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浙江 · 台州王户村村民之家/案例
一只优蕥的猪
2025年02月12日 10:09:23
只看楼主

来源:小微设计

|

作者:点击关注

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被广泛推行。乡建的介入应不止于满足现代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实恰当的方式去保护村落的原生环境和再现本土的精神,让地域文化的力量回归乡村。 项目位于浙江台州仙居县白塔镇下的王户村,场地是村子最东边的一个地块,紧贴道路,面向小河,面积400㎡。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村民之家的公共空间建设,并依托仙居县的旅游资源,结合自身的物质环境优势,来激活这个古老的村落。

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的建造被广泛推行。乡建的介入应不止于满足现代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平实恰当的方式去保护村落的原生环境和再现本土的精神,让地域文化的力量回归乡村。



项目位于浙江台州仙居县白塔镇下的王户村,场地是村子最东边的一个地块,紧贴道路,面向小河,面积400㎡。当地政府希望通过村民之家的公共空间建设,并依托仙居县的旅游资源,结合自身的物质环境优势,来激活这个古老的村落。




王户村位于山区,地质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现状的土墙就是村民以前用来种蘑菇的泥土房遗址。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村生产力缺失,曾经的生产记忆逐渐被淘汰甚至遗忘。遗落的历史碎片是时间的见证,土墙上遗留下曾经的窗口、门洞,让人可以联想到曾经的使用方式。



王户村多见条形坡屋顶,长条状的空间体量,王户村村民之家延续了当地尺度“规矩”,沿用本土的空间模度进行设计,使内部空间有相似的当地建筑尺度,让村民获得熟悉的空间感受。





村民之家采用新的混凝土外墙,与原有夯土老墙形成鲜明对比,表达出当代新技术,且又与地块周围环境形成呼应,调和了与村落之间的冲突,形成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过渡。





目前村落普遍的公共活动空间稀缺,不能满足保护集体文化,满足村民的物质和文化的需求。鉴于村落土地的有限性,活动中心尽量占地较小,功能多样复合,灵活调整。新建了多功能展厅来承担村民会议、会客、运动健身和电影休闲的多重功能。



复合功能增加了建筑的使用时间,例如白天可作商业售卖,给孩子们提供阅览空间,晚上给村民播放电影。同时多功能展厅具有图文展览的功能,展览村史脉络和蘑菇加工的工艺流程,通过空间对建筑全时段使用的关注来实现功能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多功能展厅设计了角部较大的转折窗来增加采光的需求,咖啡厅入口的大玻璃窗让自然环境渗透到室内。



坡屋顶上增设的高窗对望山坡,除了引入自然景色,体现了对技术生态性和空间舒适性的考量。此外这些再构的“新窗”重构了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它们积极地回应村中的巷道、民居、和周围的远山,让建筑内部与外界环境相互因借,从而发生更多的视线联系和内外的相互感知。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