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的修复与记忆 建筑修复是一种赋予过去以新生的艺术。它是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微妙舞蹈,历史向未来低语,时间的回声编织成现在的纹理。这种优雅的转变将昨日的残骸,通过设计的炼金术,锻造成明天的心脏。
建筑修复是一种赋予过去以新生的艺术。它是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微妙舞蹈,历史向未来低语,时间的回声编织成现在的纹理。这种优雅的转变将昨日的残骸,通过设计的炼金术,锻造成明天的心脏。
这不仅仅是一种翻新,而是一种在旧与新之间的尊重对话,每一块砖、每一根梁、每一块石头都讲述着坚韧与更新的故事。建筑修复是形式与功能之间诗意的结合,是超越时间界限的创造力不朽精神的证明。
01 科伦巴博物馆,德国 科隆
02 帕丁顿水库改建,澳大利亚 悉尼
03 古堡博物馆,意大利 维罗纳
01
科伦巴博物馆
彼得·卒姆托 的 科伦巴博物馆 位于 德国科隆 ,这座城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完全被摧毁,收藏了罗马天主教大主教管区跨越一千多年的艺术收藏。卒姆托的设计巧妙地从晚期哥特式教堂的废墟中升起,尊重该遗址的历史并保留其精髓。
作为一个 花园式 的博物馆,科隆巴不断地将一些交替选择的艺术作品展示出来。藏品的主线是对 总体秩序 、 度量 、 比例 和 美 的探索,这些连接了所有创造性工作。这种探索是一个美学实验室的宝贵材料,它研究了超越简单时间顺序的人类学联系。
"他们相信艺术的内在价值,它使我们思考和感受的能力,它的精神价值。这个项目是 从内而外 ,从 地方本身 发展起来的,"卒姆托在博物馆开幕时解释道。
卒姆托一贯注重材料的使用,特别是它们的构造细节,他使用了 灰色砖块 来统一场地的破碎片段。 这座新建筑将现有的碎片转化为一个完整的建筑。通过采纳原始计划并在废墟上建造,新建筑成为建筑 连续性的一部分 。
这些片段包括哥特式教堂的剩余部分、罗马和中世纪时期的石质废墟,以及德国建筑师戈特弗里德·博姆(Gottfried B?hm)1950年为“废墟中的圣母”建造的礼拜堂。
灰色砖块的立面将教堂立面的残片整合成当代博物馆的新面貌。砖工作为穿孔,允许散射光填充博物馆的特定空间。 随着季节的变化, “斑驳的光线在废墟上移动和玩耍” ,创造了一个宁静且不断变化的环境。
博物馆包括16个不同的展览室,建筑的核心是一个秘密花园庭院——一个安静而隐蔽的反思之地。
科隆巴允许游客沉浸在他们记忆的存在中,并在他们的旅途中提供他们自己的体验。作为一个 “活生生的博物馆” ,科隆巴探讨了个人在历史与现在之间的交流中的自由,在信仰与知识的交汇处,并通过对艺术的挑战来捍卫存在价值。
帕丁顿水库改建
GZT建筑师事务所,澳大利亚 悉尼
TZG和JMD受委托将帕丁顿蓄水池改造成城市公园,公众普遍希望将场地封顶,并在顶部新建景观。然而建筑师着迷于暴露19世纪的残骸,使人们可以漫步其中,穿过墙壁和拱券遗迹,感受光影绰绰和戏剧化的空间。
水库位于帕丁顿牛津街,是帕丁顿市民区的一部分,西面是帕丁顿市政厅,北面是帕丁顿邮局和朱尼伯大厅等19世纪的一些精美建筑。
由两个房间组成的水库建于1866年至1878年,是悉尼早期供水基础设施的一部分,直到1899年停运,从1914年到1990年因屋顶坍塌而关闭,水库用作车间,屋顶用作公共公园。在接下来的15年里,它进一步遭受了倒塌,成为了标记和街头艺术的首选地点。
设计团队的主要目标是稳定结构,并 赋予新的功能 ,以保持受损水库中引人注目的氛围。
该项目被设想为一个三层以上的公共花园,在基本完好的东宫屋顶上有一片凸起的草坪,在没有屋顶的西宫里有一个种植丰富的下沉花园,在水库和西市政厅之间的北街上有一个公民公园和小广场。
两个轻型屋面漂浮在蓄水池上方,标志着公园的主入口,它们的 轻盈感 与砖石拱券的 坚硬质感 形成对比,而交错的金属网巧妙地借鉴了古老砖石结构的接缝。
现有的人造景观体现了该项目的理念。可进入的下沉花园和水池被预制混凝土板包围,中间保留蓄水室遗留的残骸。残骸边缘由混凝土支撑,突出了原始砖拱的独特曲线造型。基地内维多利亚时代的树蕨花园暗示了蓄水池的始建时代。
该项目使用少量钢、铝和混凝土搭配历史悠久的砖、铸铁和木材,具有统一的工业表现形式。它们很好地维持了蓄水池的原始场景,其质感也因植物变得柔和,隐藏在街道中的开放入口邀请人们探索整个公园。
古堡博物馆
卡洛·斯卡帕 ,意大利 维罗纳
斯卡帕的古堡项目是一项历时18年的杰作,从1957年启动至1974年完工,它不仅是他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也是他设计中最为复杂的案例。
建筑群分为东西两部分,以12世纪的城墙为界。西边的主要建筑是斯卡拉家族在14世纪建造的宫殿和马斯提奥塔楼。到了19世纪,由于战争的需要,古堡的东翼被改造成了军事用途,法国人在此建造了L型平面的兵营。
20世纪20年代,这些兵营又被改造成了具有复古风格的建筑,并转变为博物馆的功能。由于历史线索是逐渐通过挖掘和研究显现出来的,加之改造资金的筹集并非一蹴而就,因此古堡的设计也是分阶段完成的。
斯卡帕巧妙地将入口从中央位置转移到了L型建筑的转角处,即一层画廊东端的位置。原入口被重新设计,变成了草坪上的一个休息廊。
这样,一个没有回头路的 流线布局 基本形成,起点和终点都设在北翼东端的第一个开间,利用建筑的自然转折进行功能分区:北翼用作展厅,东翼则是图书馆和办公室。
人流通过庭院进行疏散,庭院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入口前区、草坪区和砂砾区。入口前区是设计的焦点,建筑师运用喷泉、水池、花池、石板路和展品等元素,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空间。
骑手雕塑被放置在场地历史层次最丰富、元素最多样的地方——12世纪的城墙和城门,19世纪的兵营建筑,紧邻城市道路、河流和桥梁;这里的高差变化也为展示雕塑提供了有利条件。
从整个流线的角度看,雕塑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息的节奏,缓解疲劳,帮助人们在复杂的长流线中定位自己的位置,有效解决了体验问题。 雕塑、流线和场地 之间形成了互补共赢的局面。
一层画廊空间分为两层,风格迥异。一层的房间通过2米深的拱形门洞相连,这些门洞异常厚重。
斯卡帕认为这些房间所展现的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具有巨大的表现潜力,而地面铺装则是揭示这种关系的关键。地面采用严格的 正交轮廓 ,并在墙体之间留有随着墙体走势变化的凹槽。
二层画廊的隔墙较薄,门洞小而昏暗。建筑师对二层画廊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将门洞从墙体中央移至靠近南侧立面的位置,并将隔墙与北侧围墙完全断开,形成了一条通高的 视觉通廊 。
斯卡帕对Museo Castelvecchio的翻新工程精心平衡了新旧,在适当的地方揭示了原始建筑的历史。这种方法在当时是一个启示,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翻新方法。
结语
建筑保护,是对过去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承诺。它让人们铭记那些塑造了今天的人和事,同时也激发人们去创造能够经受时间考验的明天。记忆在建筑中得以保存,而建筑本身则成为记忆的载体,讲述着一个个永不褪色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