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既有线“更新记”:改造案例分享(二)
菠萝古老肉
2025年02月10日 10:34:38
来自于轨道交通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上一期科普我们进行了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的既有线改造案例分享,本期将继续进行案例分享,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上一期科普我们进行了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的既有线改造案例分享,本期将继续进行案例分享,快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好哒!


         

全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推进地铁既有线改造工程,包括到期(限)更新改造、功能提升改造和延伸扩建改造等多个方面。

在改造过程中,各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地铁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例如,引入先进的信号控制技术、供电系统、通信系统等,提升地铁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本期我们将进行青岛地铁、长沙地铁、天津地铁的既有线改造案例分享,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地铁          
             

           
    8号线支线拆解工程              

     项目概况: 地铁8号线支线途经城阳区和胶州市,线路全长20.4公里,共设车站12座。其中,中交一航局城交公司承建的项目01、02工区包含5站6区间2风井,全长12.191公里 。该工程面临的一个特殊挑战是在隧道内部完成重达640吨的“一航19号”盾构机的解体分块,并由电瓶车水平运输至始发井吊出。

     工程难点: 拆解工作需要在狭窄的隧道内进行,依靠人工精确操作;拆解后的部件重量大,需在半径仅为2.75米的隧道内完成翻转和运输,同时保护成品隧道不受伤害。此外,盾构机解体位置距离正在运营的8号线北段仅有3.8米的水平距离,拆解过程中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威胁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

     解决方案: 项目团队通过优化吊装受力分布、进行运输过程的数值模拟、制作针对性工装并优化加固运输设备等措施,确保了拆解过程的安全进行。同时,采用“翻身工装”和“葫芦拉”等创新方法进行部件的翻转和运输。针对拆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烟气问题,项目部采取了安装大排风扇等措施,确保了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

    1号线西镇站至青岛站区间暗挖大断面隧道工程              

     项目概况: 该区间隧道需要侧穿既有胶济铁路的青岛站及相关运营设施,隧道拱顶埋深约12米,距离铁路站房63 。该工程采用了TBM掘进后再行爆破扩挖的施工方法。

     工程难点: 区间隧道开挖跨度大、埋深浅、覆岩较薄,且围岩分级为Ⅵ级,暗挖施工易发生坍塌、地层变形过大等事故。此外,该工程还需确保既有铁路设施运营的安全稳定性。

     解决方案: 项目团队通过精心设计和施工,采取了有效的支护措施和监测手段,确保了隧道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稳定。同时,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和施工工艺,降低了对既有铁路设施的影响。

             
    长沙地铁          
             

           
    2号线一期及西延一期工程信号系统升级改造项目              

    (上下滑动查看)


    项目背景与需求

    长沙地铁2号线作为长沙市首条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自2014年开通以来,一直承担着繁重的客运任务。然而,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增加和原信号系统国外厂商停止投入与产品更新,原信号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性难以满足当前线路运营需要,且系统备品备件面临停产,给线路的日常运营维保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长沙地铁启动了2号线信号系统的升级改造项目。

    改造目标与原则

    实现信号系统的国产化更新替代与升级提质,以满足智慧化城轨发展需求,实现线网级互联互通、智能运维、智能调度等智慧地铁运营管理。同时,改造项目遵循“充分利旧”的原则,尽量减少对既有线路运营的影响,实现“无感化”改造。

    改造方案与实施

    技术方案: 采用国产化全自主CBTC信号系统,融合应用多层冗余定位、多专业综合承载通信等国内外领先的新技术,实现信号系统的全面升级。

    ?施工方案: 项目共经历了室外施工、室内施工、倒切调试、新系统动车调试四个阶段。通过创新性地采用“一站一方案”“一日一方案”等三级精细化方案体系,以及按工序施工的组织模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项目团队充分利用夜间维保“天窗点”进行施工,避免了对既有线路运营的影响。

    ?安全管理: 长沙地铁与施工单位密切协调,建立了“施工互控、交验放行、履职督查”三道安全防线,确保了项目全程“零”安全事故。

    改造成果与影响

    ?技术成果: 项目成功实现了新信号系统的初期运营,标志着长沙2号线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破解了国外核心设备备件供应不足、安全运营维保困难的难题。

    ?运营效率提升: 新系统投入运营后,列车自动运行模式下最高运行速度提升5公里/时,行车效率大幅提高,保障了市民高效安全出行。

    ?智慧化运营: 改造项目为后续地铁网络化运营、智慧运营创造了有利条件,符合线网列车资源共享、智能调度等发展趋势。


             

             
             
    天津地铁          
             

           

    1号线改造

                 

    (上下滑动查看)


    改造背景

    天津地铁从1970年开始建设,历时十四年,于1984年建成通车。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既有线逐渐暴露出设备老化、运能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造以提升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

    改造目标

    天津地铁1号线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提升信号系统的性能,实现国产化替代,以及满足未来智慧化运营的需求。同时,改造还需要考虑对既有线路运营的影响,确保改造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改造方案

    ·信号系统升级: 采用国产化的信号系统替代原有的进口设备,实现信号系统的全面升级。这不仅可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后期的维护成本。

    ·车站结构改造: 对部分车站进行结构改造,以适应新的运营需求。例如,对既有双林站进行结构改造,以满足新建车辆段和出入段线的需求。

    ·车辆段改造 :在新设车辆段启用后,对既有车辆段进行拆除或改造,以满足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附属设施改造: 对车站的附属设施进行改造,如增设出入口、优化换乘通道等,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便利性。

    改造实施

    改造过程中,天津地铁采取了多项措施来确保改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采用精细化施工方案,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积极与乘客沟通,提前告知改造计划和影响,以减少对乘客出行的影响。

    改造成果

    改造完成后,天津地铁1号线的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得到了显著提升。信号系统的升级使得列车运行更加平稳、准时,提高了运能;车站结构的改造和附属设施的增设使得乘客出行更加便利;同时,国产化替代也降低了后期的维护成本。


    地铁既有线改造过程中面临着资金、技术、施工环境等多方面的挑战。同时,这也为地铁系统的升级换代、城市交通的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