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关于应急排烟排热窗的设置来源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对楼梯间及建筑房间固定窗的要求,或者说是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固定窗要求的一种技术改进与提升。因此,需要将这两本规范相关条文结合起来对比分析。 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施行日期:2018年8月1日 3.3.11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m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关于应急排烟排热窗的设置来源于《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对楼梯间及建筑房间固定窗的要求,或者说是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固定窗要求的一种技术改进与提升。因此,需要将这两本规范相关条文结合起来对比分析。
一、《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施行日期:2018年8月1日
3.3.11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m2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尚应在其外墙上每5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m2的固定窗。
条文说明:
3.3.11通过对多起火灾案例的实际研究后发现:为给灭火救援提供一个较好的条件,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不延误灭火救援时机,应在楼梯间的顶部设置可破拆的固定窗以及时排出火灾烟气及热量。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二、《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施行日期:2023年6月1日
2.2.4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靠外墙或可直通屋面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的顶部或最上一层外墙上应设置常闭式应急排烟窗,且该应急排烟窗应具有手动和联动开启功能。
(注:只有靠外墙或者直通屋面的楼梯间才需要设置)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建筑室内疏散楼梯间设置应急排烟窗的基本要求,以便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时可以根据火场情况打开应急排烟窗排出进入并积聚在楼梯间内的烟气,更好地保障消防救援人员进出火场或在救援过程中休整的安全。本条规定是疏散楼梯间有关消防救援的功能要求。
(注:明确了排烟窗的作用,楼梯间的应急排烟窗与房间的应急排烟排热窗控制要求和用途不一样)
三、《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实施指南》2.2.4条文实施要点
(1)尽管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和防烟楼梯间在建筑发生火灾时可以阻止烟气进入楼梯间内,但仍难以防止火场的烟气在人员疏散,特别是在灭火救援过程中进入楼梯间内。对于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并靠外墙或可以直接通向屋面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在楼梯间的顶部或最上一层外墙上设置应急排烟窗,可以在必要时打开应急排烟窗尽快排出进入其中的烟气,避免烟气在楼梯间内积聚,这是保障消防救援人员安全的重要建筑技术措施之一。
(注:注意楼梯间应急排烟窗是为了保护救援人员,且由救援人员开启而不是疏散人员开启)
(2)应急排烟窗应设置在楼梯间的顶部或最上一层的外墙上部。因此,无自然排烟条件并靠外墙或可以直接通向屋面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应设置应急排烟窗;在高层建筑核心筒内位于避难层之间的楼梯间、地下建筑无法在地面设置排烟窗或直通建筑内部的楼梯间等不能直通屋面或地面的疏散楼梯间,可以不设置应急排烟窗;不靠外墙且不能直通屋面或地面的疏散楼梯间可以不设置应急排烟窗。
(注:本条文明确了只有靠外墙或直通屋面的楼梯间才需要设置应急排烟窗。可以认为这一条要求是对《烟标》3.3.11强条中所有正压送风的楼梯间均设置固定窗这一要求在实施过程引起的行业特别是建筑专业的强烈抵触的一种妥协)
(3)应急排烟窗主要供消防救援人员在火灾发展的中后期使用。在建筑着火后楼梯间内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正常运行期间,应急排烟窗应保持关闭状态,以维持楼梯间防烟所需正压或门洞口的风速;在平时,应急排烟窗可以开启也可以关闭,一般应保持经常关闭的状态,以防止在楼梯间需要加压送风防烟时不能及时关闭。
(注:应急排烟窗在加压送风系统正常运行的时候不能开启,但是平时可以开启。在《烟标》实施后实际工程中发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没有可开启外窗,平时没法通风,特别是在南方地区夏季室内高温湿热,严重影响了住户的居住体验,而且有大量住户投诉的案例,此处应该认为是建筑消防技术手段的一种改进)
(4)应急排烟窗应具有可靠开启、关闭的性能和便于消防救援人员在楼梯间内现场和在消防控制室远程开启的功能。为便于消防救援人员根据楼梯间内的烟气聚集情况紧急开启应急排烟窗,设置应急排烟窗的建筑应在相应的楼梯间内设置可以供消防救援人员在现场手动开启应急排烟窗的就地开启装置。在消防控制室是否需要设置开启此排烟窗的消防联动控制装置,并能够利用联动控制装置上的按钮手动控制远程开启应急排烟窗,可以视建筑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置情况和建筑规模或需要开启的应急排烟窗的数量等具体情况确定,这些要求将由建筑防烟排烟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专业技术标准规定。
(注:需要设置应急排烟窗的楼梯间必然设置了正压送风系统,消防风机可以实现联动,应急排烟窗的联动控制也可以实现,所以设计中直接要求可以在消防控制室联动控制。
通常情况下,手动启动包括现场手动启动和消防控制中心远程手动启动。
(注:相较于排烟窗60S内开启到位,楼梯间应急排烟窗对时效性的要求没有那么高)
四、《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施行日期:2018年8月1日
烟标中对固定窗的要求
4.4.15固定窗的设置和有效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置在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2%。
2 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的面积不应小于1㎡,且间距不宜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层高的1/2。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面积不计入固定窗面积,但可组合布置。
3 设置在中庭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应小于中庭楼地面面积的5%。
4 固定玻璃窗应按可破拆的玻璃面积计算,带有温控功能的可开启设施应按开启时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4.16 固定窗宜按每个防烟分区在屋顶或建筑外墙上均匀布置且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4.4.17 除洁净厂房外,设置机械排烟系统的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制鞋、制衣、玩具、塑料、木器加工储存等丙类工业建筑,可采用可熔性采光带(窗)替代固定窗,其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未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或采用钢结构屋顶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建筑,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10%;
2 其他建筑不应小于楼地面面积的5%;
注:可熔性采光带(窗)的有效面积应按其实际面积计算。
(注:以上条文在《烟标》中为非强条,并没有被《防火通规》废止,但某些要求与《防火通规》有冲突)
五、《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 施行日期:2023年6月1日
2.2.5除有特殊功能、性能要求或火灾发展缓慢的场所可不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外,下列无可开启外窗的地上建筑或部位均应在其每层外墙和(或)屋顶上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且该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应具有手动、联动或依靠烟气温度等方式自动开启的功能:
1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的丙类厂房;
2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m2的丙类仓库;
3任一层建筑面积大于2500㎡的商店营业厅、展览厅、会议厅、多功能厅、宴会厅,以及这些建筑中长度大于60m的走道;
4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m2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的房间和走道;
5靠外墙或贯通至建筑屋顶的中庭。
(注:只有无可开启外窗的房间才需要设置,且为应急排烟排热设施而不一定是窗户,与楼梯间的要求不一样)
条文说明:
本条规定了应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场所及其设置要求和基本性能,以便消防救援人员在灭火救援时可以根据火场情况打开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实施火场应急排烟,更好地保障消防救援行动和救援效果。
(注:无可开启外窗的1~5款中描述的场所,无论是机械排烟还是房间面积小于50平方米不需要排烟,均需要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自然排烟场无需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六、《建筑防火通用规范GB55037-2022实施指南》2.2.5条文实施要点
(1)本条规定应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场所均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但是机械排烟系统在排烟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火灾或烟气高温的作用而停止运行。一般来说,当排烟管道内的烟气温度高于280℃时,相应部位的排烟防火阀将会自动关闭并可能需要同时联动排烟风机停止运行。此时,室内火灾仍可能在持续发展中,火灾的烟气产生量还将不断增加,室内温度持续升高,导致建筑结构持续受到高温作用,烟气向建筑内其他空间不断蔓延,极大地影响消防救援效果,威胁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必须在灭火的同时尽快排出建筑内的火灾烟气和燃烧释放的热量。本条规定的场所应按下述要求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注:应急排烟排热窗开启要求跟电气提清楚,不是与火灾报警系统联动开启,而是在排烟系统失效后由救援人员或消防控室室联动开启。
通常情况下,手动启动包括现场手动启动和消防控制中心远程手动启动。
当采用联动开启方式时,依据机械排烟系统机理,联动触发信号可考虑排烟防火阀关闭信号。
当采用烟气温度开启方式时,除《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第4.4.17条规定的可熔性采光带(窗)外,其他场所尚无动作温度指标的相关依据,相对较难实施。)
1)地上建筑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且无外窗或外窗为不可开启窗扇的场所,应在对应楼层的外墙上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注:不一定每个房间都要开,设置机械排烟但有可开启外窗的场所不用)
2)地上建筑顶层中设置机械排烟系统且无外窗或外窗为不可开启窗扇的场所,应在这些场所对应的屋顶或外墙上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3)对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生产车间中的辅助用房、仓库内的库房和辅助用房,以及其他存在房间分隔的场所,应在每间房间的外墙或屋顶上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对于厂房中的生产车间,商店的营业厅,展览建筑的展览厅,建筑中的开敞办公区、观众厅、宴会厅等开敞空间场所,应在这些开敞区域的外墙或屋顶上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注:对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每个房间都要设,这个要求比较高,有些时候很难实现)
(2)具有特殊功能、性能要求的建筑,主要指为满足建筑的实际使用功能要求,不允许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建筑或建筑中的某些区域。例如,具有高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生产车间,具有高传染性或毒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有特殊防护要求或有高电磁屏蔽性能要求的场所,有特殊安保要求的金库和藏品库等。
火灾发展缓慢的场所主要指室内可燃物的火灾主要以无焰燃烧、阴燃为主,或明火小且燃烧速度缓慢的场所,如煤炭储存场所、粮食仓房等。
(3)本条规定中的厂房和仓库主要指其中的生产车间、库房。例如,一座丙类生产厂房,其中的丁、戊类生产的防火分区,可以不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包括歌舞厅、录像厅、夜总会、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桑拿浴室(不包括洗浴部分)、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含剧场、电影院),其他类似功能场所不属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是否需要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可以比照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使用人员和经营特点等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规范不作强制要求。
本条未规定应设置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其他建筑或场所,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火灾危险性和灭火救援的实际需要以及国家相关技术标准确定。
(注:根据《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14(2018版)5.4.9条及条文说明中解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不包含剧场、影院,因此有人认为影院的影厅不需要设置应急排烟排热,但是根据条文第3款要求,影院在商业综合体中,单层面积大于2500平方米,则建议设置应急排烟排热窗)
(4)为保证能够实现有效排烟排热,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应设置在建筑每层外墙的上部或屋顶上。当室内空间处于机械排烟状态时,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应处于关闭状态;在平时使用时,应急排烟排热设施一般也应处于关闭状态。有关应急排烟排热设施的具体设置要求,例如,距离楼地面的高度、每个开口的大小和一个区域的开口总面积、设置间距等,可以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等技术标准的规定。
(注:应急排烟排热窗的具体设置要求通用规范上未有明确,建议按烟标中4.4.15~4.4.17中固定窗的设置要求来实施)
(5)与在楼梯间上部设置的应急排烟窗一样,在建筑外墙或屋顶上设置的应急排烟排热设施也应具有可靠的启闭性能,并应设置可以供消防救援人员在现场手动开启和在消防控制室远程手动控制开启的装置。现场的手动开启装置,一般应能同时开启排烟区域的全部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在消防控制室的远程手动控制开启装置应能远程同时手动开启排烟区域的全部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当屋顶采用易熔材料作为应急排烟排热设施,并依靠烟气温度或电加热熔化相应部位的材料排烟排热时,可以不设置就地和远程手动开启装置,但易熔材料的燃烧性能和熔融温度应满足应急排烟排热的要求。
(6)有关开启装置的设置位置、方式、标志和联动控制等的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要求,应急排烟排热用易熔材料的性能和动作温度等,可以参见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等技术标准的规定。
七、结论
《建筑防火通用规范》对楼梯间及建筑房间的应急排烟排热窗的要求是对《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中关于固定窗要求的一种技术提升,且是对烟标实施过程中行业反馈的意见的一种回应。
通规取消了烟标中对楼梯间固定窗一刀切的强制性要求,同时将固定窗改为应急排烟排热窗,明确了窗的用途,窗的开启方式由暴力破拆改为手动或者自动开启吗,更贴合实际需求。
规范条文的不断修订与行业的发展完善社会的进步是相互促进的,合理的规范条文促进行业的升级、社会的进步,同时行业技术的突破,人民对生活物质需求的不断丰富又倒逼规范的不断修订与完善,因此新规范中新的要求需要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