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地方环保集团似乎已成为违纪违法问题的多发区。 2月10日,宁夏纪委监委网站消息, 宁夏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尹新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固原市监委监察调查 。
作品来源:环保圈
作者:伏波望族
地方环保集团似乎已成为违纪违法问题的多发区。
2月10日,宁夏纪委监委网站消息, 宁夏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尹新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固原市监委监察调查 。
无独有偶。 去年 6 月,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也曾由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青山产业评论”曾经评论称,近年来,四面八方的国企参与到环保行业中来,助长了“靠资源”、“耍关系”、“权力寻租”等不良风气,造成了环保产业生态的“畸形化”。
尹新安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人
曾推动污水处理工艺提升
宁夏环保集团,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本10亿元。该公司主要承担宁夏大中型环保项目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由宁夏水务投资集团和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各持股50%。
尹新安,则是宁夏水投中宁水务有限公司尹新安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人,曾经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固海扬水管理处检修队队长、宁夏水投中宁水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获得过2005年度国家人事部、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奖项。
2018 年,尹新安开始担任宁夏环保集团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直到 2022 年 8 月卸任。
以尹新安名字命名的“尹新安劳模创新工作室”,曾经在宁夏多地污水处理厂的运营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
2020年,宁夏财经网曾经报道, 中宁水务污水处理之所以能够成为全区污水处理样板,尹新安劳模创新工作室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例如,污水处理厂污脱间离心机叶片磨损,重心和离心机轴不在中心点上,偏心运转导致振动过大,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是污水处理厂经常面临的问题。工作室经过研讨,自行组织技术力量对离心机进行自主维修组装,通过喷涂抗磨涂层及动平衡找正工作,实现了离心机扭矩正常,振动正常,出泥量正常, 节省维修费用 10 万余元,将维修周期从 30 天缩短至 20 天,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效率 。
此外,工作室成员通过平时的数据对比分析与摸索,优化各种药剂的投加点和投加量,把除磷药剂的用量由每天0.8吨降低到0.5吨,实现节药降本的目的。
“工作室的创立对环保集团前期的业务发展给与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对污水处理业务的工艺技术革新、优化供应链结构、调整多水源水厂供水的匹配关系,以及供水调度与节能降耗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工作室领衔人,时任宁夏环保集团董事长尹新安说。
早在 去年 8 月,宁夏环保集团城市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副书记、总经理史浩就曾因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宁夏国有资本运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纪委纪律审查和固原市监委监察调查 。
而在地方环保集团中,类似尹新安这样的案例也屡有发生。
去年 6 月,山东省纪委监委发布消息,水发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振钦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据了解,王振钦是在2023年12月由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开始接受山东省纪委监委驻省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临沂市监委监察调查的。
经查,王振钦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违规借用管理服务对象车辆,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旅游安排;组织观念淡薄,违规决定重大事项,瞒报房产,在干部选拔任用及职工录用、工作调动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金,通过民间借贷获取大额回报,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不正确履行工作职责,造成不良影响; 纪法意识淡漠,甘于被 “围猎”,“靠企吃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企业经营、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取利益,本人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
最终,经山东省国资委党委研究,决定给予王振钦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由临沂市监委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去年 12 月,原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驻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阿坝州监委监察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李顺曾经担任博天环境西南区总经理,四川发展国润环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发展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等职务,于2022年1月离职。
2025年2月9日,贵州黔东南州纪委监委通报,黔东南州黔东南州2名科级干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通报内容显示,被查的2名科级干部其中1名为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从江分局党组书记、局长贾世平。
公开资料显示,贾世平,男,苗族,1977年2月出生,1998年7月毕业于贵州省黔东南州民族农业学校,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曾担任过从江县西山镇党委书记,后任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从江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来源:大众新闻)
首先,这说明大量国资涌入环保产业,环保类国企、央企数量增多了。
曾几何时,环保产业利润薄、周期长、投资大,并非大家看好的领域,很长时间内都是以民营企业为主。
不过,大约从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国资开始涌入环保产业。
先是央企“入侵”,紧接着是省级环保集团成立,然后是市级环保集团。如今,地方环保集团则已经下沉到了区县一级。
与此同时,随着2017-2018年的一波“PPP暴雷潮”,以及2019年以后的“混改潮”,环保产业的民企势力则逐渐萎缩,失去了主导地位。
如今,环保产业已经由 “民企占主导地位”逐步演变成“国企占主导地位”。
其次,伴随着国企央企入场,并逐渐占领 “ C 位”,环保产业的生态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青山产业评论”就曾表示,国企是我国环保行业举足轻重的构成主体,是撑起整个行业的核心框架。在过去的发展中,一些国央企在诸多重大变革中扮演了开拓者的角色,可谓是居功至伟。
但是,随着市场的急剧变化,环保行业国企这个群体也开始走样。尤其是近年来,四面八方的国企参与到行业中来,其中的一些没有带来秩序和引领, 反而助长了 “靠资源”、“耍关系”、“权力寻租”等不良风气 。
以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单国平为例,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他曾经利用职务便利,将原本属于水务集团下属企业的管材供应业务,交给特定关系人与其哥哥出资成立的公司经营,并亲自出面协调,帮助他们打开销路。
在单国平的关照下,这家公司非法获利1400多万元,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
总之, 大量国资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对环保产业的产业链、产业生态造成冲击,助长了一些 “靠资源”、“耍关系”、“权力寻租”等不良风气,造成了环保产业生态的“畸形化”。
对于这一点,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限制其危害,维护环保产业的良好生态环境,助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