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光伏与BIPV的多维度对比分析
诗酒趁年少啊
2025年02月08日 13:19:39
只看楼主

以下是对常规光伏与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市场、逻辑等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主要结合了两者的技术、经济性、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等: 一、核心逻辑差异 1. 功能定位   常规光伏:以发电为核心目标,作为附加设备安装在建筑物表面或地面,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属于“后装式”能源系统。   BIPV:既是发电设备,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如屋顶、幕墙),需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实现发电与建筑功能(如防水、隔热、装饰)的深度融合。  

以下是对常规光伏与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市场、逻辑等多维度的对比分析,主要结合了两者的技术、经济性、应用场景及未来趋势等:

图片
一、核心逻辑差异

1. 功能定位  

常规光伏:以发电为核心目标,作为附加设备安装在建筑物表面或地面,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属于“后装式”能源系统。  

BIPV:既是发电设备,也是建筑结构的一部分(如屋顶、幕墙),需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实现发电与建筑功能(如防水、隔热、装饰)的深度融合。  

2. 市场驱动因素  

常规光伏:依赖光伏发电补贴、能源需求增长及规模化降本,适合集中式电站或工商业屋顶。  

BIPV受绿色建筑政策(如零碳建筑标准)、建筑节能法规驱动,更侧重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需求。  

3. 产业链整合  

常规光伏:产业链集中于光伏组件制造、逆变器及电站开发,参与者以能源企业为主。  

BIPV:需建筑与光伏行业的协同,涉及建材企业(如幕墙公司)、系统集成商及建筑设计院。  

图片

二、技术及经济性对比

图片

三、市场现状与趋势

常规光伏市场:
在全球范围内,光伏产业持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据估算,2024年全球光伏组件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803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约为8.19% ,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之一,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数据,2024年中国海上光伏行业初始投资规模预计达到960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年度有显著增长。而整个光伏产业链方面,2024年中国光伏组件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510亿元人民币,尽管未来五年复合增速约为-2.16%,但这一数值仍然体现了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另外,从装机容量来看,截至2024年8月底,中国光伏累计并网容量已达到72361万千瓦(即723.61吉瓦),超过了水电装机量,并继续巩固了其作为第二大电源的地位。
BIPV:
到2024年,预计全球BIPV市场规模将达到63.1亿美元,并且有望在接下来的五年内以14.7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125.9亿美元。同时,有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BIPV市场规模可能接近500亿元人民币,与2020年相比,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58% 。
2025年预测:对于2025年的预测显示,BIPV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据估计,到那时,全球BIPV总装机量将达到约23.66GW,较2020年的水平实现了显著增长 3。中国市场方面,隆福投资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光伏建筑市场空间总量预计为4236亿元,其中BIPV总体渗透率将快速接近20%,产生总计866亿元的市场规模。
长远展望:更长远来看,BIPV市场的潜力巨大。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BIPV市场规模可能会达到4000亿元左右。而另一项研究则更加乐观地估计,到2036年底,全球BIPV市场规模可能超过2479.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19.7% 。

四、BIPV与传统光伏的核心分野

需求端: BIPV瞄准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常规光伏聚焦能源替代。  
技术端: BIPV是材料科学与建筑设计的交叉创新,常规光伏是单一能源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商业模式: BIPV需建筑商、设计院、开发商、光伏企业联合投资,常规光伏以电站运营商为主导。  
光伏和BIPV虽然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线,但两者都服务于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光伏的金融属性使其在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而BIPV的建材属性则使其在建筑领域具有独特优势。 未来展望,BIPV将成为城市建筑“碳中和”的关键路径,而常规光伏继续主导集中式能源供应,两者在分布式能源场景中可能形成互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