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保护“有生命的文物”,3月15日起实施
失眠飞行
2025年02月19日 10:59:41
只看楼主

来源:中国花卉报

|

作者:陈美谕

    陕西省延安市的“黄帝手植柏”, 见证了华夏5000年的文明史   山东省曲阜市“先师手植桧”, 记录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潭柘寺的“帝王树”古银杏, 则目睹了多个王朝的兴衰与更迭    

   
陕西省延安市的“黄帝手植柏”, 见证了华夏5000年的文明史  
山东省曲阜市“先师手植桧”, 记录了儒家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北京潭柘寺的“帝王树”古银杏, 则目睹了多个王朝的兴衰与更迭      
……  

 
如今,这些承载着传统文化、记载着历史变迁的“绿色国宝”将迎来更强有力的保护。  

    《古树名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 3月15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首次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明确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也是世界上首个国家层面古树名木保护专门立法。  
      图片 1.png  
北京天坛公园古树“九龙柏”  

 
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司长张利明 介绍,《条例》坚持保护第一,原则上实施原地保护,全链条、全方位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  

 
确需移植古树名木的,需要建设单位提出移植申请,提交相应的移植和养护方案。 违法采伐古树名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按涉及实行的古树名木等级,最高处以100万元的罚款。  

 
《条例》要求强化分级分类管理,实施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合理衔接城市、乡村古树名木保护等级划分, 允许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城市古树实行提级保护。  

 
按照全面但有区别的原则,规定散生古树名木、古树群普查、认定、公布程序,对古树名木位于偏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以及古树名木保护与文物保护相关的情形,分类提出保护管理要求。  

 
《条例》还明确,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合理利用与坚持文化传承。 在不破坏古树名木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合理开展生态旅游、科学研究 ,实现保护与发展良性循环。合理发挥古树名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促进古树名木资源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全国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国家林草局生态司(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司长刘丽莉表示,通过对比研究,我国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处于国际领先。  

 
“从资源状况看,中国是世界上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且初步建成了国家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实现落地上图动态管理。从保护理念看,中国的古树名木保护理念根植于“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坚持严格保护与文化传承、合理利用并举。从保护力度看,出台较为完备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体系,落实严格的保护管理措施,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网络。”她说。  
      图片 2.png   
 
据介绍,今年国家林草局将启动开展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动态掌握古树名木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强化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应用,实现“一树一档”精细化管理。同时,针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加强新技术、新设备研发,搭建专家咨询交流平台,提高古树名木科学保护水平。     加强科普宣传,讲好中国古树名木保护故事。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