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机电人脉
作者 暖通空调净化 大家平时做设计,查手册惯了,可能已经忘记理论上最小新风量是如何确定的。我们从课本或手册里都学过,建筑物引入新风的用途不仅是给室内人员提供氧气,更主要的是稀释人员和室内设施散发的有害和有异味的气态、颗粒物、微生物等污染物,以及补偿排风量。不过,请注意房间总新风量绝对不是分别计算稀释各种有害物的新风量的总和。 先看看我国《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大家平时做设计,查手册惯了,可能已经忘记理论上最小新风量是如何确定的。我们从课本或手册里都学过,建筑物引入新风的用途不仅是给室内人员提供氧气,更主要的是稀释人员和室内设施散发的有害和有异味的气态、颗粒物、微生物等污染物,以及补偿排风量。不过,请注意房间总新风量绝对不是分别计算稀释各种有害物的新风量的总和。
先看看我国《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50736-2012 的第 3.0.6 条的规定。
![](https://fd.co188.com/group2/M00/80/1D/rBJhaGeqD6-AN_BKAAED7n9Nlb4964.png)
从我们规范的表中可以看出,规范编委用房间功能、人员密度(人员数量 / 房间面积)这两个要素来确定新风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为了简化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数值的背后隐含了很多影响因素,比如,家具的布置密度和家具装修有害物散发量、人员散发量、室外空气二氧化碳的浓度等等。
举个例子,一个会议室,人员需要 300 m 3 /h ,家具散发甲醛和苯需要 100 m 3 /h ,总新风量不是 400 m 3 /h ,而应该是 300 m 3 /h. 因为这 300 m 3 /h 新风量可以同时稀释人员散发的 CO 2 、细菌、病毒、 Pi 等,以及家具散发的有害物,最后从门窗渗出。这个例子中,人员散发有害物是大头。
如果这个房间是大老板的办公室,屋子里就一个人,再算上偶尔来汇报工作的下属(按一个人计算),人员只需要也就 60m 3 /h ,这时新风量就不能按人确定了,家具装修应该是主要考虑的因素了。但是,如果只参考规范,我们可能会得出房间新风量 60m 3 /h 。
下面,再来看美国人是怎么计算房间新风量的。
首先确定房间“呼吸区”的新风量 V bz :
V bz = 每人新风量 R p ×人员数量 P z + 单位面积新风量 R a ×房间呼吸区净面积 A z
表 6.1 给了常用功能房间的 R p 和 R a 的指标。
![](http://g.co188.com/img/topics/new_topics/images/blank.gif)
看来,美国人也是以房间功能、人员数量和房间面积来简化计算过程的。
还以那个老板办公室作例子,比如房间呼吸区净面积 92.5m 2 。
查 表 6.1 ,办公室最小新风量指标,每人 R p = 2.5 L/s ,单位面积 R a = 0.3 L/s · m 2
V bz = 2.5 × 2 + 0.3 × 92.5 = 32.75 L/s = 117.9 m 3 /h
这还不算完,标准还考虑了新风到达人员呼吸区的有效性。表 6-4 规定顶送顶回的空调送回风方式(热风送风温差大于 8°C )的通风有效系数 E z 是 0.8.
那么,大老板办公室的新风量 V oz = V bz / E z = 117.9 / 0.8 = 147.4 m 3 /h
看,美国人想的多吧。
以上说明房间呼吸区所需设计新风量 V bz 是怎么计算的,计算新风量 V bz / 房间通风有效系数 E z 得出房间设计新风量 V oz ,以下介绍系统的新风量如何确定。
上次提及的大老板的办公室,如果自成一个空调系统,那么这个系统的设计新风量就是该房间的新风量。
假设其他干部和普通员工享受一个全空气空调系统,既负责若干办公室、大开放办公区和几个大小会议室,情况就复杂了。
首先,系统的人数需要修正。因为多数情况下这个大区域的最大人数是固定的,这些人要么在办公室,要么部分在会议室。而我们之前计算的各个房间的新风量,是按房间最大人数确定的。所以,系统的新风量不能直接简单加总。当然,如果大老板不在乎费钱,也可以这么干。
ASHRAE62.1 提供了修正方法:
未修正系统新风量 V ou =D × Σ 每人新风量 R p ×房间人员数量 P z +Σ 单位面积新风量 R a ×房间呼吸区净面积 A z
其中, D 是系统人员同时在场系数,即系统服务人数 / 各房间设计人数之和。D是肯定小于等于1的,因此未修正系统新风量 V ou 比所有房间的最大计算新风量之和要小。
因此,考虑到各房间新风比与整个系统的新风比的差异,还要再修正。举例,比如系统里有 3 个主任办公室,每个主任办公室总送风量 350 m 3 /h ,其中新风量 60 m 3 /h ,新风比 17% ;普通员工的开放办公区总送风量 7000 m 3 /h ,新风量 900 m 3 /h ,新风比 13%. 如果整个系统按照 13% 新风比运行,主任房间可能就臭了;如果都按照 17% 新风比,老板觉得费钱。怎么办呢?
ASHRAE 替他们提供了折衷解决方法: 确定系统通风效率系数 E v .
如果系统人员系数D=0.6,那么 E v 就是 0.75,设计新风量 V ot = 未修正新风量 V ou / 通风效率系数 E v.
按上方例子,计算出来应该小于17%,大于13%. 其实,这个折衷方案,就是用员工区剩余的新风循环回系统混合后经送风二次进入主任办公室。 哦,原来主任是在呼吸员工的二手空气(尾气)啊。
如果这个全空气系统是变风量系统,情况更复杂。
房间的最大新风比要按照房间全年运行可能出现的最小送风量确定。这样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新风量要比按设计日冷(热)负荷计算工况的新风量大。法规要求不论送风量如何变化,变风量系统要保证最小新风量。由于引进更多的新风量,所以变风量系统不见得节能啊。
有人给系统配了二氧化碳传感器,可是又不能单纯按照二氧化碳浓度来控制新风量。因为人员减少,建筑家具依然散发气体。 ASHRAE62.1 允许使用二氧化碳浓度控制,但是没有说浓度值如何设定,由设计人员自由裁量。从保险的角度,室内浓度设定值还是要低些。
看来,还是风机盘管 + 新风系统好。如果大老板说它是落后系统,可以用独立新风系统 (DOAS) 这个新名词来包装一下,这样风机盘管 + 新风系统立刻就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