的试验操作培训外,本室人员每年举办一次试验项目操作培训,由试验工程师现场讲课操作,互相提高试验操作水平,培养新生力量。
5、对高速铁路的现行规范、规程和有关技术要求、规定,组织全室人员及时学习和讨论,并及时贯彻实施,做到试验人员个个熟悉。
6、结合本室的计量认证,组织学习《试验质量手册》、《试验检测实施细则》,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十二、试验资料的管理制度
1、试验资料由资料员负责管理,借阅资料须办理有关手续并及时归还。
2、试验资料实行目录化管理,按某一检测项目或某一分项工程为单位建立试验资料总目录和卷内目录。
3、试验资料的申请批复程序执行京沪高速铁路技术文件的要求。
4、经装订成册的试验资料,其委托单(或取样登记)、记录、报告三者相对应,相关材料的试验资料应一同装订。
5、原始记录不得复制,试验报告需要复制时要经主任批准由专人办理,并予以登记,同时加盖试验专用章,否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