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项目总价包干或措施费包干,产生变更,需要调差措施费吗?
有胆有识的石榴
2025年02月14日 11:09:00
只看楼主

来源:工程壹家

|

作者:季更新工作室

EPC 项目总价包干或措施费包干,产生变更,需要调差措施费吗? 在 EPC 项目管理领域,总价包干和措施费包干是常见的合同模式。当项目产生变更时,措施费是否调差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极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项目成本的合理分配与控制,更与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总价包干与措施费包干的核心内涵

EPC 项目总价包干或措施费包干,产生变更,需要调差措施费吗?


在 EPC 项目管理领域,总价包干和措施费包干是常见的合同模式。当项目产生变更时,措施费是否调差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极具争议性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到项目成本的合理分配与控制,更与项目各参与方的利益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对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总价包干与措施费包干的核心内涵


EPC模式下的总价包干是一种合同计价方式,其含义是承包商承诺在既定的合同价格范围内,以固定总价完成整个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直至竣工交付的全部工作内容。也就是说,业主和承包商就项目的总价达成一致后,除非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可调因素出现,不管项目实际成本如何变化,如因材料价格波动、工程量计算误差等原因,总价都不会改变。


例如,一个EPC项目的总价包干额为1亿元,在正常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即使钢材价格上涨使得采购成本增加,或者实际施工的土方量比预期稍多一些,承包商也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1亿元完成项目,自己承担这些额外成本或潜在收益。这种计价方式将大部分风险转移给了承包商,但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报价阶段充分考虑各种潜在的成本因素。


而EPC项目的措施费包干是指将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进行固定。


这些非实体项目费用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施工,包括环境保护费(如施工场地的防尘降噪措施)、文明施工费(如施工现场的围挡搭建、标识设置)、安全施工费(如安全帽、安全网等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临时设施费(像临时办公用房、临时仓库、临时道路的搭建)等。


措施费包干意味着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不管实际施工过程中这些措施项目的成本是上升还是下降,承包商都只能按照包干的金额来使用和支配,一般不会因为常规的价格波动或者工程量的小幅度变化而调整措施费。这有利于业主对工程造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同时也要求承包商在投标报价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对措施费进行精准的预估和合理的安排。


二、项目变更引发的措施费调差考量因素


1、变更的性质与范围


(1)重大设计变更


当项目遭遇重大设计变更时,例如建筑结构体系的根本性改变、建筑功能用途的彻底转换,往往会对措施费产生深远影响。以一幢原本设计为多层住宅的建筑变更为高层商业综合体为例,这种变更不仅会使垂直运输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的选型与使用周期发生巨大变化,还可能导致脚手架搭建方式、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与规模等措施项目需要重新规划与设计。原有的措施费包干金额很可能无法满足这些新增的要求,从而引发措施费调差的必要性。因为此类变更已超出了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对项目风险的合理预期范围,强行要求承包商在原措施费包干基础上承担这些新增成本,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下降、工期延误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2)工程量显著增减


若工程量出现大幅度的增减,同样会对措施费产生连锁反应。比如在基础土方开挖工程中,若原设计开挖量为 10000 立方米,后因设计优化或地质条件变化等原因,实际开挖量增加至 20000 立方米。这不仅会直接增加土方运输、堆放等费用,还可能由于开挖范围的扩大,需要重新规划施工道路、设置排水设施等临时工程,从而使原包干的措施费显得捉襟见肘。相反,工程量大幅减少时,某些按原计划配置的措施项目可能会出现过剩,如大面积的施工场地租赁但实际使用面积大幅缩小,此时也需要对措施费进行合理调整,以避免业主支付不必要的费用。


2、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


(1) 政策法规的更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策法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建筑行业,环保、安全、劳动用工等方面的政策法规更新尤为频繁。例如,政府出台更为严格的施工现场环保标准,要求承包商增设特定的环保设备(如高效的扬尘抑制剂喷洒设备、污水深度处理装置)或增加环保措施的执行频次(如每日多次的施工现场清扫与洒水降尘)。


这些新增的环保要求必然会带来成本的增加,而在措施费包干的情况下,如果合同未对政策法规变化导致的成本变动做出明确约定,就容易引发双方的争议。从公平合理的角度出发,此类因政策法规更新导致的措施费增加,应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调差,因为这是承包商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见且无法控制的外部因素。


(2)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


建筑市场价格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原材料价格受全球经济形势、地缘政治局势影响,人工成本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左右。以钢材价格为例,在某些特定时期,钢材价格可能会出现短期内大幅上涨的情况。如果项目中的措施项目(如钢结构的临时支撑体系、施工用的脚手架等)大量使用钢材,那么钢材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导致措施费成本的急剧增加。


尽管在总价包干合同中,承包商通常承担一定的物价波动风险,但当价格波动超出合理范围时,继续要求承包商独自承担可能会使其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甚至可能导致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正常推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市场价格波动的幅度以及合同中的风险分担条款,合理地对措施费进行调差是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3、不可抗力


如发生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施工现场受损,需要重新进行场地清理、临时设施搭建等工作。这些额外产生的措施费用,在超出合同约定的风险承担范围时,需要对总价或措施费进行调整


4、合同条款的明确约定


合同作为 EPC 项目的基石性文件,其对措施费调差的约定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合同中明确规定了在特定变更情形下措施费的调差方式、调差范围以及调差计算方法,那么双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应当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例如,合同可能约定当工程变更导致措施费增减幅度超过合同总价的 5%时,按照实际发生的成本进行调差计算,调差计算依据为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指导价或者经双方认可的第三方造价咨询机构出具的造价评估报告。


然而,在实际项目中,许多合同在措施费调差条款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甚至缺失的情况,这就为项目变更时措施费是否调差的争议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合同签订阶段,双方就应当充分预见可能出现的变更情形,对措施费调差条款进行细致、明确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约定,以避免后期的纠纷。


三、措施费调差与否对项目的多维度影响


1、对项目成本控制的影响


(1)调差的成本影响


若进行措施费调差,对于承包商而言,在合理范围内能够将因变更或外部因素导致的额外措施成本得到补偿,从而避免因成本超支而影响项目利润。但从业主角度来看,措施费调差可能会使项目的总投资超出原预算计划,增加了业主的投资成本控制难度。尤其是当调差依据不充分、调差计算不准确或者存在恶意调差行为时,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失控。因此,在进行措施费调差时,必须建立严格的调差审核机制,确保调差金额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2)不调差的成本影响


如果在应当调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调差,承包商可能会采取一些降低成本的手段来弥补措施费的不足。例如,减少安全防护设施的投入、降低临时设施的建设标准等,这些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节省成本,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增加项目的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一旦发生质量事故或安全事故,不仅会导致额外的修复成本与赔偿成本,还可能会因项目延误而产生巨大的间接成本。同时,对于业主而言,不调差可能会影响承包商的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导致项目工期延长,进而增加业主的时间成本与管理成本。


2、对项目质量与进度的影响


(1)调差对质量与进度的积极影响


当措施费能够根据变更情况进行合理调差时,承包商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来实施高质量的措施项目。例如,在高温季节施工时,有资金购置更好的降温设备,为施工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有利于保障项目进度按计划推进。在质量方面,能够按照高标准的安全防护要求搭建防护设施,减少安全事故隐患,确保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2)不调差对质量与进度的消极影响


若措施费不调差,承包商可能因资金紧张而无法及时采购必要的施工材料与设备,影响施工进度。例如,因缺乏资金租赁足够数量的塔吊,导致垂直运输能力不足,各施工工序之间衔接不畅,从而延误工期。在质量方面,可能会因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而导致施工人员伤亡事故,进而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如因工人受伤导致施工中断,混凝土浇筑不连续而产生结构质量缺陷等。


四、应对措施费调差问题的策略与建议


1、合同签订前的充分准备


(1)风险评估与条款拟定


在合同签订前,业主与承包商双方都应当对项目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估。对于措施费包干可能涉及的变更风险,如设计变更可能性、工程量变化范围、政策法规变动趋势以及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等进行详细分析。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拟定明确、具体且合理的措施费调差条款。条款应包括调差的触发条件、调差的计算方法、调差的审核流程以及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措施费调差有章可循。


(2)沟通与协商机制建立


除了明确的条款约定外,还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商机制。在合同签订前,双方应就可能出现的措施费调差问题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对方的关切与诉求,寻求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当出现措施费调差争议时,能够通过既定的协商机制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争议升级,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


2、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管理


(1)变更管理与监控

建立严格的项目变更管理流程,对于任何可能导致措施费变化的变更事项,如设计变更、工程量增减等,都应当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与评估。在变更实施前,对其可能对措施费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并按照合同约定的调差条款进行处理。同时,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措施费的外部因素变化,如政策法规更新、市场价格波动等,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2)成本核算与审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承包商应当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对措施费的支出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核算。业主则应当委托专业的审计机构对承包商的成本核算进行定期审计,确保措施费的使用与调差符合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通过严格的成本核算与审计,既能保障承包商的合理利益,又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防止不合理的措施费调差行为。


综上所述, EPC 项目总价包干或措施费包干产生变更时,措施费是否调差需要综合考虑变更的性质与范围、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合同条款约定等多方面因素。调差与否对项目成本控制、质量与进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通过合同签订前的充分准备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措施费调差机制,是保障 EPC 项目顺利实施、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共赢的关键所在。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