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站在2025年的桥头,仰望大洋彼岸旭旭升起的朝阳,虽有一丝黎明前的寒意,但却仍心存希望、期待,纵有一丝不安而已。 2025年,已经蹒跚而来。对于新的一年,我们少了一些“锐气”,多了一些“期待”;少了一些“盲目”,多了一些“主动”;少了一些“固执”,多了一些“改变”。 展望2025年的光储,我们好像看到全球各国: 大储依然高速增长;户用储能从同比下滑转为正增长;工商业光储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契机点;全球光伏装机2025年将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各国贸易保护和本土化生产淡化行业产能周期;光伏新高效电池组件全面投放市场,开始放量,占比超过10%;储能单位盈利下修明显;光伏供给侧之下,价格明显回升至现金成本上方,但产能去化仍需时日,需要主动控制开工率……
站在2025年的桥头,仰望大洋彼岸旭旭升起的朝阳,虽有一丝黎明前的寒意,但却仍心存希望、期待,纵有一丝不安而已。
2025年,已经蹒跚而来。对于新的一年,我们少了一些“锐气”,多了一些“期待”;少了一些“盲目”,多了一些“主动”;少了一些“固执”,多了一些“改变”。
展望2025年的光储,我们好像看到全球各国:
大储依然高速增长;户用储能从同比下滑转为正增长;工商业光储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契机点;全球光伏装机2025年将依然维持两位数增长;各国贸易保护和本土化生产淡化行业产能周期;光伏新高效电池组件全面投放市场,开始放量,占比超过10%;储能单位盈利下修明显;光伏供给侧之下,价格明显回升至现金成本上方,但产能去化仍需时日,需要主动控制开工率……

01
光储需求强劲
动力不减
2024年全球光储装机增长强劲,中国国内新增装机光伏超过260GW,再创新高。而储能装机量也突破100GWH,同比翻倍有余。
目前普遍预期,全球储能在2025年仍将大幅增长。其中,大储需求有望增长40%+,多地需求继续翻倍。户储迎来拐点,需求增速转正;工商业迎来较快发展。而对于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则意见并不一致:普遍认为增速将明显下滑。
02
全球户储迎来拐点
2024年全球户储装机约为16.5GWH,同比下滑-6%。
而欧洲预计从12GWH下滑至8.8GWH,全球其他区域意味着上涨接近30%。随着2025年欧洲户储需求转为稳定增长,全球户储有望迎来拐点,但预期增速显著落后于大储和工商业。毕竟今年爆发的多地区域有回落可能。


以上数据来源:东吴证券研究所
03
新技术崛起
明年出库效率超过24%的光伏组件产品应运而生,主要是BC大类和TOPCon二代。
根据权威人士提供的数据,一家一线TOPCon龙头明年二代产品规划了24GW产能;某家一线巨头也改造超过10GW+的二代产能。
依此估算,明年TOPCon二代产能大概在50GW左右,有效产出估计是一半不到的样子。
而BC产线主要是爱旭(预计出货20GW)和隆基的70GW(1、2代合计),大概总共100GW,出货就按照40-50GW吧。
BC方面其他也有一些小的,比如晶科可能有个几GW,其他再如英发德耀、协鑫之类。
整体来看,新高效组件电池产品出货可能在60-70GW左右,占比整个光伏产出超过10%。虽然总量还有限,但是供应量占比超过10%,就意味着新进产能成为重要的力量,溢价率也由此得以彰显。
2025年是新技术确立的起始年,伴随着TOPCon和BC技术的改造和新建,2026年有望继续加快,高效电池组件将突破40%的供给。
明年无论是BC的新设备还是TOPCon二代改造的设备,对于设备企业来说都是比较友好的。而新技术特别是高效组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推进的,而这也被视为一次“落后产能淘汰赛”的开始。
04
主材看供给侧
辅材看海外布局
主材,主要看的是供给侧,而辅材看的是海外布局。
主材方面,主要逻辑就是“自律”和“反内卷”带动行业价格进入合理区间。如果单纯依靠产能出清,2025年也是基本没戏的,需要更长的时间。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平衡商业化利益,来解决短期过剩问题,就需要自律和反内卷。
宁德时代2024年H1的产能利用率其实只有65%,而伴随着在建产能继续投产,产能利用率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锂电行业通过合理的产能利用率实现了商业利益的平衡,而光伏行业更多在2024年上半年加大马力投产和堆积库存,导致价格雪崩。
这方面,需要自律。当然自律也更多是“痛定思痛”后的结果,但是也是开端。自律是解决开工率的问题和库存的问题,还有非理性竞争的问题,反内卷则是要解决非市场化资本过度参与的问题,包括不当竞争的问题,产能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等等。而产能市场化出清也是需要的,当然这个需要更久的时间。对于企业业绩来说,大可不必等到产能出清的结果。因为有海外市场的差异化,有成本差异以及财务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经营结果上在2025年就可以体现了。
其次,隆基绿能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难能可贵的说出了一个“利好”:

都在骂贸易保护,但好像就是“保护”咱们自己啊。极为讽刺。海外本土化,的确运作好了比国内死卷要强!
05
黎明前的感受
总会比较冷

乍暖还寒。
黎明前,朝阳旭升的时候,气温也是着实的冷,甚至刺骨。
然而,这个时候去看朝阳,更有那种生机勃勃,破晓而生的感觉。
就像现在的光伏,自律反内卷的错综复杂、产能供给冲击、贸易战等等看起来,都让我们头疼,略感寒意。而眼下,中国经济的疲敝,让人们似乎无所适从,认为一切皆难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而我们总是觉得,把一个事情拆开来看,想想负面能到什么地步?
比如谈虎色变的贸易保护。恰恰,贸易保护,是这几年中国市场的保护器,反而有了一方超额利润的净土。而本土化布局却恰恰可能是一份“尔之膏腴”。充分利用和接纳本土化趋势带来更多企业机会的可能,成了当下各企业角逐的关键。
隆基绿能在2024年业绩预告中,难能可贵的说出了一个“利好”:

都在骂贸易保护,但好像就是“保护”咱们自己啊。极为讽刺。
而反内卷式自律,大家看起来比较难,毕竟无章可循。而从历史上的供给侧改革来看,无不有这样的认知和错判。反内卷,其实并不会根本延缓出清,反而因为有了限制非理性非市场化力量进入,而使出清进程加快或者维持。
此时此刻,如果说太多理想主义或者未来,却听起来更加“乏味”。
但我们也应该对反内卷、出清以及未来,多一些时间和宽容,2025年,值得打起精神来等!
警惕储能单位盈利
下滑风险
储能大热,特别是大储还有部分户储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