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温湿度远程监控预警系统在养护工作中的大作用
心坚如磐石
2025年02月12日 10:31:13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来源:桥梁视界

|

作者:游胜等

武深高速嘉通段起于嘉鱼县新街镇蜀山村附近,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咸宁西段交叉,对接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鱼北段,路线沿西凉湖西侧向南,经嘉鱼县的官桥、舒桥、高铁岭和赤壁市的赤马港、车埠等地,在茶庵岭镇峡山村上跨京港澳高速公路,走官塘林场和崇阳的桂花泉、石城、沙坪、肖岭,止于通城县大坪乡达风村附近,与杭瑞高速公路交叉,与在建的通城至界上(鄂湘界)高速公路对接,全长90.98Km。2016年8月正式通车。嘉通高速公路桥梁共计151座,共38665m,其中特大桥6座/7892m,大桥99座/27886m,中桥46座/2887m;涵洞331座;隧道8座/11191m,其中长隧道4座/8744m,中隧道4座/2448m。设互通式立交8处,其中,枢纽互通3处(嘉鱼、赤壁西、通城西枢纽互通)、一般互通5处(嘉鱼东、嘉鱼南、赤壁西、赤壁南、崇阳西互通);设匝道收费站5处、服务区两处、停车区两处、养护工区一处、监控分中心一处。



武深高速嘉通段起于嘉鱼县新街镇蜀山村附近,与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咸宁西段交叉,对接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鱼北段,路线沿西凉湖西侧向南,经嘉鱼县的官桥、舒桥、高铁岭和赤壁市的赤马港、车埠等地,在茶庵岭镇峡山村上跨京港澳高速公路,走官塘林场和崇阳的桂花泉、石城、沙坪、肖岭,止于通城县大坪乡达风村附近,与杭瑞高速公路交叉,与在建的通城至界上(鄂湘界)高速公路对接,全长90.98Km。2016年8月正式通车。嘉通高速公路桥梁共计151座,共38665m,其中特大桥6座/7892m,大桥99座/27886m,中桥46座/2887m;涵洞331座;隧道8座/11191m,其中长隧道4座/8744m,中隧道4座/2448m。设互通式立交8处,其中,枢纽互通3处(嘉鱼、赤壁西、通城西枢纽互通)、一般互通5处(嘉鱼东、嘉鱼南、赤壁西、赤壁南、崇阳西互通);设匝道收费站5处、服务区两处、停车区两处、养护工区一处、监控分中心一处。


 

图1 武汉至深圳高速公路嘉通段示意图


巡检预警的管理难点


高速公路的监控预警设施是完成高速公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通行的效率,监控预警设施为高速运营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持和保证,影响到整个城市经济圈生活的节奏和效率,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直接影响到人们日常的正常生活。在目前阶段巡检工作的主要管理难点:


雾天行车


昼夜温差较大的季节里,早晚特别容易出现雾天。雾天能见度下降,行车视距缩短,可变情报板、标志标线及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的辨别效果较差,前后车辆的最短安全间距无法保持,驾驶员的观察和判断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浓雾天和雾带的出现,极易引发连锁追尾相撞事故。


雨水路面


据国外资料以及专家研究得出结论:雨中行车比在干燥路面上行车增大2-3倍的危险。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经常会出现“水滑”现象,路面变滑、摩擦系数明显降低,同时行车视线和路面标线的可视距离也会受到较大影响。个别路段因路面不平形成的局部积水以及暴雨带来的滑坡、落石等等,都是很大的事故隐患。值得注意的是,阴雨绵绵比暴雨更具有危险性。一方面是驾驶员对小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暴雨中行车,会本能地注意到危险而精神集中、控制车速;另一方面是小雨中的路面比暴雨中的路面更容易打滑。


雪天路面


路面结冰,使路面附着系数降至最低点,使车辆不具有抵抗侧向力的足够能力,无法保持平衡,导致车辆侧滑、甩尾,失去控制。雪中行车,飘洒的雪花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路面积雪阻碍正常行车,积雪对阳光的强烈反射,容易产生雪盲现象(眩目),伤害驾驶员的眼睛,同时造成视力疲劳,对安全行车极为不利。


巡检人员到位情况


无法客观、方便地掌握巡检人员巡检的到位情况,无法有效地保证巡检工作人员按计划要求,按时按周期对所管辖区域内的路面、桥梁、隧道情况开展巡视,使巡检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实时性、真实性得不到保证。


隐患无法及时上报处理


路面、桥梁、隧道温湿度变化等隐患无法及时上报处理,由小隐患积累成大事故。目前很多用户还在使用纸张记录的方式,数据保存不便,耗工费时。历史数据无法有效地利用,查询不便,对路面、桥梁、隧道温湿度变化的分析、辅助决策无从实施。


险情具体位置未知


遇到雨雾冰雪天气等隐患的时候,不知道险情具体位置,无法有效调度附近道路维护人员,给道路通行环境带来影响。


桥隧温湿度远程监控预警系统


桥隧温湿度远程监控预警系统是借助GPS/BD、二维码/NFC、GIS(地理信息系统)、4G/5G网络通信等技术,针对高速公路行业开发的对桥梁、隧道设施巡检预警的管理工具。该系统可实时掌握桥面、隧道的巡检轨迹和实时位置,对巡检质量实现由人工管理到电子化管理的转变和自动化管理,保证巡检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巡检的具体工作内容、设施状态,实现实时的上传、记录、保存,并自动对数据分析、比对和挖掘,对设施的状态和隐患情况做统计和分析,为道路养护做辅助决策。提高了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降低了管理成本,实现了高速公路管理的移动化和可视化巡检管理。


应用后效果


利用互联网云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实时对隐患事故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指导,提高企业巡检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GIS地理信息系统,将桥面、隧道、路面等温湿度的变化及准确位置和现状实时展示在地图上,就像一只活眼睛,实现了养护管理的移动化和可视化巡检管理。


提高巡检部门的内部管理水平及巡检质量,解决人员巡检不到位,隐患漏报、上报不及时,数据统计不完整等巡检难题。


减轻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解决传统巡检工作时复杂的记录、整理、统计工作,替代了纸质化的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


巡检信息永久保存,可供领导层随时查阅,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巡检数据,提高日常人员的管理水平,弥补传统管理的缺陷。


 

路线示意图

 

本文刊载 / 《大桥养护与运营》杂志

2024年 第1期 总第25期

作者 / 游胜 王勇

作者单位 /  武汉中交沌口长江大桥投资有限公司


编辑 / 李诗韵

美编 / 赵雯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