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签证工程量在工程结算环节是否可以被审减?
一身肌肉的领结
2025年02月20日 10:04:23
只看楼主

来源:澜晨讲造价

|

作者:澜晨讲造价

引言 在建设工程领域,现场签证是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或业主指令调整而产生的工程量或费用确认文件。其本质是发承包双方对合同外工程量的补充约定,直接影响工程结算金额。然而,在结算审核阶段,签证工程量的有效性常成为争议焦点,尤其是发包方或审计单位可能以“签证不合理”“工程量虚报”为由主张审减。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合同条款、司法案例及实务操作层面,系统分析现场签证工程量被审减的可能性及法律边界,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引言

在建设工程领域,现场签证是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施工条件变化或业主指令调整而产生的工程量或费用确认文件。其本质是发承包双方对合同外工程量的补充约定,直接影响工程结算金额。然而,在结算审核阶段,签证工程量的有效性常成为争议焦点,尤其是发包方或审计单位可能以“签证不合理”“工程量虚报”为由主张审减。本文将从法律条文、合同条款、司法案例及实务操作层面,系统分析现场签证工程量被审减的可能性及法律边界,并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一、现场签证的法律性质与效力依据

1. 法律与司法解释的规定

结论 :现场签证是确认工程量及价款的核心证据,但其效力需满足“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三要素。

2. 合同条款的约束作用

关键点 :若签证程序违反合同约定(如未经授权人员签字、超期未提),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现场签证工程量被审减的常见情形

1. 签证程序不合法

2. 签证内容与事实不符

3. 签证事项超出合同约定范围


三、司法实践中的审减认定标准

1. 签证的真实性审查

2. 工程量的合理性判断

3. 合同解释的优先性


四、承包方的风险防范策略

1. 强化签证管理规范性

2. 完善证据留存

3. 合同谈判时的风险规避


五、发包方与审计单位的审减边界

1. 发包方的审减权利限制

2. 政府审计结论的效力


六、结语

现场签证工程量的审减争议本质是发承包双方风险分配的博弈。从法律层面看,合规签证具有强制执行力,但若存在程序瑕疵、证据不足或内容失实,仍可能被审减。承包方需通过规范管理、完善证据和合同风险分配主动防御;发包方则应在签证审核阶段严格把关,避免事后争议。最终,工程结算的公平性依赖于合同条款的清晰性、证据的充分性及司法裁判的理性平衡。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