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益峰
自古以来,民间关于阳宅和阴宅,有很多神奇的吉凶感应,这就是玄学。这些吉凶感应,常常与形峦和理气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与气数的关系更大。
唐代开元年间,苏州汪凤的住宅,其多次出现人丁损伤的情况,就是如此。
《太平广记》是宋代皇家整理编撰的,其中收集大量现实的玄学风水故事。
1、《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言纪实小说的总集,为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4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次年(97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作《太平广记》。
2、汪凤的住宅
《太平广记》,记载了大量当时民间真实发生的玄学案例。其中苏州汪凤的住宅,几家人居住,都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四十 征应六,原文记载和翻译如下:
汪凤
唐苏州吴县氓汪凤,宅在通津,往往怪异起焉。不十数年,凤之妻子洎仆使辈,死丧略尽。
凤居不安,因货之同邑盛忠。
忠居未五六岁,其亲戚凋陨,又复无几。忠大忧惧,则损其价而摽货焉。吴人皆知其故,久不能售。
注解:?县氓,通常指外来人口或流民?。
唐代,开元年间,苏州吴县有一个外来人口叫汪凤,他的房子建在吴县码头附近,住进去之后经常发生很多稀奇古怪的事。大约十几年的时间,汪凤的老婆和所有的子女,包括经常帮家里做活的佣人,几乎上都死了。
汪凤害怕房子风水有问题,不敢再住,就卖给了同县一个叫盛忠的人。
盛忠在这套宅子里住了不到五年,大部分亲人相继死去还剩几个人,盛忠也害怕了,认为房子风水有问题,于是以大幅低于市价的价格抛售,想尽快离开这个不详之地,但是县城里所有人都知道这块宅子风水有问题,连续使两个主人家破人亡,没人敢接手。
吴县,原江苏省苏州市辖县。
邑胥张励者,家富于财,群从彊大,为邑中之蠹横,居与忠同里。
每旦诣曹,路经其门,则遥见二青气,粗如箭杆,而紧锐彻天焉。励谓实玉之藏在下,而精气上腾也,不以告人,日日视之。因诣忠,请以百缗而交关焉。
注解:小吏张励为人嚣张跋扈,并且胆大包天,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恶人。
邑胥?,是指古代官府中的小吏,具体指掌管地方事务的基层官员。
蠹横, dù héng,为害民的豪强
有一次,张励清晨早起之时,见到那所大宅中有两道青气腾空而起,直冲云霄。
张砺认为这青气是有宝玉藏在宅子下面所致,在暗暗观察了两天之后,张砺确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找到盛忠主动以1000贯钱买下了宅子。
寻徙入,复晨望,其气不衰。于是大具畚锸,发其气之所萌也。掘地不六七尺,遇盘石焉。去其石,则有石柜,雕镌制造,工巧极精,仍以铁索周匝束缚,皆用铁汁固缝,重以石灰密封之。
每面各有朱记七窠,文若谬篆,而又屈曲勾连,不可知识。
注解:张砺多次观察之后,就准备好了工具,找好了帮忙的人,从宅院里冒青气的地方开始往下挖。挖了2米多,遇到了一块大石头,在把大石头移走之后,发现下面有一个石柜。
石柜四周雕刻着极其精美的花纹,用几条锈迹斑斑的铁索紧紧地勒住石柜,并且石柜的缝隙全都用铁汁浇过,密不透风。石棺顶盖之上,还有七八个弯弯曲曲、勾勾连连的大篆,具体是什么意思,没人能看得懂。
江苏地区的乡镇,或者城市住宅,几乎上没有太多形峦特征。发家的住宅如此,败家的住宅也是如此。常常没有形峦和理气的规律,其吉凶,主要在气数。
励即加钳锤,极力开拆。石柜既启,有铜釜,可容一斛,釜口铜盘覆焉,用铅锡锢护,仍以紫印九窠,回旋印之,而印文不类前体,而全如古篆,人无解者。
励拆去铜盘,而釜口以绯缯三重幂之。
励才揭起,忽有大猴跳而出,众各惊骇,无也近者。久之,超逾而莫知所诣。
注解:张砺找来了铁锤、凿子等工具强行敲打破拆,石柜被砸开后发现里面有一个铜锅,大小能容纳一斛的粮食,一个铜盘子盖在锅口上,并且用铅锡,焊得严丝合缝。
张砺拆掉了铜盘,但是又露出了红布覆盖在锅口上,刚想伸手去揭开,一只猴子从锅里面蹦了出来,张砺和他找来帮忙的几个人全都吓呆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猴子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励因视釜中,乃有石铭云:
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猴神于此。其有发者,发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烟尘,而发者俄亦族灭。
注解:张砺来到铜锅旁边,看到锅里有一块石牌,上面刻着字。
石牌刻字的意思是: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将神猴囚困于锅内。如果此锅被打开,十二年之后将有外族入侵,天下大乱,而开启铜锅者,不久之后也将会被灭族。
祯明,即陈后主叔宝年号也。励以天宝二年十月发,至十四年冬,禄山起戎。自是周年,厉家灭矣。
注解:
祯明元年是陈后主的年号,距离石柜被打开大概150年左右。
果然张砺在天宝二年十月打开的铜锅,到天宝十四年冬天安禄山起兵谋反,全国都陷入战乱,一年之后,张砺全家都死光了。
全文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风水学
返回版块4.61 万条内容 · 26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杨公风水,有什么重要研究价值?文/陈益峰 杨公风水,自明清以后,在民间形成一个主要的流派,各地部分师傅,甚至以提到自己作为杨公风水的传人,而感到荣耀。很多师傅,甚至自称是杨公风水三十六代、三十七代、三十八代传人。 笔者曾经拜师学艺,专门学习杨公地理风水,后来四次深入江西赣州,考察学习杨公风水案例,先后实地到过杨公的多处地理作品位置,考察学习,研究其中的奥妙之处,接触大量研究杨公风水的师傅,获得很多启发。所以笔者将这些拜师学艺的秘诀,和考察研究的经历写出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广记故事不错,但也只是故事,真假未可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