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NKO日兴设计 基地位于常熟市沙家浜镇,距离沙家浜旅游风景区3公里,西侧、南侧临城市景观河横泾堂支流,北临城市支路青年路,东为规划道路。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由于潮湿多雨的气候,通风、除潮和遮阳是传统民居着重考虑的问题。 设计团队采用一些被动式的节能措施,以简单易行的技术运用,适合地域气候特征的构造方式,合理的控制造价,建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低能耗建筑。建筑的设计理念,暗合了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也是现代建筑遵循的普遍原则。我们在新建筑五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太阳能的利用。
设计:NKO日兴设计
基地位于常熟市沙家浜镇,距离沙家浜旅游风景区3公里,西侧、南侧临城市景观河横泾堂支流,北临城市支路青年路,东为规划道路。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这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由于潮湿多雨的气候,通风、除潮和遮阳是传统民居着重考虑的问题。
设计团队采用一些被动式的节能措施,以简单易行的技术运用,适合地域气候特征的构造方式,合理的控制造价,建造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低能耗建筑。建筑的设计理念,暗合了柯布西耶提出的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也是现代建筑遵循的普遍原则。我们在新建筑五点的基础上,增加了太阳能的利用。
建筑采用了南北向的一字形布局,这种建筑形体紧凑、高效,在减少建筑外表面积的同时增加了空间的使用效率。首层只保留了门厅和餐厅,其余空间全部架空,东西横向柱跨为8.4 米,南北纵向柱跨达到16.8 米,形成了大空间的无柱架空层。用地面积 6916 ㎡,建筑面积 3168 ㎡。
建筑主体为三层,局部四层,我们将花园移到了三层的屋顶上,这里视野开阔,远处连绵的水系和自然村落尽收眼底。平面采用了相对自由的布局方式,圆形大厅四层通高,白天顶部光线透过北向侧窗进入室内,经过漫反射后均匀洒落下来,晚上则用人工照明营造出同样的光效。
建筑底层架空,避免了对空气流通的阻挡,底层形成的灰空间,保证了视线的通透性,拉近了活动空间与自然的距离。春、夏、秋季,东南风径直吹入架空层,加强了整个场地的通风效果;冬季,建筑北侧的工厂和绿化阻挡了寒冷的北风进入,南侧温暖的阳光洒进架空层,形成了舒适的局部小气候。
在主动式太阳能设计策略中,建筑师优先使用了太阳能发电效率较高的光伏系统PV,采用能量储存和并网技术,提供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南立面共使用了246 块PV 板,有三个平面角度可调,分别对应了上午、中午、下午不同的太阳入射角,可以让发电效率最大化;屋顶花园的廊架顶部共使用174 块PV 板,在发电的同时又满足了遮雨功能。整栋楼共使用了684 块PV 板,装机容量139.08KW。
江南是水的故乡,这里河流纵横交错,池湖密布,基地南侧紧邻一条40 米宽的自然河道,在夏季,这些水系起到了一定的降温作用,把炙热的空气降低了一些温度,水分子通过开启窗进入室内,把房间内的热量带走。架空层的景观水池也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给在室外灰空间走过或活动的人,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屋顶花园、空中庭院和地面景观共同形成了新的立体生态体系,屋顶花园也是海绵城市的空中组成部分。夏季,屋顶绿化吸收并反射一大部分太阳辐射,实验表明,有屋顶绿化的屋顶与普通屋顶外表面的温度最大可相差20-30℃,屋顶内表面温度最大可相差4℃左右,有绿化的屋顶,其室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降低了空调负荷;冬季,屋顶绿化和土壤增加了保温效果,降低了建筑能耗。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以及大量被动式节能手段的运用,降低能耗,保护环境。PV 遇到于RC,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诠释生态建筑,屋顶花园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从根本上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