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太大!1200亿的工程都造假!多省通报!
儒雅的单车
2025年02月14日 10:54:13
只看楼主

来源:工程壹家

|

作者:李尚持

近日,港珠澳大桥混凝土造假案再次登上媒体头条,“专家评估问题混凝土只占混凝土总量的0.1%,只是一小部分,对香港桥梁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一事引发众议。 问题混凝土专家评估意见引发质疑 总投资1269亿的港珠澳大桥被曝在建设过程中掺入了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并且从2013年到2016年的整个过程中 每次进行混凝土检测的时候,人为修改日期,甚至拿抗压性好的混凝土代替检测,后被内部人员举报。


近日,港珠澳大桥混凝土造假案再次登上媒体头条,“专家评估问题混凝土只占混凝土总量的0.1%,只是一小部分,对香港桥梁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一事引发众议。

问题混凝土专家评估意见引发质疑

总投资1269亿的港珠澳大桥被曝在建设过程中掺入了质量不达标的混凝土,并且从2013年到2016年的整个过程中 每次进行混凝土检测的时候,人为修改日期,甚至拿抗压性好的混凝土代替检测,后被内部人员举报。

有网友评论说, 举报者见义勇为值得表扬,也有人说是因为分赃不均。更有网友表示,这种情况在建筑行业都是普遍的现象, 被曝出来造假的路段属于香港路段,其他没被曝出来的路段能肯定合格吗?

公告中表明经 专家评估问题的混凝土占混凝土总数的0.1%对香港桥梁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可以按照原定计划进行使用。然而,这0.1%的比例真的就能如此轻易地被忽视吗?

对于这样一项总投资高达1269亿的超级工程,虽然公告称 问题混凝土对香港桥梁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但网友表示,目前曝光出来的是香港段的混凝土问题,并不意味着没有发现的部分就不存在类似问题,曝光出来的仅仅是0.1%的问题,并不代表未曝光的99.9%的部分不存在类似问题。这一事件 不仅揭示了工程管理中的漏洞,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也给相关监管部门提了个醒。 从各地住建部门通报涉及招投标及工程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可见类似现象并非个例。

多地工程企业、检测机构弄虚作假被通报

厦门市住建局 通报, 对存在问题较突出的 厦门日观建材有限公司、厦门百城建材有限公司、厦门宏发先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厦门华信混凝土工程开发有限公司 记录批评类信用监管行为,并约谈企业负责人。并通报, 部分检测机构在委托受理、仪器设备及试验环境、试验过程等环节存在一些问题。 对存在问题较突出的 福建省尚安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记录批评类信用监管行为,并约谈企业负责人

北京住建委通报, 已查实 北京锦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华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中远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乡中昊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等4家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投标活动过程中存在人员职称证书弄虚作假的情况。

河南省住建厅通报, 部分检测机构存在仪器和设备的检定证书缺少、标准规范清单中废止的标准规范未注明替代标准规范、样品室留样不规范、未分类摆放等问题。如 安阳科行工程质量检测咨询有限公司 样品室留样不规范,未分类摆放、未提供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检验台账以及部分仪器检定证书。

部分商混企业未对搅拌车司机、泵送工开展相关安全教育与交底。个别企业未提供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检验记录、混凝土和原材料放射性检验报告、仪器设备检定证书。如 濮阳市新华硕混凝土有限公司 未对2024年5月26日至6月25日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进行汇总评定,混凝土试块标识不清,未提供试块编号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验报告编号对应表。

福建省 通报四起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弄虚作假典型案例, 福建某腾公司、福建某冠公司提交的工程业绩不属实,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福建某沛公司、莆田某漋公司存在以“总承包企业分包的专业承包工程”名义补录总承包项目、项目承建主体与实际情况不一致、虚构项目等“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等弄虚作假行为情况。

陕西宝鸡市 一家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发现 千余份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涉嫌造假, 涉及学校、医院、居民住宅楼等众多公共场所一百七十余个建筑工程,给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重庆市 合川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所在开展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能质量检测活动中, 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在开展钢筋原材料检测活动中,存在 超出资质范围 从事钢筋反向弯曲性能检测活动的行为。

广州市 工程桩基检测机构在工程桩基钻芯法检测活动中 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的。

浙江 三和检测有限公司多次使用混凝土抗渗试验设备在同一时点记录两份原始记录并出具两份报告;出具的12份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和6份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 无原始记录; 存在两块或以上数量试块同时放在同一台压力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并获取试验数据的行为;见证取样不规范,对应的委托书无检测依据、委托日期等信息, 见证单位未盖章且委托人签名和见证人签名均为打印; 样品管理混乱,现场已受理的钢筋样品没有进行标识,部分闪光对焊钢筋检测样品数量不满足标准要求等。

宁波市 建工检测有限公司在对四层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合格点率100%,但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其标记的检测点进行原位复测, 复测结果为合格率87%,超出最大偏差点数为4个; 在北仑边防检查站监护二中队营房和干部公寓房项目对干部公寓房六层顶梁24/(E-F)梁底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只有二根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当地建设主管部门对其标记的检测点进行原位复测,复测结果为三根主筋的保护层厚度,并经核对此部位现场实际却为三根主筋。

工程质量检测造假负面影响巨大

工程质量检测造假不仅对工程本身带来严重的影响。如在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部位,若检测数据造假掩盖了实际质量问题,如 混凝土强度不足、钢筋配置不合标准 等,会使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 墙体裂缝、楼体沉降甚至坍塌等危险,严重威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对于有特殊功能要求的工程,如防水、防火、抗震等,造假的检测报告可能 使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功能标准。 比如防水工程检测造假,会导致建筑物后期出现渗漏问题,影响正常使用;防火材料检测造假则可能 在火灾发生时,无法有效阻止火势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

同时,工程质量造假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些诚信经营、按规范操作的企业可能会因为 不愿参与造假而失去竞争优势,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大量虚假的检测报告会干扰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真实判断和有效监管, 增加监管成本和难度,降低监管效率,不利于政府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和管理。

工程质量检测造假事件的频发,让公众对工程建设领域的信任度降低,引发社会的担忧和不满,相关专家“大事化小”的态度更令人不寒而栗。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