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制冷百科
制冷系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设备中。制冷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四大核心组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以及各辅助部件。每个部件在制冷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部件的功能、分类及其特点。 1、压缩机 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主要作用是压缩并输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压缩机可以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大类:
制冷系统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等设备中。制冷系统的正常运作依赖于四大核心组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以及各辅助部件。每个部件在制冷循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部件的功能、分类及其特点。
1、压缩机
压缩机作为制冷系统的心脏,其主要作用是压缩并输送制冷剂。通过压缩机的工作,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被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压缩机可以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大类:
容积型压缩机:这类压缩机通过改变工作腔室的体积来压缩制冷剂,包括活塞式、螺杆式、滚动转子式等。它们又可以根据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开启式、半封闭式和全封闭式。
速度型压缩机:利用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压缩制冷剂,最常见的是离心式压缩机。这种类型的压缩机主要用于大型商用和工业系统中。
对于小型到中型的商业制冷系统来说,往复式(活塞式)压缩机是最常用的;而在家庭用冰箱和空调器中,则更多地采用涡旋式或回转式压缩机。此外,螺杆式压缩机由于其高效性和适应性,也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制冷系统。
2、冷凝器
冷凝器的作用是输出热量并将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冷却成液态。它可以根据使用的冷却介质分为水冷壳管式、空冷式以及蒸发式三种类型:
水冷壳管式冷凝器: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因为内部水流速度快,通常为1.8至3.0米/秒,能够有效带走热量。不过,由于冷却水阻力较大,清洗时较为困难。这种设计适用于需要高效换热且水源充足的场合。
空冷式冷凝器:依靠空气流动来散热,适合于缺乏足够水源的地方。它一般用于制冷量不超过60千瓦的小型机组,迎面风速约为2.5至3.5米/秒。与水冷相比,它的传热系数较低,大约在25至50瓦/(平方米·开尔文)之间。
为了保持良好的性能,冷凝器需要定期清洁以去除积累的污垢。常见的清洗方法包括物理刷洗、机械刮除及化学处理。特别是化学清洗,可以通过特定配方的溶液来溶解水垢和其他沉积物,确保长期稳定的运行效果。
3、蒸发器
蒸发器是制冷系统中负责吸收热量的部分,通过制冷剂的汽化过程降低周围环境温度。依据冷却对象的不同,蒸发器可分为冷却液体载冷剂(如水或盐水)和冷却空气两种形式:
冷却液体载冷剂的蒸发器:例如卧式壳管式蒸发器(干式蒸发器),其中制冷剂在管内蒸发而冷冻水在外侧流动。此类蒸发器的特点是在管内的制冷剂质量流速较高,通常介于180至200千克/(平方米·秒),并且流程数目较多,以保证充分接触。
冷却空气类蒸发器:这类蒸发器常用于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安装于分体式空调或其他类似的设备上。它们配备有翅片以增强换热效率,并且内部设有分液器来均匀分配制冷剂。
4、膨胀阀
膨胀阀是一种精确调节制冷剂流量的关键阀门,同时充当节流元件。它能够根据蒸发器的压力变化自动调整开度,从而维持适当的过热度。 膨胀阀不仅实现了对制冷剂流量的有效控制,还承担着降温和节流的任务。 正确安装和维护膨胀阀对于确保整个制冷系统的稳定性和节能性至关重要。
5、储液器
储液器位于冷凝器之后,膨胀阀之前,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负荷变化造成的冷凝器液位波动进行补偿。当膨胀阀开启或关闭时,冷凝器内的液位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储液器提供的额外制冷剂量,则可能导致膨胀阀前端液体不足,进而影响膨胀阀的工作稳定性。此外,储液器还充当了一个分离容器的角色,帮助将液态制冷剂与蒸汽分离,确保进入膨胀阀的是纯净的液体制冷剂。
6、油分离器
压缩机工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带走一部分润滑油,这可能会影响压缩机内部润滑效果并减少其寿命。因此,在某些制冷系统中安装了油分离器来解决这个问题。油分离器能够有效地从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中分离出润滑油,并通过内置控制系统使润滑油返回到压缩机内。这样可以防止因缺油导致的机械磨损,同时也避免了过多润滑油进入后续流程而降低整体热交换效率的问题。
7、电磁阀
电磁阀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控制开闭状态的阀门,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制冷设备当中。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它可以是常闭型(NC)或者常开型(NO)。当需要启动制冷循环时,感温包感受到温度上升至设定值后,电源端子接通,电磁阀打开允许制冷剂流入蒸发器;反之,当温度下降到预设点以下时,电磁阀断电关闭,阻止更多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以此调节冷藏室内的温度。
8、压力控制器
为了保护压缩机及其他关键部件免受过高或过低的压力损害,通常会在系统中配备压力控制器。单压控制器分为低压控制器和高压控制器两种类型,分别用来监测蒸发器侧(低压侧)和冷凝器侧(高压侧)的压力水平;而双压控制器则集成了这两种功能于一体。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进气压力过低或排气压力过高,压力控制器就会切断电源以停止压缩机运转,从而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
9、干燥过滤器
干燥过滤器是用来去除制冷剂中的水分和其他杂质的重要元件。水分的存在可能会引起冰堵现象,特别是在使用毛细管作为节流装置的情况下更为明显。同时,它也会加速金属管道及配件的腐蚀过程,缩短设备使用寿命。因此,在制冷剂回路中加入干燥过滤器是非常必要的措施之一。
10、视液镜
视液镜安装于制冷剂管道上,用于直观检查制冷剂的状态。透过透明玻璃可以看到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制冷剂颜色是否发生变化。这对于判断系统是否存在泄漏、是否需要补充制冷剂等提供了直接依据。
11、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通常安装在压缩机吸入口之前,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液体直接进入压缩机造成液击现象。液击不仅会对压缩机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可能导致其彻底损坏。通过使用气液分离器,可以有效地将气体和液体分开,确保只有气体被吸入压缩机,从而保护了压缩机的安全。
12、 温度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
为了实现更精确的控制和监控,采用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变化,如蒸发器出口温度、冷凝器入口温度等;而压力传感器则用来监测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力状况。这些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反馈给控制系统,帮助优化操作参数并及时响应任何潜在问题。
13、控制器/PLC
这些设备负责接收来自各个传感器的信息,并据此作出相应的决策,比如启动/停止压缩机、调整风扇转速、控制电磁阀开关等。。
14 、安全阀
安全阀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在系统内部压力超过限定值时自动开启释放多余压力,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这类阀门一般设置有预设的压力阈值,当实际压力达到或超过这个数值时,阀门会迅速打开,直到压力恢复正常后才重新关闭。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制冷系统不仅仅是四大核心部件之间的简单组合,还包括了一系列精心设计和支持性的辅助组件。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体现了工程师们对效率、可靠性和用户体验的关注。了解这些附加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整个制冷过程,并为日常维护保养提供指导。通过对这些部件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制冷技术,进而提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