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VAV系统诊断改造
另类的铁链
2025年03月11日 11:52:26
只看楼主

来源:机电人脉

作者    廖滟 许多建筑的VAV空调系统效果不尽如人意 。 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多次装修,房间的功能 、 需求与原设计发生了很大改变 。 这造成了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差别较大 。 二次装修阶段未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 、 专业调试及维护。 当二次装修分隔的房间较多时,经常出现一台 VAV-box 负责多个房间的现象,因此很难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温度需求


作者    廖滟

许多建筑的VAV空调系统效果不尽如人意 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多次装修,房间的功能 需求与原设计发生了很大改变 这造成了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差别较大 二次装修阶段未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 专业调试及维护。

当二次装修分隔的房间较多时,经常出现一台 VAV-box 负责多个房间的现象,因此很难同时满足多个房间的温度需求

变风量空调系统普遍存在 VAV-box 入口直管段过短 二次风采用过长或弯折的软管 单独隔间回风不畅等问题 相关自控系统则存在风量传感器不准 风机变频逻辑缺失 楼控系统卡顿等问题

既有建筑则需先诊断和改造,改造完成后进行效果验证及优化调适

检查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空调系统各相关设备 组件的符合性检查,设备运行现状检查,以及核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逻辑

某项目检查发现如下问题:

( 1 ) 组合式空调机组铭牌风量比设计大,机外余压则小 变风量末端的铭牌符合设计要求 但是现场串联风机的风机档位设在高速,并未按照铭牌设置

串联型 VAV-box 的风机风量应为一次风最大风量,现场使用的风机分为高 低三档,按照设计风量选用档位,见图 2 现场检查发现所有风机档位都是处于高档,造成实际出风量与设计出风量不符

( 2 ) 除了 12#VAV-box 外,其余 VAV-box 前端的一次风管圆形管的直管段均小于 4 倍管径( 见图 3 ) ,不满足规范要求 直管段过短会造成风量传感器测量数据不准确,影响 VAV-box 的控制精度

( 3 ) 大部分 VAV-box 的二次风管的安装存在问题,例如软管长度过长 软管( 复合材料风管) 死弯 (见图 4 ) 漏风等问题 根据实际工程经验,软管过长会造成系统沿程阻力过大,并且软管无支撑,很容易出现死弯或塌凹,增大系统的局部阻力

( 4 ) 按照设计要求,外区的 VAV-box 分别带有 3~4 个条缝型风口 在检查中发现, 14#VAV-box 负责的一个条缝型风口改成了方形散流器( 见图 5 ) ,并且其余两个条缝型风口跨越了两个外区房间( 见图 6 ) ,不利于对房间温度的控制 8# 9# 11#VAV-box 分别负责南向外区,每台的 3 个条缝型风口均合并成了一个长条的条缝型风口

( 5 ) 按设计要求,有一个定风量末端负责走廊的送风,有且只有一个送风口 检查过程中发现,走廊还增加了一根送风管和送风口( 见图 7 ) ,该风管靠近主风道,并且没有手阀控制 这将造成走廊的送风量大于设计值,影响室内送风

( 6 ) 回风口安装在空调机房外侧,直接与走廊连接 (见图 8 ) ,容易造成气流短路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吊顶回风,回风口应该与吊顶相连才能将吊顶的回风送入空调机房 目前这种回风方式是将走廊的风送回到机组内,室内回风很少能进入机组,并且走廊有额外的送风口,会造成一部分气流短路,送风直接回到机组 回风口的这种设置将影响空调的整体效果

( 7 ) VAV-box 回风口过滤网堵塞( 见图 9 )

( 8 ) 目前中央控制系统只能读取各类传感器的读数,并且控制各类控制器的启停,其余自动控制功能均不能实现

( 9 ) DDC 控制系统

变风量空调机组,系统没有静压设定值,风机一直工频运行; 机组能根据送风设定温度自动调节水阀

所有 VAV-box 一次风阀均强制全开,所有 VAV-box 均未按设计设定最大 最小风量,可以控制和查看一次风阀开度 风量及温控面板温度

测试阶段主要针对空调系统的设备性能进行测试 传感器 执行器精度测试以及自控逻辑的校验

空调机组性能测试

测试时,空调机组工频运行, VAV-box 一次 二次风阀全开 新风阀调至设计新风量

( 1 ) 变风量空调机组的制冷量严重不足,实际制冷量只有额定制冷量的 32. 5% 这主要是由于制冷站的供水温度较高,水量不足

( 2 ) 风机的实际风量大于设计值,实测余压小于设计 这主要是因为风机选型与原设计不同

( 3 ) 将机组的总送风量和 VAV-box 一次风量之和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风量相差 3689 m3 /h ,说明一次风管漏风较多

送风口测试

( 1 ) 大部分风口的实测风量与设计风量不符(见图 10 ) ,这主要是由于二次风系统没有进行风平衡调试

( 2 ) 将每台 VAVbox 所负责的风口风量求和,与 VAV-box 的串联风机的铭牌风量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都不相等,见图 11 根据串联型 VAV-box 的控制原理,风机的风量应该等于二次风量,二次风量即风口风量之和 目前串联风机已调到高档, 8# 11# 14# VAV-box 的二次风总和仍小于设计 这主要是因为回风过滤网堵塞以及二次风软管弯折

( 3 ) 各回风口风量总和为 6608 m3 /h ,远小于送风量 说明回风不畅

自控系统传感器测量精度测试

( 1 ) 风量传感器准确性较差(见图 12 ) ,需现场重新整定

( 2 ) 13# 14# 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较差,其余均在 ±5% 偏差内,见图 13 14#VAV-box 负责 3 个小房间,温控器装在南侧房间的太阳直射区域

( 3 ) 组合式空调机组送回风温度传感器均在 0.5 ℃ 偏差内

( 4 ) 主风管静压传感器读数在 ± 10% 偏差内,但是受气流影响震荡频繁

自控系统执行器测量精度测试

( 1 ) 组合式空调机组的变频控制 水阀及风阀控制功能正常

( 2 ) 通过设定阀位观察阀位反馈值以及响应速度, VAVbox 一次风电动调节阀控制精度较好

室内温湿度测试

选取典型日进行测试,测试时室内无人员和设备负荷 南向和西向最北侧房间均低于 24 ℃ ,而西向房间 2 3 4 下午均过热,见图 14

经过以上的检查和测试结果,该项目存在的问题及造成的影响见表 4

改造内容包括:

( 1 ) 风系统原有施工质量问题的修复

取消走廊的定风量阀功能,以系统回风为走廊的冷源,保证走廊的温度舒适性;

修补漏风处;

清洗或更换过滤网

( 2 ) 风系统调控能力的改善

西侧 3 个独立房间的条缝型风口改为 5 个机械式变风量风口( 见图 16 ) ,不需要接入自控系统即可实现独立温控的功能; 并设置区域静压控制阀( 压力控制阀) 来旁通 14#VAVbox 的剩余风量,避免风压太大损坏风管;

VAVbox 二次风管进行整改,修补漏风,调整的软管长度和顺畅度,减少下游风管的阻力;

在南区外侧天花上增设 6 个蛋格型回风百叶(见图 17 ) ,改善南外区的气流组织和负荷处理流程;西区原爪式送风口全部改为回风口;

走廊天花上增设 6 个回风百叶,以增加回风通道面积,减少回风阻力

( 3 ) 自控系统施工改造

14#VAV-box 的温控器移位到 1 /A 轴房间的回风通路上;

由于 14#VAV-box 为风量最大 位置最远的不利末端,且前端直管段较长 气流较稳定,因此主管的静压传感器移到 14 #VAV-box 前端一次风管的直管段上;

将新风 CAV 阀改成 VAV 阀,实现根据 CO2 浓度自动调节功能;

回风管上增加 CO2 浓度传感器,以控制新风调节阀开度;

调整 VAVbox 的风机转速,使风量与设计风量匹配;

整定 VAVbox 风量传感器;

自控线缆的敷设与整改 DDC 箱新增改部分的接线

( 4 ) 根据业主需求增加 PM2. 5 净化设备,回风箱上增设百叶改门铰式带滤网 + G4 + 单层静电除尘装置,在新风口设 F5 过滤 + 双层静电装置 此项改造会增加系统阻力

( 5 ) 一次风管改造难度较大,因此仅修补漏风,其余未做调整

本文节选自[1]廖滟,牛利敏,魏峥,等.既有办公建筑变风量空调系统诊断及改造[J].建筑节能(中英文), 2023, 51(5):79-85.DOI:10.3969/j.issn.2096-9422.2023.05.013.

免费打赏
aceyu123456
2025年03月16日 14:32:36
2楼

谢谢楼主分享的资料。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