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某建工集团全员待岗!!
6600霸王
6600霸王 Lv.2
2025年02月20日 10:10:46
来自于时事快讯
只看楼主

来源:建筑管家

最近,又一建工集团发布全员待岗的通知,大致内容如下:      鉴于当前市场低迷、工作推进难、复工复产难度大,   大部分岗位无具体工作安排   ,经集团股东大会研究决定,   自2025年2月11日起集团全体员工进入待岗状态   ,个别人员加班需向总经理汇报登记,具体复工时间将根据后续经营情况及市场环境另行通知

最近,又一建工集团发布全员待岗的通知,大致内容如下:     

鉴于当前市场低迷、工作推进难、复工复产难度大,   大部分岗位无具体工作安排   ,经集团股东大会研究决定,   自2025年2月11日起集团全体员工进入待岗状态   ,个别人员加班需向总经理汇报登记,具体复工时间将根据后续经营情况及市场环境另行通知    

图片

据悉,该企业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本3.66亿, 该公司也曾在广西当地风光一时,曾在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广西民营百强企业榜单!


一纸通知,道尽行业冷暖


自2025年2月11日起,全体员工进入待岗状态……”寥寥数语背后,是行业寒冬下企业的无奈选择,更是千万工程人“打工人”的真实写照。有人苦笑:“干土木工程,品坎坷人生。”网友的评论更戳中人心:“哀莫大于心死,悲莫过于无声。  

 

工程人的艰难抉择


面对突如其来的待岗通知,从业者的反应五味杂陈:

"干了十几年项目经理,突然通知回家等消息。房贷车贷怎么办?转行又能做什么?"一位技术骨干在社交平台发出灵魂拷问。

"入职时HR说行业前景广阔,没想到第一年就遭遇待岗。现在考建造师证书还来得及吗?"新入工程行业年轻人的迷茫。

管理层的无奈:"我们也想留住团队,但账户上的钱只够发三个月基本工资。先活下去,才能谈未来。"

 

从“黄金时代”到“存量时代”的剧变


之前房地产行业高歌猛进,工地遍地开花, 工程人曾见证“起朱楼、宴宾客”的繁荣 。而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放缓、房地产市场进入存量时代,工程总量锐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楼塌了”的唏嘘背后,是行业逻辑 的根本性颠覆。

市场需求的萎缩: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深化、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直接导致新建项目数量锐减。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3%,土地成交规模缩水近三成。部分已中标项目因资金链断裂被迫搁置,施工企业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境。

资金链的恶性循环: "垫资施工"的行业潜规则在行情低迷时成为致命枷锁。开发商回款周期拉长、地方支付能力下降,导致施工方应收账款高企。某项目经理坦言:"去年完工的项目至今还有60%尾款未结清,新项目根本不敢接。"

存量竞争加剧: 新建项目减少,存量改造、城市更新虽是新方向,但难以填补传统基建市场的巨大缺口。

行业洗牌加速: 企业裁员、降薪、待岗逐渐成为常态,许多中小型施工队甚至直接退出市场。  

这一轮行业周期,注定是一场残酷的“剩者为王”游戏。  

 
 

在沉默中等待,还是在沉默中爆发?


待岗通知的背后,是无数工程人的真实困境:有人背着房贷车贷,焦虑下一份工资何时到账;有人常年驻扎工地,却在行业收缩时发现“经验”成了最不值钱的筹码;更有年轻人自嘲:“入行即低谷,转行无退路。” 

但比现实更残酷的,是行业变革带来的“价值重构”:

门槛提高:粗放式管理时代终结,企业更需复合型人才(懂技术、会管理、能协调)。  

内卷加剧:项目减少导致低价竞标成风,利润压缩下,从业者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行业的“无声衰退”,恰恰是淘汰赛开始的信号。


在阵痛中寻找新生的可能


尽管前路艰难,但危机中也藏着转机。行业的寒冬,或许正是自我重塑的最佳时机。

1. 工程人的生存指南

学习新技术:掌握BIM、绿色建筑、智慧工地等前沿技能,成为“技术+管理”双核人才。  

跨界融合:向新能源基建(如光伏、充电桩)、城市更新等领域延伸触角。  

考证镀金: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等证书仍是硬通货,但需结合实操经验才能真正增值。  

心态转型:告别“路径依赖”,拥抱不确定性, 接受行业周期规 律,放下“铁饭碗”幻想,主动适应灵活就业趋势。   

发展副业或轻资产创业:(如工程咨询、自媒体知识分享),分散职业风险。  

2.对企业的建议:

1、向城市更新、低碳建筑、智慧工地等新兴领域转型开拓细分赛道,避开红海竞争。  

2、从"大包大揽"转向专业分包、技术咨询服务等轻资产运营。

3、与设计院、建材商组建联合体,提升抗风险能力,抱团取暖。  

 

没有永恒的行业,只有永恒的自救者


行业的兴衰本是常态,但个体的命运却可以不同。与其在寒冬中等待春天,不如成为那个能穿越周期的人。工程人,从来不是时代的旁观者,而是用双手筑造时代的人,愿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工程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所在,共同见证行业的复苏与发展。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