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价合同在招标时分为三种情况:有量无图;有图无量;有图有量。 有量无图 类型属于模拟清单性质,在施工图纸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类似项目先估算出工程量进行招标,按照 施工图纸中的工程量结算 。 有图无量 类型属于赶工期进度性质,在施工图纸中来后,立即启动招标程序,承包人根据施工图纸自主计算工程量再报价,在结算时, 承包人计算偏差的工程量不得调整 。 有图有量 类型属于常见的清单项,施工图纸和招标清单工程量都已经完成,承包人报价时只考虑综合单价,结算时
总价合同在招标时分为三种情况:有量无图;有图无量;有图有量。 有量无图 类型属于模拟清单性质,在施工图纸还未完善的情况下,通过类似项目先估算出工程量进行招标,按照 施工图纸中的工程量结算 。 有图无量 类型属于赶工期进度性质,在施工图纸中来后,立即启动招标程序,承包人根据施工图纸自主计算工程量再报价,在结算时, 承包人计算偏差的工程量不得调整 。 有图有量 类型属于常见的清单项,施工图纸和招标清单工程量都已经完成,承包人报价时只考虑综合单价,结算时 对招标清单中的工程量偏差进行调整 。
总价合同定义是依据招标时间点的施工图纸、清单报价及相关条件,然后签订总价合同。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修正施工图纸,修正形成的文件是设计变更,结算时将设计变更合并计算工程量,并入总价中。
有许多总价合同中再进行细化,约定为固定总价合同。增加“固定”二字,要看是固定的什么条件,然后再展开分析,承包人根据招标合同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报价。固定总价合同类型大概可分为:措施费用项固定、清单工程量固定、设计图纸变更和施工方案固定、模拟清单转固、EPC项目固定。
措施费用项固定总价合同,一般用于房地产项目,采用非标准清单招标,将组织措施费用和技术措施费用综合一项或分项组成。合同中约定组织措施费用因工程变更引发的价格变化不再调整,包干价格不变化。合同中约定技术措施费用因工程变更(特约定设计变更)引发的价格变化不再调整,一次性包干结算时不作计算工程量。例如:某项目的固定总价合同约定:“由设计变更引发的工程量变化在结算时按实结算,但措施项不再调整。”
清单工程量固定总价合同,常见在国有投资项目。编制概算完善的情况下,采用国标清单招标,但是把核实工程量的任务转移到承包人,防止因工程量变化超过概算,在合同中另行约定工程量偏差不再调整。此合同模式往往是对承包人有失公平,由于招标方和审计方是不同主体之间,审计认为工程量增加时,合同中约定明确,不能调整;但是工程量减少时,不得执行合同约定条款,因为按合同约定会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按实际发生进行结算。
设计图纸变更固定和施工方案固定总价合同,常见在房地产项目,是将变更小于5000元或一定数额约定不增减结算费用,采用相对固定方式,以及在没有重大变更情况下将施工方案一次性包干,结算时不增减费用。也有合同中约定施工图纸优化不增减结算费用,但是“图纸优化”没有具体解释,双方争议比较多。例如:某项目挂贴外檐石材,承包人将施工图纸进一步优化,增加了挂贴钢龙骨的构件,同时石材厚度由30mm优化到28mm,发包人认为石材厚度变化是设计变更。
模拟清单转固总价合同,常见在房地产项目。在招标时由于施工图纸没有完善,为了节省施工时间,找到类似项目,采用模拟清单方式招标,施工合同签订之后,施工图纸在招标时间段也逐步完成,双方再按施工图纸核对工程量。
EPC项目固定总价合同,多数是国有投资项目。承包人完善施工图纸,取得发包人确认后,此时双方核对工程量,按合同约定计价方式确定,得出来的价格固定,双方签字后为合同价格。许多项目由于边设计边施工,转固的时间长,施工图纸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变化,只有等到支付工程款时才确认合同价格。在办理结算时,因施工图纸变更增减费用后,审计认为是图纸设计失误造成的,此时固定的是施工图纸中的变更,对承包人申报的结算中设计变更只减不增。
通过以上几类固定总价合同的特性可以发现,固定是在合同中的约定条款,并非是绝对固定。针对不同项目要进行分析,承包人要报价时要考虑发包人固定的目的,然后采取策略填报价格。
某房地产项目,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细节较多,合同篇幅有500页之多,并且条款之间有矛盾。合同中明确设计变更结算方式按照预算定额下浮7%,可是又再施工条款中约定:“合同图纸的错、漏、碰、缺产生的费用被视为包含在合同总价中。”设计变更怎么定义?在《项目大商务创效全过程管理》一书第三章中给出了详细的规范,提出了标准操作的流程与制度。请看以下案例图片:
如果把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形成设计变更,即可破解此条约定。例如设计图纸中显示室外污水接口标高为负1.5米,实际开挖后发现标高为负2.1米,采用《项目大商务创效全过程管理》书中提到的推定性变更申请流程,找到设计方出具变更通知单,以保证质量安全的申请,找到项目甲方代表和监理签字确认。
通过此案例分析,固定合同总价中的“固定”是专用条款的另行约定,细节的约定对承包人无任何利益,有失公平原则。但是通过创效策划,在施工过程中采取转化证据的方式应对,得到了显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