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之前介绍了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构造,底部纵筋植筋构造都是新增次梁底面高于主梁底面的情况,若新增次梁底面低于主梁底面时,底部纵筋如何植筋? 以下是之前关于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分析的文章。
之前介绍了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构造,底部纵筋植筋构造都是新增次梁底面高于主梁底面的情况,若新增次梁底面低于主梁底面时,底部纵筋如何植筋?
以下是之前关于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分析的文章。
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分析
新增次梁端部植筋锚固分析(续)
现浇结构中会遇到次梁底面低于主梁底面,常用做法是采用吊筋做法。
主梁内设置两根U型吊筋,吊筋伸入主梁内总长度为La,水平弯折段长度不小于20d,一般示意的都是中间连续支座做法,容易忽略纵筋在端支座的构造做法,以下为中间支座做法。
底部纵筋在端支座时,是什么构造?
在端支座纵筋须满足伸入支座内的长度≥12d,另外纵筋也要完全搭在吊筋上,不能只搭在一根吊筋上。
采用吊筋的做法,纵筋锚固毕竟不如直接锚入梁内受力直接,考虑底部纵筋伸至主梁钢筋内侧后向上弯折,伸入主梁内的长度满足12d。
吊筋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新增次梁底面低于主梁底面的做法与现浇结构类似,只是吊筋需要植入主梁内,吊筋植筋需要满足边距要求。
主梁外侧混凝土凿除,第一排纵筋伸至主梁外侧弯折,弯折段伸入主梁内的长度为12d。第二排纵筋不用弯折,伸入支座12d即可。仰面植筋采用防溢帽或木楔等进行临时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