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依据 弱化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用:2024 版标准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计价依据,而是增加了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这意味着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参考工程造价数据库中的历史工程数据和指标指数,使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更贴合市场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提高限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编制依据
弱化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用:2024 版标准不再将政府定额和信息价作为主要计价依据,而是增加了市场价格信息、工程造价数据库,以及投标人装备水平、管理水平、成本消耗等内容。这意味着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不能仅仅依赖传统的计价定额和计价办法,需要更多地考虑市场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参考工程造价数据库中的历史工程数据和指标指数,使最高投标限价的编制更贴合市场实际情况和项目特点,提高限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强调历史工程数据和指标指数:引导行业使用历史工程数据和指标指数定价,要求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应参考近期完成的同类工程施工图预算、设计概算、成本估算等。通过对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可以为当前项目的最高投标限价编制提供参考,避免因对市场价格和项目成本的不了解而导致限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注重市场价格信息:标准更加注重市场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强化了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需要充分考虑市场价格的波动,及时获取并更新材料、设备、人工等的市场价格信息,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应优先采用,若没有发布的,则需参照市场价进行编制1。
编制要求
清单完整性及准确性:标准强调了工程量清单编制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要求项目清单列项明确、边界清晰。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必须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项、漏项等问题,因为工程量清单是最高投标限价编制的基础,如果清单不准确,将会导致限价的偏差。同时,对于清单项目的特征描述也应完整、准确,以便投标人能够清楚地了解项目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合理报价。
风险费的计取:明确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应包括约定或合理范围的风险费,以及完成必要的施工任务以及不可或缺的辅助工作所需的费用。这就要求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对风险费的计取要更加合理、准确,充分考虑项目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如市场价格波动、政策法规变化、自然条件影响等,并将其合理分摊到综合单价中,避免风险费计取不足或过高的情况。同时,还需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风险费的计取范围和标准,以便投标人在报价时能够充分考虑风险因素。
企业自主确定单价:修改了综合单价编制要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造价水平自主确定单价。这给予了编制单位一定的自主性,但同时也对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制人员深入了解企业自身的成本控制水平和市场竞争情况,合理确定综合单价。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应充分考虑市场竞争因素,避免因单价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招标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措施项目计价
措施项目突出施工企业竞争力,改为按项总价计价,投标单位根据自身的施工方案自主确定。在编制最高投标限价时,对于措施项目费的计算,需要更加注重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和分析,根据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来确定措施项目的费用,鼓励施工企业优化施工方案,以降低措施项目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最高投标限价。同时,还需要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措施项目的计价方式和要求,以便投标人能够根据自身的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报价。
公布规定
标准虽未明确提及对最高投标限价公布的特殊规定,但结合以往的要求以及计价标准的整体原则,招标人仍应在招标文件中如实公布最高投标限价,不得对所编制的最高投标限价进行上浮或下调,且应公布最高投标限价各组成部分的详细内容,不得只公布最高投标限价总价,以便投标人能够清楚地了解限价的构成和标准,进行公平合理的投标报价。
调整规定
当最高投标限价超过批准的概算时,招标人应将其报原概算审批部门审核。这就要求编制人员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控制最高投标限价,确保其不超过概算批复中的工程费用,若确需超出的,超出部分需经建设单位确认后从概算批复中的预备费统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