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程审计
隆冬时节,P县审计局对某截污导流水利项目竣工决算情况开展了审计。 竣工决算财务报表中“占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补偿”一项引起了审计组成员陈青的注意,于是找来了项目负责人李亮了解情况。 “这个项目资金补偿涉及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10余项。整个资金拨付流程是怎样的?” “先由建设单位拨付至县征地移民办公室账户,再拨付到所在的乡镇政府,最后补偿给村集体组织或个人。”
隆冬时节,P县审计局对某截污导流水利项目竣工决算情况开展了审计。
竣工决算财务报表中“占地补偿和移民安置资金补偿”一项引起了审计组成员陈青的注意,于是找来了项目负责人李亮了解情况。
“这个项目资金补偿涉及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偿费、青苗补偿费等10余项。整个资金拨付流程是怎样的?”
“先由建设单位拨付至县征地移民办公室账户,再拨付到所在的乡镇政府,最后补偿给村集体组织或个人。”
“据我们了解,这个项目已经竣工投入使用多年了,为什么决算报告近期才编制?”
“这个项目资金来自省级专项资金,省水利厅最近才统一组织实施了竣工决算,所以决算报告出的时间晚了点。”
李亮走后,陈青整理了谈话记录,发现项目资金分类杂、流转层级多、时间跨度大。如果直接对资金的末端进行延伸调查,时间久、涉及的农户又多,效果可能不理想。陈青向主审林立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林立思索片刻后说:“你可以按照补偿协议上的补偿标准,先对补偿资金进行分类核对,再联系下县征地移民办公室,了解他们掌握的情况。”
陈青又联系了县征地移民办公室负责人刘科长。刘科长了解情况后说:“这个项目用的是省级专项资金,按照规定单独设立了账簿。上边把资金拨给我们,验收后我们就把资金拨付给了乡镇。”
“那你们是怎么组织验收的?是直接将补偿款发到农户手上吗?”
“我们和乡镇共同制定了占地补偿方案,并没有直接参与验收,乡镇将发放给农户的补偿款明细单复印给我们,留存后附到账簿中。”
“那麻烦把账簿和明细单给我们看一下吧。”
账簿上的补偿款数额与财务决算报表中的记录丝毫不差,但陈青仍觉得可疑。农户补偿款明细表没有汇总金额,全是零零散散的带有村民签字按印的纸张,数量多达上百页,且字迹模糊潦草,无法核对。此外,账簿中涉及了35个村庄,明显与资金分配方案中的50个村庄不符。出于职业敏感,陈青认为这里面可能有问题,但是怎么突破?哪里疏忽了?就在陈青陷入沉思的时候,桌上的竣工决算报告和占地补偿协议让他灵光一闪。
根据项目竣工验收报告内容,该项目共涉及永久占地48.8亩、林地34亩、临时占用耕地85.3亩。但是农户补偿款发放明细表中涉及青苗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等小额补偿款,并没有补偿标准为1.2万元/亩的永久占地一项。为了进一步证实自己的猜测,陈青联系了县自然资源局,了解到该项目从未申报过土地性质变更。
为了尽快固定审计证据,陈青和同事前往项目主要所在地高源镇。高源镇财政所王所长找到了当年的账本和凭证,明确表示该笔资金已经拨付给镇经管站,详细的支出明细在经管站中有留存记录。随后,高源镇经管站站长刘某忐忑地找出了补偿资金发放凭证,经过现场核对,县征地移民办公室拨来的补偿款共计174万余元,但是直接兑付给村集体或农户的仅有34万余元。眼见无法遮掩,刘某终于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原来,高源镇财政所前任所长梅某在补偿资金到账后向刘某出具了收款收据,让其按收据将139万余元虚列支出到经管站,后又以“上交陈欠”的名义将虚列的支出返还计入高源镇的财政收入,之后将截留的139万余元占地补偿费用于“办公费”“招待费”等支出。这样一来,仅通过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报表和账簿资料核对看不出丝毫破绽。占地补偿款里的“文章”终于被揭开。
目前,审计发现的相关线索已移交给当地纪委监委,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处罚。
(本文刊载于2025年2月7日中国审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